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docx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 应用伦理学课程调研 不论上一辈的人们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又如何看待我们这一辈,事实是,在我们的身边,确实存在部分同龄人早已偷偷尝过“爱的禁果”。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对“80后”乃至“90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展开了声势浩大,持久不息的讨论。有的说当今大学生贞洁观念淡薄了,甚而至于将艾滋病人数量上升的部分责任归于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也有的说基于爱的性无可厚非,法律既然允许大学生结婚,那么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又有何不可? 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问卷共有34题,其中33题为选择题,
2、1题为主观题,问题涉及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恋爱、婚姻、性行为等多个方面,旨在试图了解我们大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真实的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形式为匿名网络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网站公开以及复旦学号邮箱形式随机发放,截止至x月x日晚18时,共回收有效问卷86份,通过IP地址可确认的本校学生有55名,占总人数的63.95%,来自全国其他大学大学生12名,占总人数的13.95%。各年级比例分别为大一27人,大二14人,大三35人,大四10人。男生32人,女生54人 大学生性观念开放?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表示不反对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仅有两人认为“不怎么合适,大家还没有经济基础,没条件谈”,但并不
3、持绝对反对态度,并且已经有59.3%的被调查者有恋爱的经历。尽管被调查者们对于恋爱的动机各执己见,但进入心理、生理的成熟期的大学生确实希望可以拥有爱情。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51名有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与恋人发生了性行为且排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身体亲密接触”,而这一行为通常也被认为是“边缘性行为”。 1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根据这一数据,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现在的大学生性观念开放呢? 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再来看一些数据。 当被问及“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开放吗”,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还行”;又有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身边有人未婚便有了性行为“和自己
4、无关,没有理由干涉他人”;当被问及“你周围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如何”,八成的大学生则表示“还可以接受”。 “80后”“90后”的大学生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特立独行的,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糊的,中性的态度。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即便在有过性经历的17名大学生中,他们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仅表示“可以接受”而非“赞同”。由此可见,无论有否性经历,大学生本身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对此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或许是受家长的影响,大多数大学生不确定自己将来是否会有婚前性行为,处于这样的心理,许多大学生也是直到对方或自己提出要求时才明白自己的态度,因此,社会舆论在谈到大学生婚前性行
5、为时,不应当戴上色眼镜来看待,打上“当代大学生贞操观念淡薄”、“80后提倡婚前性行为”之类的标签。事实上,在谷歌上搜索“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几乎全部都是负面新闻或反对态度,把“大学生”和“性”放在一起,就只能得到这样一个令人遗憾的现状吗? “爱至上”让我们踏出那一步 让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婚姻的时候,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是“神圣的”;又比如,问及“性让你联想到什么”,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然”;以及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先有爱,后有性”;此外,面对“如果自己的性要求被拒绝”,仅有8.1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接受”。 通过如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单纯的,在主
6、流文化导向的影响下,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必须先有爱后有性,在一段感情中,爱是基础也是最不能缺失的,相比之下,性只是表达爱的一种比接吻更私密的形式。“爱至上”,是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对待感情的态度,形成“爱至上”观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发展使得家庭多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等等,本文在此不一一讨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爱至上”的观念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恪守上一辈的贞操观,从而发生婚前性行为。因此,在调查中只有24.42%的人认为“直到婚前都不可以发生性行为”,也就是说,近八成的大学生有可能会发生婚前性行为,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在“确定互相的感觉的时候”可以发生性行为。事实上,“确定互相的感觉”这
7、一概念非常模糊,却是选择比例最高的。再比如,四成的被调查者第一次与恋人发生性行为是出于“想要占有对方”,又有21.05%的被调查者是出于“迎合2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对方”。大学生们的理由非常感性,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只考虑对于对方的感情,也就是说,“只要有爱就可以”。再深入猜测,恐怕许多有性经历的大学生的“第一次”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发生的。相比之下,“反正要结婚”则完全没有被选,那么,大学生究竟是如何看待性与婚姻的? 婚姻与性没有关系 “非处”也可以接受 传统观念认为,性行为是发生在结婚之后的,一旦有了婚前性行为,“必须要男方负责”,“非对方不嫁”之类的想法便随之而来,然
8、而当代社会这些想法早已被大学生们抛弃了。在已有性经历的被调查者中,仅有一人认为在发生性行为后对方“要负责,非对方不嫁”。至于负责不负责的问题则存在比较大的分歧,47.37%的人表示“要负责,但未必和婚姻挂钩”,36.84%的则表示“不用负责,双方都是自愿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婚姻与性是分开的两样事物,正如同恋爱的对象未必是结婚的对象一样。 讨论婚前性行为,“处男/处女”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了有男生表示不愿意接受非处女,甚至出现已有性经历的男生坚决不接受非处女。对于这一问题,争议由来已久,更有女性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可以正确看待地看待处男处女。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
9、男生以及女生,对于结婚对象是否处男/处女还是较为宽容的,过半数的男生不在乎对方是否处女,而六成的女生不在乎对方是否处男。此外,也有一定数量的受调查表示就算不是处男/处女,也愿意勉强接受。或许是出于生理上的差异,女生在这一问题上比男生要宽容得多,在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男生能够摆正心态看待处女。 总结 面对婚前性行为,当代大学生确实应该有更多的冷静思考,在事前有较充分全面的考3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虑,仅仅是感性的因素是不够的,也应当理性考虑事后的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除了这些大学生应当做到的,学校、家庭则应当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和生理指导与正确的导向,在此次调查者中,有七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婚前性行为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9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