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提纯总结课件.ppt
《物质的分离、提纯总结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分离、提纯总结课件.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学实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命题趋势】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分析,高考对实验基础的考查将突出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安全性等内容,着重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化、灵活化和准确性。在选择题中直接考查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蒸馏、萃取等相关知识,二卷实验题或工业合成题中,直接考查或以这些知识为背景,要顺利的解答试题,也必须对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考题再现,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 g。(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
2、度为。(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07广东21)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08广东19):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钝度约98)中含有Ca2、Mg2、Fe3、Cl和SO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线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2)“趁热过滤”的原因是。(3)若在实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采取的措施是。(4)若“母液”循环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是。,
3、10年高考,11年高考,12年高考:反应原理:,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1)操作为,操作为。,(2013高考)32.银铜合金广泛用于航空工业。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如下:,(5)CuSO4溶液也可用于制备胆矾,其基本操作是、过滤、洗涤和干燥。,(2014高考)32.(16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2(7.8%)、Al2O3(5.1%)、Fe2O
4、3(3.1%)和MgO(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3)步骤为:搅拌、_、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_。,常见物理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重结晶,升华,蒸馏、分馏,分液,萃取,盐析,渗析,1.过滤,适用范围:固体与液体分离,主要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滤纸,注意事项:1.要“一贴二低三靠”2.要洗涤沉淀物(在漏斗中进行),洗涤沉淀:向漏斗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至没过沉淀,静置使其自然流下,重复2-3次,检验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需要检验某离子的试剂,描述现象,结论,2.萃取,适用范围: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5、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主要仪器:一般在分液漏斗中(便于萃取后分液),注意事项:1.萃取后要再进行分液2.对萃取剂的要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反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溶质不与萃取剂反应;两溶剂密度差别大,下层红棕色,下层紫色,3.分液,适用范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主要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注意事项: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瓶颈小孔对瓶塞凹槽,注意事项:,放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的磨口塞,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保持漏斗内外气压一致;,下层溶液下口放出,上层溶液上口倒出。,4.升华:,适用
6、范围:混合物中某一成分在一 定温度下可直接变为气体,再冷却成固体,主要仪器:酒精灯、大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例.碘中有碘化物 NaCl中有NH4Cl,5.蒸馏、分馏,适用范围:利用沸点不同以分离互溶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蒸馏烧瓶、水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铁架台(带铁圈、铁夹)、石棉网等,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2.加碎瓷片 3.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4.不可蒸干,6.盐析,适用范围:利用某些物质在加某些无机盐时,其溶解 度降低而凝聚的性质来分离物质,主要仪器:烧杯、玻璃棒以及过滤仪器,注意事项:1.注意无机盐的选用(一般为 N
7、a2SO4,(NH4)2SO4)2.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 3.盐析后过滤,7.渗析,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与胶体微粒分开;半透膜、烧杯等;可以不断更换烧杯中水或用流水,以提高渗析效果,8、蒸发与结晶,(1)蒸发:,注意,注入蒸发皿里的液体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发溶剂,使晶体全部析出。,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仪器,蒸发浓缩:当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现时停止加热(此时仍有大量溶剂),蒸发结晶,蒸发不适用于什么样的物质?易挥发:浓盐酸、浓氨水易分解:浓硝酸、氯化铵、高锰酸钾、碳酸氢钠易水解:
8、AlCl3、FeCl3等要在HCl的气流中加热易被氧化的物质:亚铁盐、亚硫酸盐,如何获取较洁净的晶体?(1)洗涤沿玻璃棒向盛晶体的容器中注入适量(没过晶体)的适当的蒸馏水(或酒精)重复23次。洗涤: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尽后,重复23次。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母液。可以根据实验需要采用水洗、冰水洗、乙醇洗等。,如何获取较洁净的晶体?(1)洗涤(2)干燥 过滤和洗涤后的晶体,表面吸附有少量水,因此尚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干燥。固体干燥的方法很多,要根据重结晶所用溶剂及结晶的性质来选择:空气晾干(不吸潮的低熔点物质在空气中干燥是最简单的干燥方法)。烘干(对空气和温度稳定的物质烘箱
9、中干燥,烘箱温度应比被干燥物质的熔点低2050。用滤纸吸干(此方法易将滤纸纤维污染到固体物上)。,(2)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操作。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法:,蒸发浓缩 趁热过滤(看需要)冷却结晶 过滤 洗涤 干燥(烘干),重结晶:提纯晶体,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若有溶解度较小的杂质析出,则需要,【解题方法、思路】一、当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1、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方法:蒸发结晶2、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如KNO3方法: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冷却结晶、过滤3、若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胆矾方法:蒸发浓缩(晶膜),冷却结晶、过滤,一、当溶液中只有
10、一种溶质时二、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溶质时方法: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滤渣:滤液:,溶解度在100最小,且S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溶质冷却结晶,过滤得晶体(溶解度最大,S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溶质,利用溶解度曲线制备或提纯物质,【思考与交流】1、如何从氯化钠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方法:蒸发结晶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思考与交流】2、如何从硝酸钾溶液得到硝酸钾晶体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操作: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过滤适用于溶解度随温
11、度降低而显著变化的物质,3、除去KNO3中少量NaCl步骤: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除去NaCl中少量KNO3步骤: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3、用85gNaNO3与74.5gKCl制备KNO3步骤:溶解,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将溶液倒入蒸发皿
12、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用85gNaNO3与74.5gKCl制备NaCl的实验步骤为:步骤: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例题】实验室以氯化钾和硝酸钠为原料制备硝酸钾的实验流程如下:,(3)“趁热过滤”操作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4)“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目的是。(5)制得的KNO3产品中常含NaCl,进一步提纯的方法是,(3)NaCl(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分离 提纯 总结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8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