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教育 .docx
《大学生励志教育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励志教育 .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励志教育 大学生励志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群体, 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自强意识、成功成才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 是所谓的天之骄子,但是, 在世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多少表现出信仰丧失、人生迷惑、精神空虚、责任缺失等不良社会现象。这主要归因于大学生对自我认同、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缺乏明确认识。因此, 激励他们的内在动力, 引导他们成功成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有着强烈的成功成才愿望; 但随着东西方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 传统价值观受
2、到挑战, 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浮躁状态, 身处象牙塔的当代大学生也未能免俗。当前, 整个社会进入一种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争漩涡, 在校大学生同样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 很多大学生对未来没有信心。面对种种压力, 大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 陷入一种没目标、没志向、没激情的恶性循环之中, 感到茫然和无助。有人认为, 大学生这种无目标的状态, 主要归咎于大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认同。 1、人生方向迷失和价值信念缺失 一个人人生方向的确立, 取决于他对自己有着科学系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定位, 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也知道什么适合自己。自我的认识能力和自我的规划能力直接影响着个人人生方
3、向的确立。当代大学生, 在校学习时缺乏自我评估, 在社会打拼缺乏自我定位, 这显然说明他们自我认识能力的欠缺。他们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 丧失了发展自我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很多大学生经常把 郁闷 无聊等挂在嘴上,这透露出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规划的危机, 反应出他们对人生的迷惑。迷恋网络、是非价值衰退、功利之心盛行, 也直接暗示着大学生价值信念的衰退和陨落。 2、道德选择的矛盾和角色期待的困境 刚涉足社会的大学生, 在对残酷的现实和多元道德选择时, 往往表现出道德认识上的动摇和迷惑。当代大学生在道德选择时, 主要表现在对自己已有的传统道德的怀疑和对社会上存在的多元道德选择的困惑和迷离。在道德行为上
4、, 大学生凭借自己所受的高等教育, 具有较高层次的善恶观、是非观,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方面他们鄙视社会上的许多不良现象, 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感; 另一方面, 他们自己做出不良行为时, 却对自己过分宽容, 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和不协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 大学生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大学生的角色类别在我国社会的功能逐渐式微, 大学生逃逸大学生社会角色的现象屡见不鲜。当今中国正处于或将长期处于一个社会价值混乱、行为失范、利益至上、世道浮躁的社会转型期, 大学生既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 又没有过硬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无疑, 他们面临
5、着更多的挑战、竞争和考验, 他们会体现到更多的挫败感和无助感。在这种大背景下, 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角色的定位往往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规划, 很容易迷失, 导致自暴自弃。 二、励志教育的内涵 1、励志教育的含义 励志,这一词源自我国古代, 励同砺是振奋、劝勉之意。志有志气、志向、意志之意, 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要求做成某事的气概, 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的意愿和决心, 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 奋发志气,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去实现远大目标。学生的励志教育,在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指勉励学生树立志向, 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励志教育近些年在不同的行业都有提法,
6、 尤其在学校教育中。 志是一种精神因素, 是理想目标的感召力和实现目标的意志力的统一, 对人的行为有重要推动作用。 志是学习的强大动力, 立志是成才的先决条件。只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 才能激发人的学习动 力, 发展人的智力, 促进人的成长, 因而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不同的理想目标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概念分解 ( 1)励志教育是什么。心理学上认为: 励志教育是关注人类心灵世界的一个复杂系统, 是关心人类励志生活的一种现代理念, 是关照人类现代人性的一种新型教育, 是关怀人类精神生命的一种崇高事业。心理学上也指出, 励志教育的特点表现在: 以心理教育学体系为
7、框架, 研究的视野较为宽阔, 涵盖面广, 把励志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结合起来, 解决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励志教育问题, 主张励志教育的过程与目的是要挖掘心理潜能、培养心理素质、发展个性、提升人格,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有教育专家指出: 现代社会的励志教育主要是成功地运用了心理学、成功学和自我效能理论, 最终通过系统的科学教育, 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动机以及成功欲望, 培养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 并全面激发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成功品质。有关专家还指出: 励志教育是人生观教育, 即培养积极人生的理想信念, 完整意义上的励志教育应该包括帮助大学生立志和后续的长效激励, 是大学生
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 2)励志教育不是什么。 励志教育不等于吃苦教育。在教育界有一种误读, 很多老师、家长都单纯地把励志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然而, 励志教育不应该也不能够等同于吃苦教育, 家喻户晓的勾践 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一个近乎残忍的励志, 勾践固然是复国成功了, 但这是以扭曲人性、变态人格为代价的。不可否认, 在极端艰苦的环境, 励志能够使人改变现状。但是, 过于艰苦的环境, 又容易使人产生自卑心理, 损害人的人格健康, 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励志教育不等于挫折教。众所周知, 无论是励志教育还是挫折教育, 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成功的志向和成功的潜能, 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励志教育 大学生 励志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9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