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docx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黄莉 湖北民族学院 摘要 电影通过造型手段进行叙事,在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导演设想上,电影叙事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积极寻找能表现生活和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文章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为例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两部影片均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从而构成更为完整、客观的真实,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从而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电影 叙事结构 多重视角 多元
2、化 一、引言 电影是叙事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来进行叙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影片的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叙事上也就有了浩繁的、很难确定归纳的模式。依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叙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讲故事,这偏重于故事的种类;二是如何讲故事,这涉及到一个导演的风格问题,即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设想。如果要对一个导演的艺术水准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手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首先应注意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以对故事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才能基本把握一部影片可能的主题追求。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多是与顺序性叙事时间相对应的戏
3、剧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把戏剧冲突作为电影结构的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展开的规律,遵循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布局方式,依次展开冲突的动作历程。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为开端的现代电影推翻了这种戏剧式叙事时空,使现代电影冲破了戏剧式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叙事结构的多视角多元化。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开始把戏剧式电影作为艺术革新的对象,冲破戏剧式电影结构的束缚,抛弃戏剧冲突的核心,积极寻找能够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从叙事结构上实现了我国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这里,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4、 二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在香港被评为港人百年电影的最爱,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叙事结构的复杂性,我们通过霸王别姬的宏大寓言式结构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又可以讨论它所涉及到的目前为人所关注的“第六代”主题,即与宏大叙事所表达的主题相对立的“后现代性”问题。 霸王别姬在影片叙事结构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所采用的四种叙事结构:挪用宏大叙事、舞台叙事、台下叙事和影戏结合,从而形成了片中有戏、戏中有观众的复杂叙事结构,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被引进之前,我国的戏曲是最为贴近老百姓的艺术了,但是,流于形式的伦理说教又使它们变得极为简单。戏曲霸实质上只不过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演绎封
5、建社会的纲常礼教及人生观罢了,即做男人就要像霸王,男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境界,轰轰烈烈;做女人就要像虞姬,温柔美丽夫唱妇随。电影霸没有重复同样的主题,戏剧霸的英雄主义只不过是电影霸叙事的切入点而已,两种叙事表现的根本不是同一主题。电影霸叙事结构可谓匠心独运,陈凯歌借用京戏霸的原名,不用一个镜头就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心理上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可以说影片的第一层叙事始于中国戏曲。幕内幕外叙事彼此映衬、相互依托,在观众的对比联想中产生新的意义。舞台上的霸突出的是“英雄”,银幕上的霸似乎在竭力消解这个概念,电影霸之所以把镜头对准黎民百姓而不是社会的精英,是因为导演等反对宏大叙事、反
6、对英雄主义。宏大叙事既是时代的产物,又为时代所否定。这部电影通过解构宏大叙事构建了两条反英雄主义的线索,一条是“造就英雄”的过程;另一条是贯穿始终的动荡历史。 陈凯歌借用宏大叙事的目的是为了解构它,概括地说,宏大叙事是以一个固定的主流叙事模式/方式,表达一个永恒的主题思想。解构宏大叙事结构就意味着构建了另外一种叙事方式,即从不同的角度并同时关注多个主题。陈凯歌的叙事方式是“戏中有戏”。一方面,他的电影中一直有一个“舞台”叙事;另一方面,舞台和银幕内其他人物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叙事层面。最后,舞台和银幕的有机结合又提供了第三个叙事视角。三条叙事线索已明显构建了复杂的后现代主题思想。 舞台叙事是指霸以
7、戏曲的形式在银幕中出现,尽管霸从未以完整的情节展现在银幕中的舞台上,但导演的用意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向人们展示舞台观众和戏剧霸之间那种难以割舍的关系。在银幕中多次看到戏剧观众面对舞台和演员疯狂热烈的场面,除了京戏艺术的征服力之外,在宏大叙事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人,没有谁不想成为英雄。毫无疑问,观众首先认同的是霸的英雄主义,而英雄主义的基本含义是通过性别概念构建的,即英雄是男性。那么,台上台下性别模式的对应就使观众产生了共鸣,英雄主义的概念也因此确立。英雄主义不仅突出了诸如“勇敢、力量、正义”等宏大概念,而且也制造了性别歧视。在一个父权的社会中,虞姬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女人”的命运。从舞台前观众的“猫
8、叫声”和幕后虞姬遭“王公公”“破身”,然后为袁四爷所“霸占”以及后来被国民党士兵在舞台上当众污辱的一幕,可以看出,虞姬英雄的妻子,忠烈的楷模,遭到了几代“男人”的羞辱。所有发生在虞姬身上的事情决非是偶然的,而是父权社会中女性成为男性附属品、性工具的缩影。 电影霸中的舞台和银幕讲述的是两个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霸王”和“虞姬”的故事。如果把它们看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叙事线索,而且涉及到了性别问题。程蝶衣的性别在台上台下一直困绕着他,让他始终难以走出性别模糊的怪圈,相比之下,段小楼则不然,他始终没有感到性别上的困惑。虽然父权社会一直把异性恋视为唯一合法、正常的模式,但正是这一模式本身又把它自已给否定了
9、,程蝶衣的故事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在故事开始时,小豆子尽管被打得死去活来,他仍然是一个真正的男孩,他甚至不愿意在台词里说自已是女孩。此时没人会相信舞台的角色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性别在父权社会里就是一个游戏,规则起决定作用。自从小豆子自愿扮演虞姬的那一时刻起,他就真正成了“虞姬”。程蝶衣是性情中人,他不满足于舞台上“虞媚”那短暂的感觉,而是要求现实生活中和“霸王”“从一而终”。无论台上台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动荡,都不能改变他要与段小楼从一而终的决心。程蝶衣在精心模仿、刻苦训练之下就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女人”。虽然程蝶衣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甚至是真假不分,但观众会认同程蝶衣
10、对段小楼的那种眷恋,这样一来,电影霸就把评判的权力留给了观众。从程蝶衣这个人物身上看到,性别既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为或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一旦小豆子自已意识到自已与虞姬有不解之缘时,他一下子就确立了自已的性别身份。如果舞台上的虞姬因历史和舞台关系没有得到充分表现的话,程蝶衣则用亲身经历给观众演绎了一场当今虞姬的故事。让人感叹的是,他为戏中的爱不能自拔,以至于最后以自已的生命为代价真实地重现了历史的一幕。在他看来,现实中不能真实,真实的时候不现实,他宁愿在那暂时美好中即刻离开,至此,舞台和银幕合二为一了。而“霸王”段小楼自始自终认为自已只是在“演戏”,对他来说,现实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艺术作品
11、的魅力在于它的复杂性。无论从形式、主题、结构上人们都无法对电影霸概而论之,如果简单地用定性思维和传统审美视角来判别其艺术价值的话,它便不可能在世界影坛上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了。 三 多重式聚焦是情节重复表现的一种技巧,主要是让不同的人物从各自的角度讲述同一事件,不同的人倾向于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或解释同样的事件上。从叙述功能上讲,多重叙述角度的设置无疑削弱了故事的必然逻辑,促使文本“讲述”脱离传统因果式叙述的线型链条,而朝着叙述的横断面上展开。因此,这种聚焦方式一方面能够产生一种立体观察的效果,完整的故事轮廓通常是由不同的眼光组合出来的,使读者从多方面去了解所发生的事件,从而能够对所发生的事件
12、有更为完整地把握;另一方面,故事的动机和结局还可能产生种种相异的解释版本。这就要靠观众自已去比照、去思考,判断事实真相及多重声音背后的寓意。英雄的推出,激荡起种种喧嚣,而这部影片的叙事结构的独特性也引起了广泛的观注,可以说英雄的叙事结构差异既是并列的,又是前后勾连、螺旋上升的,在虚实相衬的迷宫讲述中,在不断的否定之中一步步接近故事的真相。 英雄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刺秦更不是一个什么新鲜的话题,按一般的叙事规律,影片只要将各路英雄沿着刺秦这一目标,顺着时间、事件、情节的次序一一往下展示,便可以万事大吉了,但这样就显然是平淡无味了。电影的独特性在于必须强调故事及讲故事的方法,张艺谋带给我们深刻而新
13、鲜的印象是他在英雄中诠释的另一种“英雄”,以及形式上的“以虚衬实的螺旋递升”多重式聚焦。英雄和以往的侠客题材不同的是,影片要表达的是一个大的主题:天下。它是以天下为宗旨,由此来结构英雄、定义英雄的。在这个立意下,无论是刺客,还是被刺的秦王,他们以天下为先、以苍生为重、舍小义取大义,每个人都是影片要歌颂的英雄人物。 影片一开始便将刺客无名置于秦王面前,这样故事才开始,就已近结束。因为无论无名行刺成功与否,这幕戏也要拉上帷幕了。可是面对无名呈上的战利品,秦王和观众的心理一样,都想知道无名是如何连破长空、残剑、飞雪三大武林高手的。对此,无名必须做出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这样便有了无名与秦王的对话,便
14、有了倒叙的故事。首先是无名陈述各大高手被他一一击破的过程,然后是秦王猜想无名的陈述是否合情合理从而作出自已的判定,最后是无名修正秦王的猜想,讲清了残剑对“天下”二字的领悟以及力阻无名刺秦的过程。影片随后的结尾,是从作者全知的角度去叙述,对影片主要人物结局的交代,对上述三个故事的补充。无名放过秦王,坦然赴死;残剑得不到飞雪的理解,以死明志;飞雪追悔莫及,以身殉情;长空为纪念三位好友,从此弃武;秦王彻悟,为天下而统一。 英雄采用了几个整齐叙述段落的模式,它不是简单地从一个平面中摄取多个角度、多个视点,而是以“无名何以连破三大高手而近秦王”为核心事件,把三个段落分开叙述,各自独立,但三段之间实际并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重 视角 多元化 电影 叙事 结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9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