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docx
《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如何为孤独症儿童设计个别化教育计划及其案例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徐小亲 摘 要:孤独症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广泛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异常行为综合症,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情绪行为异常、社交困难、注意力不易集中、个体差异明显等特点是人所共知的,学校教育通用的班级授课制对于他们来说效果差强人意。因材施教,扬长补短,为学生制订符合其能力、特点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势在必行,也越来越多的被有关人士所接受、采用,必将成为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孤独症 个别化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设计步骤 基线特征 个别化教育是针对某学生的某种特殊需要或某项缺陷补偿,制
2、订出一份完整的书面教育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的过程。把教学目的、要求、方法、落实到某一个人身上,而不是每一个人身上,落实在某一个范围、区域内而不代替整个教学计划。国家教委已经明智地提出,特殊教育要实施分类教学,迈出个别化教育的第一步,特殊教育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我国特教界权威人士陈云英博士曾说过:“整个教育学、心理学都在研究人的差异,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必须实现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学校不搞个别化教育,就不是特殊教育学校,好像灵魂都没有了”。 特殊教育辞典中提出个别化教育计划:“主要内容包括该生受教育的现状。该生应达到的短期阶段性目标和年终目标。为该生提供的专门服务
3、设施,该生可参与普通教育计划的程度说明。实施本计划预定日期和期限。衡量本计划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和评估手段。”具体做法为:第一步写出“个案分析”,对帮助或矫治的需求做出分析;第二步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第三步按计划认真实施;第四步评估改进。 1、个 别 化 教 育 步 骤 1.1 搜集资料 1.1.1 基本情况: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父母学历、工作、教养方式、生活环境、过往病史、发病时间、智力水平、服药情况、评估得分、强化物等等。 1.1.2 前期观察:也称为基线特征,即对确定实施个别化教育的个体进行详细记录,尤其是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思维认知水平、情绪行为、语言沟通、社会交往、精细运动和大
4、运动等进行详尽而准确的描述,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参照。为了使各项指标相对稳定正确,最少应持续半个月。 1.1.3 初定目标:通过了解个体的基本情况以及对其半个月的观察,可以初步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目标。该目标只是一个轮廓,其科学性、实践性都还需在后面的实践中改进。 1.1.4 家校联合: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单靠一个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而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一个宽松、和谐、同一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就需要诸多因素一起加入到对该个体进行个别化教育的活动中来。尤其是家庭的配合,家长的全力配合为学生的良好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事半功倍的作用,避免出现“5+2=0”的教育盲点。 1.2 制订计划 1.2.1
5、训练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该计划的指导方针,短期目标则是围绕长期目标分级制定的渐进性阶段目标。目标必须是在对他的前期观察上制定出来的,应该符合实际。 1.2.2 训练项目:根据训练目标制定训练项目,主要以模仿、大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语言与认知、自理与社交为主。要对各项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使整个训练计划更趋系统性、渐进性。 1.2.3 训练内容:训练内容是训练项目的具体化、详细化,是短期目标完成的具体措施,要尽可能详尽,将所有准备实施的方案都囊括在内,衔接得体、一目了然,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1.2.4 训练时间:主要是起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做阶段性记录分析时要尽
6、可能的把时间标注清楚。 1.2.5 能力体现:根据训练过程及完成情况,有梯度地分为独立完成、口语提示下完成、手势或表情提示下完成、在辅助下完成、没反应等,还可以根据训练时的具体情况分得更细。 1.2.6 兴趣反映:主要分为积极主动型、社会强化型、食物强化型、毫无兴趣型。 1.3 具体操作 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关系到个别化教育计划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整个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 具体操作时要根据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能力及兴趣采用各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用行为分析法和结构化等训练方法都可以渗透到各个训练环节中。例如训练某生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运笔的能力时,可以采取描线这一内容,由描垂直线开始
7、,接着描水平线,之后描波浪线,最后是各种形状的组合,由易到难,使个体更容易产生成功感,更愿意接受训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配合训练使用的器材、辅助工具、场景、强化物的使用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训练的效果,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对不可以忽视。 1.4 评估改进 每隔一阶段都要对个别化训练结果进行评估,目前的评估手段有自然观察法、儿童适应性行为量表、心理教育测量、孤独症行为检查表等。评估应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肯定优点,重视缺点,尤其应对学生出现的新倾向作出分析。通过评估全面地了解该计划对该生的有效点和局限点,扬长补短;对计划中不适合的部分比如要求过高或过低、训练内容过难或过易做出调整,便于继
8、续实施。在训练中要即时做好相关的记录。 2、个 别 化 训 练 案 例 予为今年9岁,是名典型的孤独症儿童。通过前期观察,结合他的特点对其进行模仿、大运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语言与认知方面的个别化训练。各方面的训练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训练时间:二二年十一月初至十二月中 2.1 模仿 予为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注意力集中困难,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能力。 2.1.1 操作性的模仿:如看着老师怎样完成一个简单汽车的绘画或积木模型的制作,然后照着做。从亦步亦趋过渡到老师做完后孩子仿做。 2.1.2 手部的动作模仿:尤其是手指动作的模仿,配以先前录制的手指操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孤独症 儿童 设计 个别 教育计划 及其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0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