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 自考本科.docx
《外科护理学 自考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 自考本科.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科护理学 自考本科 利用物理因素的作用杀灭或消除致病微生物称灭菌。 成年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40为细胞内液,20为细胞外液。 大面积烧伤创面慢性渗出,易发生低渗性脱水。 重度低渗性脱水,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 等渗性脱水病人补液治疗首选平衡盐溶液;高渗性脱水病人输液治疗首选葡萄糖溶液。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系统改变为呼吸深快,呼气有酮味。 病人入院的输液量,一般应包括已失量、日失量、日需量三个部分。 表面麻醉应使用渗透性强的局麻药。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最严重的麻醉意外是全脊髓麻醉。 蛛网膜下腔麻醉的适应征是下腹、下肢、会阴部。 腰穿最常选的部位是L3-L4间隙。 腰麻期间出现心
2、动过缓应静注阿托品0.3-0.5mg。 常用的分离麻醉药是氯胺酮。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的中毒剂量1000mg。 为了避免呕吐和误吸,麻醉前常规的胃肠准备是麻醉前12h禁食4h禁饮。 气管内插管是全身麻醉的重要技术操作之一。 全麻未清醒病人体位应取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心跳骤停有三种类型即心脏停搏、心室纤颤、心搏无力。 初期复苏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处心脏按压三个步聚。 初期复苏ABC分别表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工呼吸、人工循环。 腹部手术备皮范围是以切口为中心周围15-20cm。 手术前胃肠道准备是为了防止麻醉或术中呕吐导致窒息与吸入性肺炎。 切口分三类,即清洁切口、可能污染切口
3、、污染切口。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切口种类属于清洁切口。 脓肿切开引流其伤口种类属于污染切口。 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3-5天。 戴无菌手套的原则是未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手套的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接触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内面)。 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的职责是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及深大伤口前都要计数纱布、器械及物品。 肾手术时手术台腰桥应对准病人11、12肋。 浸泡器械的药液中加入亚硝酸钠可以防锈。 一般术后头面颈部于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于6-7日拆线、四肢10-12日拆线。 诊断浅脓肿的依据是波动试验阳性,诊断深脓肿的依据是在压痛最明显处穿刺抽得脓液。 拇指化脓性腱鞘炎可引起桡侧滑液囊炎小指化
4、脓性腱鞘炎可引起尺侧滑液囊炎。 口鼻三角区的疖严禁挤压是为了避免发生海绵窦炎 发生于颌下、口底部的急性蜂窝组织炎,应尽早切开减压。 口底及颌下急性蜂窝织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窒息。 革染阴性菌性败血症发生休克的特点是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革兰氏阳性细菌败血症发生休克的特点是发生晚持续短。 选择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是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破伤风早期临床表现是张口困难。 破伤风杆菌对发病起决定作用的毒素是痉挛毒素。 破伤风病人阵发性抽搐的特点是任何刺激都能诱发和加剧抽搐的发作。 破伤风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正确处理伤口、自动免疫、被动免疫。 破伤风病人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窒息。 烧伤的现场急救包括消除致伤原
5、因、保护创面、预防休克、保持呼吸道通畅和转运。 伤口分三类,即清洁伤口、污染伤口、感染伤口。 一般换药操作法包括揭去伤口敷料、观察清理伤口,更换引流物、包敷无菌敷料并固定三个步聚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有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 外科常见的休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CVP正常值为5-10cmH2O,高于15cmH2O提示血容量过多、心功不全。 休克病人扩容时,发现咳嗽及血性泡沫痰,应警惕出现肺水肿和心衰。 休克患者的体位是身体平卧,头及胸部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休克情况下,最好的扩容剂是平衡盐溶液。 59.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一般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护理学 自考本科 外科 护理 自考 本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9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