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山人补注地理辨正疏.docx
《大瑶山人补注地理辨正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瑶山人补注地理辨正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瑶山人补注地理辨正疏大瑶山人补注地理辨正疏 杜陵蒋平阶大鸿补注,门人临安于鸿仪、 会稽姜垚校正,无心道人增补直解、大瑶山人补注 青囊序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注曰:雌雄者,阴阳之别名。乃不云阴阳而云雌雄者,言阴阳则阴自为阴,阳自为阳,疑平对待之物,互显其情者也。故善言阴阳者必言雌雄。观雌则不必更观其雄,而知必有雄以应之;观雄则不必更观其雌,而知必有雌以配之。天地者,大雌雄也。山川,雌雄中之显象者也。地有至阴之气,以招摄天之阳精。天之阳气日下交乎地而无形可见,止见其草木百榖春荣秋落,蛟龙虫豸升腾蛰藏而已。故圣人制婚姻,男先乎女,亦以阴之所在,阳必求之。山河大地,其可见之形皆阴也,实
2、有不可见之阳以应之,所谓雌雄者也。故地理家不曰地脉,而曰龙神,言变化无常,不可以迹求者也。青囊经所谓“阳以求阴,阴以含阳”者,此雌雄也;所谓“阳本阴,阴育阳”者,此雌雄也;所谓 “阴用阳朝,阳用阴应”者,此雌雄也;所谓“资阳以昌,用阴以成”者,此雌雄也。杨公得青囊之秘,洞彻阴阳之理,晚年其术益精,以此济世,即以此养生。然其中秘密,惟有看雌雄之一法,此外更无他法。夫地理之书汗牛充栋,独此一法不肯笔之于书,先贤口口相传,间世一出。盖自管、郭以来,古今知者不能几人,既非聪明智巧可能推测,又岂闳览博物所得与闻?会者一言立晓,不知者累牍难明。若欲向书卷中求之,更河汉1矣。故曰“天下诸书对不同也”。曾公安
3、亲受杨公之秘,故其所言深切著明如此。彼公安者岂欺我哉! 直解:雌雄者,阴阳交媾之情。交媾者,天地阴阳化生万物之气也。善言阴阳者必言交媾,善言交媾者必言雌雄。如舍雌雄交媾而言阴言阳,则天不生,地不成,阴自为阴,阳自为阳,毫不相涉者也。世俗诸书但知有地而不知有天,皆因天之气无形可见,地之形有迹可寻耳。善看雌雄者,以有形可见之地测无形可见之天,再以无形可见之天合有形可见之地也。夫所见者在地而必求端乎天者,何也?本其气之所自来耳。地有至阴之气,以招摄天之阳精。天之阳气日下交乎地,而无形可见,只见草木百榖春荣秋落,蛟龙虫豸升腾蛰藏,是气不可见而形可见也。以不可见之气即寓于有可见之形,因可见之形,即不可见
4、之气亦可见矣。天依形,地附气,运行化育于冥冥之中,不见而彰,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即杨公所谓“看雌雄”者也。 大瑶 山人补注:阴阳乃万事万物之两面性,万事万物皆负阴而抱阳,此乃广义之阴阳也。杨公此处所说之雌雄,是狭义之阴阳,是对山水结作之真交媾之形象说法。龙脉之结穴,与男女结婚生育无异,均须经历交媾而胎息孕育之过程,没有真交媾则非真夫真妇。而龙脉结作之情亦如是,没有真交真媾之龙不可谓之真龙,龙不真则穴不的矣!杨公此处所说之雌雄,绝非天下汗牛充栋之风水书所谓之阴阳雌雄也!自古至今所有面世之风水书,言雌雄者皆是糟粕之见。故蒋说“自管郭以来,古今知者能有几人”!杨公独此一法不肯笔之于书,而须口口相传,
5、实是因为辨别龙脉之交媾与否乃审龙定穴第一关键功夫!“其中秘密,惟有看雌雄一法,此外别无他法”,知此方可谓知审龙;知此则“何愁大地不相逢”;知此则可以夺神功改天命!杨公把此置于开宗明义之篇首,既是引入注目于此,也是把此“看雌雄”之法作为青囊天玉宝照最最重要之灵魂贯穿全书以启人心智也。 地理辩证揭隐对此节之注解,把本来浅显之词意复杂化,又多牵强附会,反让人多生疑惑。 1 河汉:即黄河、汉水。黄河、汉水为两大水系,不相关联,引申为不沾边,无关连。 山上龙神不下水,水里龙神不上山。用此量山与步水,百里江山一晌间 。 此即上文山管山、水管水之义,而重言以叹美之。且又以世人之论龙神但以山之脉络可寻者为龙神
6、,即其所用水法,亦以山龙之法下求乎水,以资其用耳。不知山与水乃各自有龙神也,特为指出,以正告天下后世焉。山上龙神,以山为龙者也,专以山之阴阳五行推顺逆生死,而水非所论;水里龙神,以水为龙者也,专以水之阴阳五行推顺逆生死,而山非所论。刚柔異质,燥湿殊性,分路扬镳,不相假也。即有山龙而兼得水龙之气者,亦山自为山,水自为水,非可以山之阴阳五行混入乎水之阴阳五行也。山则量山以辨山之纯杂长短,水则步水以辨水之纯杂长短。得此山水分用之法,百里江山一览在目,此青囊之秘诀,亦青囊之捷诀也。呜呼!此言自曾公安剖露以来,于今几何年矣,而世无一人知者,哀哉! 俗注论山用双山五行,从地卦查来龙入首,论水用三合五行,从
7、天卦查水神去来者非。 直解:山用顺水用逆,俗注已明。水用逆而星仍用顺,时师未晓。此青囊之秘诀,即青囊之捷诀也。所云龙神,非来龙来脉之龙神,是挨星生旺之龙神,山上挨得生旺之龙神,谓之葬著旺龙,当代发。水里挨得生旺之龙神,谓之葬著天心,发岂迟者也?山自为山,水自为水,不相假借也。 大瑶山人补注:此节蒋注甚详,但也解得很隐秘。山有山之阴阳,水有水之阴阳,山水之阴阳分为两路,山自为山,水自为水,不得相混。此之阴阳皆承上而言,实指龙山向水之交媾耳。山龙,专以山之阴阳五行推顺逆生死者;水龙,则以水之阴阳五行推顺逆生死,此推,实指挨星言也。然此挨星绝非沈氏等先贤飞星派之飞星。由于杨公视此挨星为天机秘密,口口
8、相传不泄于书,很多易学地理大家遂据此去随意发挥,引经据典,牵强附会出无数玄空派别,且这些标新立异之派别都与易理吻合,左看右看都很有理,如遇形理气数相合亦很应验,从而吸引了不少后学者,而杨公本意则日益泯没矣。若要明此挨星必须首要明白何为交媾,此挨星就是建立于雌雄交媾之上,亦即是建立在龙山向水之先后天颠倒交媾之上的。山龙神自向之先天颠入,水龙神自山之先天倒入,此才是翻天倒地之本意。山水龙神两以以致一,以此步山与量水,无论百里千里,一目了然矣,亦可“知生知死又知贫”矣。 谈氏之注颇有可取处,只是不明真交媾耳。直解与揭隐之注均属牵强。 先看金龙动不动,次察血脉认来龙。 注曰:此以下乃言看雌雄之法也。金
9、龙者,气之无形者也。龙本非金,而云金龙者,乃乾阳金气之所生,故曰金龙。动则属阳,静则属阴。气以动为生,以静为死。生者可用,死者不可用。此指金龙之消长言也。其动大者则大用之,其动小者则小用之。消长既明,斯可辨其血脉 。血脉即龙之血脉,非龙而实龙之所自来,所谓雌雄者也。观血脉之所自来,即知龙之所自来矣。察,察其血脉之来自何方也。知血脉之来自何方,即可认龙之来自何方矣。此杨公看雌雄之秘诀,而非世人倒杖步量之死格局也。 俗注辰戌丑未四金恶煞为金龙者非。 直解:看即看无形之气。无形之气化育万物,千变无穷,故名之曰金龙。动不动者,即气之盈虚消长、阴阳往来也。察者,察也,即察无形之气消与长也。知气之消与长,
10、即可认金龙之得与失矣。得为动,不得即为不动,非山行水曲之动不动也。 望阳按:先看金龙动不动者,察形局也。动即高低起伏、委婉生动,环顾有情,不高压,不狭逼,形局完美也。得形局完美之地,然后可认血脉、察龙踪也。否则认无可认,察无可察,岂非舍本而求末乎?然形局属阴,何得谓金龙?经曰:“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有是阴则可以招摄是阳。阴动则阳动,阴死则阳死。阳气无形可见,阴局则粲然纷呈于眼前,察阴则可以知阳。金龙为阳柔之乾气,动与不动,必待察阴刚之形局而后可知,故曰察形局也。 大瑶山人补注:此以下紧接上文言看雌雄之法也。金龙者,乃先天无形之气也。阴阳对待,雌雄交会,乃天地之根本,亦是龙
11、穴之大根大本,也是造福于人之根本。此根,就是先天祖龙之气,由根而杆,太极而两仪也;由枝而花叶果实,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也;自祖而父而子而孙而胎息孕育,果有二致之理乎?杨公曰:“此诀玄机大宗祖”,蔼然言外,天地人物共此一源之理,而造葬根本无二致之道矣。金龙动者,言金龙之消长,亦言先后天之雌雄交媾也。金龙动方谓之交媾,方可以继续审龙定穴,动大则大用之,动小则小用之,若无交媾之龙,则无需着眼也矣。杨公对待看雌雄,离不开先后天之体用,先天之理气乃形而上之道,非如后天之方位论峦头,是摸形下涉迹象事也。必须先天为体,后天为用,道器不两离,而要以形而上为主也。血脉者,交媾之所在也,亦即月窟天根也。知月窟天根,即
12、知血脉之所自来,知血脉之所自来,即知龙之来自何方,亦可知结何等龙穴矣! 谈注与直解均非的解。揭隐之解更多附会。 龙分两片阴阳取,水对三叉细认踪。 注曰:两片即雌雄,阴在此则阳必在彼,两路相交也。三叉即后“城门界水合处必有三叉”。“细认踪”即察血脉以认来龙也。知三叉之在何方,则知来龙之属何脉矣。 俗注以两片为左旋右旋,以三叉为生、旺、墓,非。 直解:山一片,水一片;空一片,实一片;来一片,往一片。来有来之用法,往有往之用法。故云“龙分两片阴阳取也”。空一片即天一片,天运循环,元气流行,消长不一,往来无定,全凭心法趋其将来,避其已往。来者为动为阳,往者为静为阴。此分空一片之两片也。实一片即地一片。
13、地有背面、生死、起伏、行止,须凭眼力挨生弃死,去背就面。面者为阳为生,背者为阴为死。此分实一片之两片也。“三叉”即水口。“细认踪”者,细认山上水里之玄空得与失也。知得与失,方知察血脉认来龙之法矣。 大瑶山补注:此节蒋注甚明。两片即是交媾之雌雄两片也,此二片也可以分为虚一片实一片,先天一片后天一片,体一片,用一片,河图一片,洛书一片,此二片因为是雌雄夫妇,雌在此则雄必在彼,两片必对待相交也。水对三叉,即内堂来去之水口也。另外,此三叉又是一来一往两水相交之窍,必合河洛生成之秘,故知水口在何方,则可知来龙之属何脉矣. 谈注及直解均属牵强附会。揭隐之解“龙分二片阴阳取”一句太过牵强,而对“水对三叉细认
14、踪”一句之注解有可取之处,也有牵强附会之谬。 江南龙来江北望,江西龙去望江东。 注曰:此所谓两片也。金龙本在江南,而所望之气脉反在江北。金龙本在江西,而所望之气脉反在江东。盖以有形之阴质求无形之阳气也。杨公看雌雄之法,皆从空处为眞龙,故立其名曰大玄空。虽云两片,实一片也。 俗注江南午、丁、未、坤为一卦,江北子、癸、丑、艮为一卦,共一父母。江西申、庚、酉、辛、戌、乾、亥、壬为一卦,江东寅、甲、卯、乙、辰、巽、已、丙为一卦,共一父母,两卦之中互相立向者非。 直解:江南、江北、江东、江西,即阴阳颠倒颠、察血脉、认来龙之意。上节虽云两片,实一片也。金龙之两片,即已往一片,将来一片。盖彼来则此往,此往则
15、彼来。有来自有往,有往自有来。来极则往,往极则来。来即往之始,往即来之源,何来两片耶? 望阳按:考“水对三叉细认踪”、“江南来龙江北望,江西来龙望江东”数语,盖谓有三叉之穴即以对三叉而认金龙之所自来,无三叉之穴则取与地脉相对之方为金龙之所从来,故向首一星既为立穴之向星,又为金龙之入首,向星一旺,则“朱雀发源生旺气”矣。 大瑶山人补注:此节蒋注甚明。此紧接上句而言,此两片即是雌雄之两片,雌雄之两片必定对待,亦即是先天之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之对待,明矣!是故,龙本自江南来,而其先天祖龙之气反而来自江北;龙来自江东,而先天之祖气反而来自江西。此龙与此祖气,一为先天,一为后天,体用
16、须臾不能离也。此祖龙之气从对面虚空而来,玄空之名即于此而来也。 谈注与直解均非的当。揭隐由于不明杨公交媾之本意,其注解难免牵强。 是以聖人卜河洛,瀍澗二水交華嵩,相其陰陽觀流泉,卜世卜年宅都宮 蔣注:此即周公下洛之事,以證地理之道,惟在察血脈認來龍也,聖人作都,不言華嵩之脈絡,而言瀍澗之相交,則知所認之來龍,之以瀍澗也,又引劉公遷幽,相陰陽,觀流泉,以合觀之,見聖人作法,千古一揆也 直解:上文所云察血脉、认来龙、对三叉、细认踪者,杨公恐人不信此诀,特引圣人相阴阳、观流泉以证千古一法也。 大瑶山人按:此节注解已明,不再赘述。 晋世景纯传此术,演经立义出玄空。朱雀发源生旺气,一一讲说开愚蒙。 推原
17、玄空大卦,不始于杨公,盖郭景纯先得青囊之秘,演而立之,直追周公制作之精意者也。乃其义不过欲朱雀发源得生旺之气耳。来源既得生旺,即是来龙生旺,而诸福坐致矣。来源若非生旺,则来龙亦非生旺,而祸不旋踵矣。景纯当日以此开喻愚蒙,其如愚蒙之领会者少也。 俗注龙取生旺之气于穴中,水取生旺之气于穴前,又指气之生旺为长生、帝旺、墓库合三叉者非。 直解:上二句推原挨星之法所自来,下二句详言向首一星之妙用。 大瑶山人补注:此首二句即推原玄空大卦发明之始也;尾二句是说要逐一申明雌雄交媾之大旨也。雌雄如何交媾?若非点破,就算聪明过人读破万卷亦一头露水。朱雀乃前面之神,“朱雀发源生旺气”,已分明点破旺气是从对面而来,而
18、非从其它方向而来!金龙从何而来呢?就是从前面来!有交媾方可言旺气,无交无媾不待言也。交媾就是先天之祖龙从前面翻入后天而交,祖龙即是天根,结穴之所就是月窟,天根来寻月窟,也可以说是月窟去寻天根相交,“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总是春”,即指此意也!来源既得生旺,来龙必得生旺,当然百福坐至;来源不得生旺,则来龙亦非生旺,当然祸不旋踵矣。 谈氏之注言之成理,揭隐之解“朱雀发源生旺气”一句纯属臆测。 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阴阳不待言。 注曰:阴阳之妙用始于一,有一爻即有三爻,有一卦即有三卦。故曰一生二,二生三,此乃天地之玄关,万物生生之橐籥也。又恐人认山水为一而不知辨别,故
19、言山之玄关自管山,而水之玄关自管水,不相混杂。盖山有山之阴阳,而水有水之阴阳尔。通乎此义,则世之言龙穴砂水者,眞未梦见矣。 直解:一极于三,三极于九,故数始于一而终于九也。盖天所覆,地所载,万事万物不外乎此,是谓玄关。山管山水管水者,山有山之阴阳五行推其顺逆生死,水有水之阴阳五行推其顺逆生死。盖山自为山,水自为水,故云阴阳不待言也。 大瑶山人补注:此节蒋注含糊不清,不过是囿于天机不可泄露之戒。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亦即是由根而干,太极生二仪也;由干而枝,二仪而四象也;由枝而花叶果实,四象而八卦也。由祖而父而子而孙而胎息孕育以结穴者,果有二致之理乎!读宝照经“要识真龙结真穴,只在龙脉二三节”
20、,读青囊序曰“三节四节不须拘”,则可恍然于“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玄关”之真意矣。少祖自祖龙以来,须要短,以合一生二,二生三之旨,此乃祖龙之玄窍,实为握要。至起脑处,太极本根在其内,此中消息可夺神功。个中造化,本无极生二仪,二仪分四象,四象生八卦,三节落穴,自有玄空之气。是故二三节内,穴星成而福力非轻,节数多时而福力小。三生交媾而到穴,则祖龙为帝乙星,不是祖后三节到穴,则祖龙不得以帝乙目之。地理不得挨星之传,则皆是糟粕之见,而精义入神之道,概未之闻也。杨公于此已经露泄春光矣,只是人们至死不悟耳。此乃天地之玄关,万物生生之橐龠也。而山有山之阴阳,水有水之阴阳,故山自管山,水自管水,不得混杂。
21、 谈注不得真传之故,解此尽是臆测。直解更加不着边际。揭隐之注解亦属支离。 识得阴阳玄妙理,知其衰旺生与死。不问坐山与来水,但逢死气皆无取。 注曰:此节畅言地理之要只在衰旺生死之辨也。衰旺有运,生死乘时。阴阳玄妙之理在乎知时而已。坐山有坐山之气运,来水有来水之气运,所谓山管山水管水也。二者皆须趋生而避死,从旺而去衰。然欲认得此理,非眞知河洛之秘者不能,岂俗师所传龙上五行收山、向上五行收水、顺逆长生之说所能按图而索骥者乎? 直解:此一节承上文看金龙、分两片而言也。玄妙是阴阳往来之玄妙,生死是气运消长之生死。气运消长之生死,盖以当元者为旺,将来者为生,方去者为衰,去已久者为死。下二句总言上山下水之趋
22、避。 望阳按:所谓气运消长之生死,譬如五黄入中司气,则五黄为当令旺星,四为平气之星,三、二为衰,六七为生,一、九去中已久,为煞。九星顺逆一十八局皆仿此。 大瑶山人补注:此节蒋注甚是明白晓畅。但首要识得阴阳玄妙之理,此玄妙之理就是雌雄交媾之理,即是雌雄对待之真旺气来自玄空之对面,从朱雀发源也。在此基础之上再辨别气运之衰旺生死,地理之道思过半矣。 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 注曰:罗经二十四路,已成之迹,人人所知,何须特举?此节非言罗经制造之法,盖将罗经直指雌雄交媾之玄关,以明衰旺生死之作用尔。十二支乃周天列宿之十二次舍,故曰先天。地道法天,虽有十二宫,而位分
23、八卦,每卦三爻,则十二宫不足以尽地之数,故十干取戊已归中以为皇极,而分布八干为四正之辅佐。然犹未足卦爻之数,遂以四隅四卦补成三八,于是卦为之母,而二十四路为之子焉。卦为之公,而二十四路为之孙焉。认得子母公孙,则雌雄之交媾在此,金龙之血脉在此,龙神之衰旺生死亦尽乎此矣。 俗注子、寅、辰、乾、丙、乙一龙为公,午、申、戌、坤、辛、壬二龙为母,卯、巳、丑、艮、庚、丁三龙为子,酉、亥、未、巽、癸、甲四龙为孙非。 直解:上二句言二十四山不易之定位,下二句分析八干四维十二支之子母公孙。十二支之子母公孙既分,则某为公,某为孙,某为子母都在于斯。 大瑶山人补注:此节一是讲明罗经八卦二十四山之子母公孙;一是以罗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人 补注 地理 辨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40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