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docx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及其附列资料填表说明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 一、名词解释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货物”,是指增值税应税的货物。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劳务”,是指增值税应税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应税服务”,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按适用税率征税”、“按适用税率计算”和“一般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征税方法。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和“简易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销售额征
2、收率”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征税方法。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是指按照国家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差额征收营业税的纳税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允许其从取得的应税服务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的项目。 本申报表及本填表说明所称“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具体包括以下三种: 1.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 2.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3.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税控系统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填表说明 “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填表日期
3、”: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所属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 “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 “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注册地址”: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营业地址”: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开户银行及账号”: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账户号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电话号码”:填写可联系到纳税人的实际电话号码。 “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反映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增值税即征
4、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的征税数据。 “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反映除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以外的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的征税数据。 “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本年累计”列:除第13栏、18栏、20栏、25栏、32栏、36栏、38栏外,“本年累计”列中其他各栏次,均填写本年度内各月“本月数”之和。 第1栏“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
5、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1至5行之和-第9列第6、7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6、7行之和。 第2栏“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 第3栏“其中:应税劳务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第4栏“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因税务、
6、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经纳税检查发现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而应填入“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7列第1至5行之和。 第5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征收增值税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本栏
7、“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8至12行之和-第9列第13、14行之和;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13、14行之和。 第6栏“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反映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经纳税检查发现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而应填入“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第7栏“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
8、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15、16行之和。 第8栏“免税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免税销售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9列第17、18行之和。 第9栏“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
9、税率的货物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第10栏“其中:免税劳务销售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劳务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的劳务的销售额。 第11栏“销项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征税的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7行。 第12栏“进项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本
10、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12栏“税额”。 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 1.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 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是指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列“本月数”大于零,且兼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其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列“本月数”,以下称为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
11、填写“0”;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试点实施之日的税款所属期按试点实施之日前一个税款所属期的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列“本月数”填写;以后各期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填写。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 2.其他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本月数”和“本年累
12、计”: 其他纳税人是指除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之外的纳税人。下同。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填写“0”。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上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填写。 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反映纳税人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13栏“税额”
13、。 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反映税务机关退税部门按照出口货物、劳务和应税服务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增值税应退税额。 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反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征税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的增值税税额。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第8列第1至5行之和+附列资料第19栏。 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反映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 1.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
14、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实际抵减一般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的数额。将“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与“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纳税额”两个数据相比较, 取二者中小的数据。 其中: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本期期初余额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 其中:一般计税方法的一般货物及劳务应纳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比例; 一般货物及劳务销项税额比例第10列第1、3行之和-第10列第6行)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100。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
15、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2.其他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填写“0”。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19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 1.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
16、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 2.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 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 1.上期留抵税额按规定须挂账的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的“本月数”和“本年累计”: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反映试点实施以后,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共同形成的留抵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反映货物和劳务挂账留抵税额,在试点实施以后抵减
17、一般货物和劳务应纳税额后的余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2.其他纳税人,按以下要求填写本栏“本月数”和“本年累计”: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年累计”:填写“0”。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21栏“简易
18、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填写: 本栏“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 本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本月数”附列资料10列第13行+第14列第14行。 第22栏“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按税法规定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以及技术维护费。 当本
19、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第19栏与第21栏之和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本年累计”填写。 第26栏“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本栏不填写。 第2
20、7栏“本期已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28栏“分次预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总机构试点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从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分支机构已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税款,也填入本栏。 第29栏“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本栏不填写。 第30栏“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缴纳上一税款所属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第31栏“本期缴纳欠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
21、”:“本月数”反映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第33栏“其中:欠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34栏“本期应补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35栏“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退回的增值税额。 第36栏“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
22、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年累计”填写。 第37栏“本期入库查补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和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 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反映纳税人因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填表说明 “税款所属时间”、“纳税人名称”的填写同主表 各列说明 1.第1至2列“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反映本期开具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货物运
23、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 2.第3至4列“开具其他发票”:反映除上述三种发票以外本期开具的其他发票的情况。 3.第5至6列“未开具发票”:反映本期未开具发票的销售情况。 4.第7至8列“纳税检查调整”:反映经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在本期调整的销售情况。 5.第9至11列“合计”:填写“开具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列、“开具其他发票”列、“未开具发票”列和“纳税检查调整”列之和。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第1至11列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征税销售额、销项税额和价税合计额。 6.第12列“应税服务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应税服务有扣除项目的,按附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值税 纳税 申报 及其 资料 填表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8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