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心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所获所得 4月18至19日两天时间,我有幸参加了在台州学院临海校区举办的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专题培训,收获很大。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按章节进行了详细梳理。 第一讲:九后大学生肿么了? 首先,徐博士从原北大校长周其凤、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富士康老总郭台铭、IBM的困惑谈起,揭露90后大学生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给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接着,他就北大入学大一新生的自杀率逐年增高这一事实进行了阐释,他认为,大一新生多为带病入学,是当前变态的高考教育体制所带来的结果。然后,徐博士将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和北京大学学生用刀伤人事件的媒体报
2、道进行了比较,让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 对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细节越多,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 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 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然后,徐博士紧密结合自己的调研和所干预的个案
3、,向我们阐述了中国人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抑郁症和神经症;自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自杀在理论上是可以预防的,从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显著低于美国大学生的自杀率这一事实发现,在高校教育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中国高校大学生的自杀率之所以低于其他国家和中国其他群体,是因为有一支强大的辅导员队伍。据北京大学统计,危机事件的反馈有73%来自院系,自己求助的仅有18%。由此可知,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最后,徐博士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
4、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第二讲:理解危机中的人 在徐博士的精心安排下,我们中午利用休息时间观看了电影少女初体验,直观地了解到抑郁症病人自残、自杀的原因。在下午的课程中,徐博士紧密结合电影情节和多个案例讲起,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5、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强奸与性侵犯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性侵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性行为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首先,徐博士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树理论。他指出,树理论对于心理危机的评估与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
6、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接着,徐博士利用10道测验题目指出了我们对自杀的认识误区。我认识到了: 1. 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 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 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 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
7、. 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 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 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下午,徐博士从“如何拯救危机干预67小时”个案出发,对咨询师的评估记录和干预过程进行点评,指
8、出了该咨询师的诸多不当之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 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2. 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家族有精神病史、身体久治不愈无比疼痛、人际关系问题、被抛弃或被拒绝、丧失、工作和经济状况差,使用网络等媒介发表自杀相关文章、诗句、说说、日记、艺术作品等发布自杀信息时,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做好监视。 3. 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
9、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 4. 徐博士分享自杀自伤评估表,根据评分进行判别其自杀风险高低。如果是0-2分,则可以让当事人回家,需要进一步观察随访;3-4分,则需要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密切观察随访,24小时监护,24小时候再做评估,可联系家长;5-6分,报告院系领导,院系辅导员,做好密切观察随访,通知父母,送精神科门诊或精神科会诊,24小时监护,强烈建议住院治疗;7-10分,通知父母,立即住院。 5. 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 6. 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
10、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 7. 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 8. 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9. 家长不同意授权,也不前往学校时,可要求家长发个免责声明,
11、并注意全程录音。如若家长也不同意发免责声明时,我们可告知家长精神卫生法第二十八条内容,告知家长我们可联系当地公安机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10. 24小时监护是指分分秒秒都在视野范围中。安排监护房间时,尽量选择一楼房间,房间内无煤气,无刀具等锐器;陪护人尽量选择有责任心的并且与当事人关系要好的人来做;陪护人分分秒秒看护,不让当事人离开视线,重点看管好门、窗位置。 最后,徐博士总结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 1. 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 2. 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 3. 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4. 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 5. 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 6. 立即处理; 7. 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 8. 制定行动计划; 9. 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 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两天的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台州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9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