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改善策略.docx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改善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改善策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改善策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改善策略 春来草自青 北京双语艺术幼儿园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奠基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分别从家庭和幼儿园两个教育角度进行探讨,指出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家长教育观念、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确定规范、进行系列化教育、要尊重幼儿的权利与参与,让幼儿充分地参与、与家庭形成合力,为幼儿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家庭和
2、幼儿园双方的协调配合,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园协作;幼儿发展;策略研究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幼儿期幼儿可塑性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培养好习惯比较容易,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由此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发展何等重要。因此,帮助引导幼儿形成有益于其终身发展的习惯,是我们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涵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界定 习惯,就是在某
3、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 习惯不是一律的,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良好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举例来说:一个三岁的小幼儿,偷人家的东西,他的父母不直接的加以纠正,那无异是一种间接的鼓励,后来他就会慢慢养成一种偷的习惯了。所以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健全人格打好基础。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 根据有关调查
4、说明,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是趋早性。即人的良好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宜从小培养。二是渐进性。幼儿习惯的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三是反复性。幼儿在习惯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 “少小若无性,习惯成自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表现 幼儿期应该形成的良好习惯,主要包括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认知学习三方面的稳固的、1 自动化了的行为。这时形成的行为习惯不论是好是坏,都有很大的惯性力量,会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会自觉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动力定型。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以保护幼儿娇嫩的器官,保障幼儿的
5、健康成长。 良好的品德习惯。有利于亲社会行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良好的认知学习习惯。可以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启迪思维与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要素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任意进行的,而是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幼儿,作为家长,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重视还的“第一次”,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中没有抓住“一”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
6、了后患。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幼儿最直接的榜样则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幼儿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幼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幼儿礼貌的行为、总睡早起的行为、整齐清洁的习惯、喜欢读书的习惯等。 激励方法要适时、适当 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赏识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注重通过赏识教育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成人不断的激励和表扬。当幼儿有了良好的行为方式时,作为家长应适时、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使幼儿获得一种被赏识的成就感,被肯定
7、的喜悦感,从而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反之,如果发现不良的行为习惯时,家长可以适当采取一点儿惩罚措施,让幼儿在思想上有所触动,明确不良习惯的危害,从而改掉不良习惯。 鼓励和表扬应适时适度,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和表扬的预期目的。我们要在幼儿出现良好行为的时候及时表扬幼儿,使幼儿能够及时地明确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及时强化,不日后的大量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而过多的表扬和鼓励有时也会给幼儿造成一种误解:表扬来得太容易,行为好坏的区分不是很明确,不一定达到好的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状况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家长要态度坚决、口径一致
8、 在幼儿面前,家长必须有主见,做每一件事都要态度坚决。家长自己拿不定主意,幼儿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协调,保持一致的教育态度和观点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元元在画画。边画边说:“爸爸坐的飞机来了。”这时,门外传来小幼儿的喊声:“元元,我去骑车,你去不去?”元元对奶奶说“我和牛牛在院里骑会儿车行吗?”奶奶说:“行,但是你要按照你妈妈走的时候交代的那样,先把画笔和纸收拾好了再去。”元元答应着,开始收拾桌上的文具。 这位奶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幼儿生活在奶奶家,但奶奶和妈妈对幼儿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信息重复地转入幼儿的大脑,容易使幼儿形成神经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习惯 研究 改善 策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8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