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全文解释(1).docx
《增广贤文全文解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广贤文全文解释(1).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增广贤文全文解释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68 人如果不读书、不懂礼义,没有知识,与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样。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69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许许多多的人当中,有几个是有作为的人呢。 用过去的圣贤们的言论,来谆谆教诲你。择取众多言论编成70、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增广”,让你多看多听、借鉴古人的教训,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为了达到一个目的,不惜散尽黄金,抛弃一切! 2、知己知彼,将心比心。7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应该了解别人的想法,要拿自己的心与别人的心比较,设
2、身处地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 为别人着想。7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将心比心,与人为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城门着火,用护城河水救火,水尽鱼死。指受到牵连。 3、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73、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酒要与同好朋友一起喝,诗要念给知书达理的人听。认识的人这么多,但真正了解、庭前长出吉祥的草,这种好事不如没有。 理解达到知心的却没有几个。74、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启示:前两句中心是讲志同道合,相互了解才能成为知心朋友。后两句讲人一生可能要想得到富贵,必须要用气力下工夫。 认识很多人,但真正了解自己的知心
3、朋友却并不多。75、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4、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经过多年努力也还不够,一旦毁坏却十分彻底。 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76、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启示:这个道理是片面的,如果每次见面都像第一次见面一样,心与心之间总是不能即便人心如铁石,也会在如炉的官法中溶化。 亲近,到老了还是没有知心人,是不可能没有遗憾的。77、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积善不够积恶有余的人必定会遭殃。 离水近能知道鱼的情况,常在山过,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78、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启示:经常接触事物,才能透彻地理解、认识这个事物。
4、水如果太清沏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脾气太急了就不会有智谋。 6、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79、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干好事有好的结果,干坏事有坏的报应。 启示:这句话比喻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心,说明品质不好的人表里不一,容易变化,不80、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可与这种人深交。 不会没有报应的结果,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 7、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8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启示:把握住机遇,就能改变自己,改变人生。要成大器,就要善于抓住机遇
5、。82、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8、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一个人说的情况,不管真假,经很多人一传,似乎便成了真的。 读书需要下苦功夫,要知道书中字字值千金。83、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启示:书中有很多美妙的地方,但如果读书时不注意是难以发现的。 凡事要办好,必须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教。 9、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84、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在一些小事情上争争夺夺,便会失去大的理智。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85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对人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一吐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给别人。 每年都要防饥荒,每天夜里都要防备有盗贼。意指事
6、事要注意。想办的事情却没达到目的,没想到会办成的事居然成了。86、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了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 学习的人像禾苗庄稼一样十分有用,不学习的人像蒿草一样只作柴烧。 启示: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尤其是初识之人,不能敞开心扉,只能87、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 谨言慎行地生活。 只要有机会喝酒的就喝,只要有玩的地方就玩,指及时行乐。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88 凭借风力吹火,有点力气就行。指凭借别人的力量达到某种目的。 、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89 没有会水的渔翁帮助,怎么能下水经风浪。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从他酒价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广 全文 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87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