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docx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 按摩头部九宫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顽固性头痛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偏瘫,感冒,癫痫,颈项强直疼痛,恼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头部九穴位置:一宫风府穴在头颈后,用手指自头上方顺头后正中线往下摸到凹陷处即是。五宫百会穴是头顶最高点,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九宫神庭穴在前额上方、头正中线入发际半指或印堂穴直上四指处。四宫和二宫叫左右头维穴在额角发际直上半指处,或五指并拢成梅花指、将拇指对着太阳穴,上面的中指尖处即是本穴。三宫和七宫叫左右承灵穴在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一指处,或神庭与头维之中点往头后约四指处。八宫和六宫是左右风池
2、穴,在风府两侧大筋外凹处、与风府平行。 一宫: 风府穴:督脉。行气活血开窍。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督脉。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适于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偏瘫、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脑充血、胃及子宫下垂、久泄、脱肛。 九宫:神庭穴。督脉。活血止痛,安神养脑。适应于头痛、泪出、眩晕、癫痫、昏睡、失眠、惊悸、鼻流清涕、呕吐、精神病、躁狂。 四及二宫:头维穴。胃经。头痛、眩晕
3、、眼痛、中风、癫痫、鼻塞。 三及七宫:承灵穴。胆经。头痛、眩晕、目痛、鼻病、脑病、恶风寒、喘息不利。 简要按摩法:晚11时至上午11时由一宫开始按一二三到九的顺序按摩,其余时间由九宫开始到一宫的顺序按摩。按摩次数是凡单数是9的倍数,要顺时针旋转,2468宫是6的倍数逆时针转,九个穴位按摩后,再在一宫处加按9次,最后在五宫处双手叠压顺转36次、逆转24次。按摩结束后要搓手欲面,在家时要用热水洗手。 按摩手法:五指并拢成梅花指,这样按摩面积较大、很容易按摩到穴位上,要稍微用力、但不可用蛮力、有账、痛、酸、麻感为好。 五、注意事项:自我按摩要每天坚持两次。头有外伤或皮肤病及幼儿不宜按摩。为他人按摩效
4、果极为明显。 眼部九宫按摩法 按摩眼部九宫的作用:以眼球为中心进行“米”字型按摩可激活眼睛周围的组织细胞、打通相关经络、促使眼部血液循环畅通,坚持每日两次按摩,可有效的预防眼部的多种疾患;长期坚持按摩眼部穴位对已患的眼病可起到缓解及部分治疗作用。按摩后感觉眼睛明亮,可明显的消除眼睛的疲劳。 眼部穴位及防治眼病的机理: 1、鱼腰:经外奇穴,眉毛中点。主治:角膜翳,结膜炎,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2、四白:胃经,目正视、瞳孔直下一指,颧骨上方凹陷中。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 3、睛明 :膀胱经,内眼角。主治:目赤肿痛,近视,远视,散光,白内障,视神经萎缩。 4、瞳子髎:胆经,外眼
5、角。主治:屈光不正,角膜白斑,角膜炎,视神经萎缩。 5、攒竹:膀胱经,眉毛内端。主治:视物不清,角膜白斑,流泪,口眼歪斜。 6、按摩点:四白穴外侧约一指处(阿是穴)。 7、丝竹空:三焦经,眉毛外端。主治:目眩,目赤,结膜炎。 8、按摩点:四白穴内侧约一指处(阿是穴)。 9、按摩点:眼球(阿是穴)。 说明:以上穴位及按摩点是按照按摩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以左眼为例,先按摩字型的正的(十)字:1上端、2下端、3左端、4右端。再按交叉的字:5左上、6右下、7右上、8左下。最后转眼球9是字的中心。 按摩方法:1、按摩由1至8时要同时用双手适当力度轻揉按压双眼并按顺序按摩。2、按摩1至8时要分别用双手的食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头部 九宫 穴位 按摩 奇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03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