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养殖技术规范.docx
《土鸡养殖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鸡养殖技术规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鸡养殖技术规范土鸡养殖技术规范 进鸡前的准备 1、根据育雏舍的面积大小和不同日龄的密度要求,确定进雏数量。 2、彻底清洗、消毒、熏蒸育雏室后晾干,空舍7天。 3、育雏舍应远离其它鸡舍,门口设置消毒池,人进鸡舍时要进行淋浴或换上工作服。 4、所需设备的数量计算清楚,育雏药品、饲料、料桶、水桶准备好。前期料桶、水桶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其饮水,采食。1000只鸡至少应有10个料桶,10个水桶。 5、雏鸡入舍前一天升温,使育雏舍内温度达到35。 6、鸡舍内应灭鼠灭虫、防蝇;墙缝、裂口等都要封闭,门窗要安上窗纱、铁丝网。因为老鼠、苍蝇等是传播鸡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雏鸡的饲养管理
2、一、雏鸡的生理特点: 要想养好雏鸡,首先应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其特性,制定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雏鸡具有如下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鸡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到10日龄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了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2、生长迅捷、代谢旺盛 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饲料利用率高,在饲养上要满足其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供给新鲜空气。 3、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左右,到4周龄时增加到7%左右,而从育雏到体成熟,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
3、0周龄,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在脱羽时应注意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 4、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所以应饲喂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5、抗病力差 雏鸡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适应性差,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流行。 6、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 雏鸡喜欢群居,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响声和噪声,以及新奇的颜色,并应防止鼠害。 二、雏鸡的管理 1、温度 温度是育雏成功的第一关键因素,必须严格而正确的掌握。雏鸡的温度是否合适由雏鸡的表现和行动可观察出来。 温
4、度正常:雏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饮水适量、粪便正常、羽毛有光泽、分布均匀、晚上安静、伸脖体息。 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呼吸、大量饮水、发出吱吱的叫声。 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并发出叽叽叫声。 建议采用如下温度: 第一周龄3635 第二周龄3432 第三周龄30 第四周龄3028 第五周龄2528 在温度控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每周降温23,一定要注意平稳降温,每日的温差不要太大,不应超过2。 温度表使用前要校对准确,挂在与雏鸡背齐的位置上或高于网上5cm为准,并应在鸡合内悬挂均匀,远离火炉,以免引起误差。 溫度錶顯示的數據應與雞群狀態結合起來。 2、湿度 湿度对
5、雏鸡的健康成长也有较大影响。建议按下述方法掌握湿度: 第一周6570% 第二周60% 第三周60% 第四周5560% 第五周4550% 增加湿度可在火炉上烧水产生蒸汽或空中喷雾、地面洒水等。 3、通风 通风可将鸡舍内CO、CO2、NH3、H2S等有害气体排出,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并可调节舍内温度、湿度,如果通风不良,鸡舍内有害气体聚集,特别是NH3含量过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通风前应适当提高舍内温度,以免通风后温度下降。舍内空气对流才能起到通风作用,但要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 雏鸡抗病力弱,一旦染病易于传播,应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认真执行。 禁止外人参观; 鸡粪经常清除,舍内外经常打
6、扫,死鸡要深埋; 进人鸡舍应换工作服、工作鞋; 鸡舍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要经常更换; 除接种疫苗时间外,每周带鸡消毒一次,舍外环境也要经常消毒; 出鸡后,鸡舍要认真清除、冲刷、消毒。 三、雏鸡的饲养要点 1、饮水 雏鸡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后24小时左右,饮水中最好加入12%的葡萄糖,适量加入电解多维和抗菌药物以防止雏鸡白痢,大肠杆菌,支原体等疾病的发生。应在给料前3小时左右提供饮水,水温应在18以上,要用新鲜水,第一周最好用凉开水,且开水后不能再断水。有的雏鸡不会饮水,可把鸡嘴按入水中,帮助雏鸡学会喝水。保证水壶的数量,防止鸡苗脱水。 2、开食 雏鸡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开食时间
7、以出壳后2436小时为宜。开食过早,会引起消化不良;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另外雏鸡因饥饿吃得多且猛,也会造成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死亡率。 开食可用硬纸或浅开食盘,面积应足够大,以便让更多的雏鸡采食。应勤喂少喂,以2小时喂一次为宜。一般在一周后逐渐撤掉浅开食盘,换成料槽,任其自由采食。 3、断啄 为防止啄癖发生,减少死亡率,最好在10日龄左右断啄。如不能在此间进行也可在23周龄断啄, 断啄的方法:左手抓住鸡的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微用力使鸡舌后缩,在断啄器上垂直切断上啄的1/2,下啄的1/3,然后烧灼2秒钟,以防止流血。 断啄的前后各一天应在料、水中
8、加入VK3,以减少出血。 疾病防治 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出栏率,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树立坚强的防疫意识,制订严格的防疫制度。 一、综合性防治措施 1、场址的选择:应远离村庄和交通要道,尽可能远离其他鸡场; 2、鸡舍的设计和布局要合理。场门口、鸡舍门口要设消毒池; 3、及时处理病死鸡、病弱鸡,场内禁养其他家禽和鸟类; 4、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 5、鸡舍内环境适宜、要求通风良好,夏季有降温措施,冬季要便于保暖; 6、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生产区脏、净道分开,谢绝外人进入生产区参观。鸡舍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洗澡、消毒、换专用工作服、鞋、帽; 7、加强环境
9、卫生消毒工作,定期灭鼠,严防野鸟进入鸡舍; 8、坚持全进全出制,一个鸡舍不养不同日龄的鸡,一个饲养员只养同日龄的鸡; 9、垫料要干净、无霉变,用前消毒,不要重复使用。 二、消毒 1、环境消毒:场门口、鸡舍门口的消毒池可加入24%的烧碱,每隔23天更换一次,场区及周围的道路打扫后喷洒消毒液。垃圾、杂草、鸡粪等要及时清除并作无害化处理; 2、鸡舍消毒:先清理冲洗,再用消毒剂喷洒消毒,最后封严用甲醛(42ml/m3),高锰酸钾熏蒸;(须在进鸡前10天进行) 带鸡消毒:大鸡每5天带鸡消毒一次,选用毒性低,刺激性小的药物,如全消等。如发生疫病,则应每天带鸡消毒。疫苗接种前2天后4天暂停带鸡消毒。 1、土
10、免疫程序 土鸡防疫程序 日龄 免疫程序 1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在颈部皮下注射。 7日龄 新支活疫苗点眼和滴鼻。 14日龄 法氏囊病疫苗滴口或饮水。 21日龄 法氏囊病疫苗滴口或饮水。 25日龄 鸡痘刺种 禽流感注射 29日龄 新城疫活疫苗饮水 60日龄 新城疫疫苗饮水 新城疫、传支、减蛋三联油苗胸部肌肉注射 用禽流感H5、H9二联苗。 以后每45-60天新城疫饮水一次 4、免疫方法: 家禽疫苗的接种方法一般有点眼、滴鼻、饮水、注射、刺种、气雾等,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应根据疫苗的类型、疫苗的特点及免疫程序来选择每次免疫的接种方法。 一般来讲,灭活疫苗也就是俗称的死苗,不能经消化道接种,一般用肌肉或
11、皮下注射,疫苗可被机体缓慢吸收,维持较长时间的抗体水平。点眼、滴鼻免疫效果较好,一般用于接种弱毒疫苗,疫苗抗原可直接刺激眼底哈德氏腺和结膜下弥散淋巴组织,另外还能刺激鼻、咽、口腔粘膜和扁桃体等,即可在局面形成坚实的屏障,又能激发全身的免疫系统,而这些部位又是许多病原的感染部位,因而局部免疫非常重要。 在新城疫免疫后,点眼和滴鼻产生的抗体效果比饮水接种高4倍,而且免疫期也长,但该方法比较繁琐,对大群鸡免疫比较繁琐,对大群鸡免疫比较困难。 1.滴鼻点眼法: 这是使疫苗通过上呼吸道或眼结膜进入体内的一种免疫方法,适用新城疫苗,传支苗及喉气管炎弱毒苗的免疫,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应激小,
12、对产蛋影响小,用于幼雏和产蛋鸡免疫效果良好。生产中应注意逐只进行,以确保每只鸡都得到剂量一致的免疫,从而保证抗体整齐,免疫效果确实,具体方法是将稀释好的疫苗用滴注器在眼球或滴1-2滴疫苗悬浮液,一般滴鼻点眼并用,操作中注意固定雏鸡的手,食指堵上非滴鼻侧的鼻孔,以利于疫苗吸入。点眼要待疫苗扩散后才能放开鸡只,一般用50-100毫升的生理盐水来稀释1000头份的疫苗,充分摇匀后,给每只鸡的鼻、眼各滴一滴,相当于0.05毫升,此法剂量准确,效果好。新城疫II系疫苗、CO30疫苗、传染性气管炎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和H52疫苗均可用滴鼻点眼法进行免疫。 2.饮水免疫 饮水免疫最为方便,适用于
13、大型鸡群,有些疫苗在饮水免疫时,只有当疫苗接触到口咽粘膜时才引起免疫反应,进入腺胃前的苗毒在较酸的环境中很快死亡,失去作用。饮水免疫的免疫效果很差,一般不适用于初次免疫,常用于鸡群的加强免疫。 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宜,不可过多或过少,应参照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疫苗水应在1-2小时内饮完,但为了让每只鸡都能饮到足够量的疫苗,饮水时间应不低于1小时,但不能超过2小时, 一般用量在用疫苗前3天连续记录鸡的饮水量,取其平均值以确定饮水量。 饮水免疫的正确操作方法: 对于适合用饮水免疫的疫苗,使用饮水法具有省时、高效、简单易行、不惊扰鸡群等优点,因而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2.1
14、所用疫苗必须有高效的弱毒苗,饮水前必须注意疫苗的质量,有效期,疫苗的运输、储存、保管等,对劣质疫苗、过期的疫苗不可使用。 2.2在饮水免疫前,将供水系统,饮水器彻底清洗干净,但不能使用消毒药或洗涤剂,饮水器具不能使用金属制品,最好用瓷器。 2.3饮水免疫所用的水应是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深井水,水中不应含有重金属离子和卤族元素,自来水应煮沸后放置过夜再用,对大型养鸡场,可在自来水中加入去氧剂,每10升水中加入10%的硫代硫酸钠3-10ml,具体用量视水中卤的含量而定。 2.4疫苗应开瓶倒入水中,用清洁的棍样搅拌均匀,若室内风大,应在室内进行稀释,最好在稀释液中加入0.2-0.5%的脱脂奶粉,以保护疫
15、苗的效价,提高免疫效果,水中加入保护剂15-20分后再加入疫苗。 2.5饮水前应停水2-4时,停水之间长短应视天气冷热和饲料干湿度灵活掌握,天气热或喂干粉料时,停水时间短一些。 2.6饮水前必须按照鸡群数量多少,鸡龄大小调整饮水器数量,使80-90%以上的鸡能同时饮到足够的疫苗水,鸡群大,饮水器不足可分批进行,做到随稀随饮,防止过早稀释的疫苗在拖延过程中失效。 2.7稀释疫苗的水量要适量,不可过多或过少,应参照使用说明和免疫鸡日龄大小,数量及当时的室温来确定,疫苗水应在2小时内饮完。 2.8炎热季节,饮水免疫应在清晨进行,应避免高温时进行,疫苗稀释液不可暴露在阳光下。 2.9饮水免疫前后两天,
16、合计5天内饲料中不得加入能杀死疫苗的药物及消毒剂。 2.10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有直接关系,并非所有疫苗都适合饮水免疫,如油乳剂灭活苗只能采用注射法免疫,对不适合饮水法免疫的疫苗用饮水法免疫,又能导致免疫失败。 4.注射法: 用此法免疫,疫苗剂量准确,见效快,注射法包括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马立克氏疫苗用皮下注射法,其他灭活苗均用肌肉注射法。注射法免疫比较费时费力,抓鸡时对鸡群的干扰应激也比较大。 皮下注射:有颈背部皮下注射、腹股沟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法: 部位在鸡的颈背部,局部消毒后,用食指和拇指将颈背部皮肤捏起呈三角形,沿三角下部刺入针头注射,常用于马立克氏病的免疫,皮下注射时,疫苗
17、通过毛细血管和淋巴系统吸收,作用缓慢而持久,维持时间长。 肌肉注射法:部位有胸肌和腿肌,成鸡多用。注意刺入深度,避免伤及内脏和血管神经,灭活苗最好用此法。作用迅速,免疫效果确实,下午4点以后注射,疫苗升温到25左右,用温水升温,不能用开水升温。或者提前拿出冰箱。 5刺种免疫 常用于鸡痘苗的刺种,刺种方法: 1000羽份疫苗加8-10ml灭菌生理盐水,用鸡痘刺种针蘸取稀释液的疫苗在翅膀内侧无血管处刺种。 种量:20-30天雏鸡刺种1针,1月龄以上鸡刺种2针,6-20天鸡用稀释一倍的疫苗刺种一针。 疫期:成鸡5个月,出生雏鸡2个月,后备鸡可于雏鸡免疫2个月后进行二免。 刺种后的结痂可在2-3周后自
18、行脱落。 四、育雏期的预防用药: 15日龄: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雏状元选用一种。具体选用哪种药物要按使用效果来定。 7-12日龄 预防呼吸道疾病 如阿奇霉素,泰乐菌素,等 1620日龄:抗球虫药拌料或饮水。 如发现病情,则应及时用药。平时可用强效多维+大蒜素粉+健胃驱虫催肥王来增强免疫力和催肥的效果.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一)育成鸡的培育目标 1、体重的增长符合标准,具有强健的体质,能适时开产,并具备维持持续高产的体力。 2、骨骼发育良好,骨骼发育应该和体重增长相一致。 3、体重均匀,要求75以上的鸡体重在平均体重的0.9-1.1倍的范围之内。 4、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19、产前确实做好各种免疫,保证鸡群能安全渡过产蛋期。 (二) 育成期饲养管理重点 1、育成前期是骨骼、肌肉、内脏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抓住营养和其他各方面的管理,使鸡群的体重和骨骼都能按标准增长。前期的体重决定鸡成年后骨骼和体形的大小,鸡在11-12周时就完成了骨骼生长的95%。 2、育成后期是腹腔脂肪增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期间腹脂增长了9.5倍。 由于体内脂肪沉积与生产性能成负相关,所以在育成后期,饲料中的能量不应过高,冬季鸡群食欲好时,要注意适当控制喂料量,避免沉积过多脂肪而影响生产性能发挥。 3、生殖系统从12周龄开始缓慢发育,18周龄时则迅速发育。为满足这种生长需要,从16周之后,就应注意
20、供给营养平衡的蛋白质,让小母鸡的卵巢能顺利发育,适时开产。对发育后期在夏季的鸡群特别需要注意,因为夏季耗料少,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受影响,而使小母鸡开产推迟。 4、从12周龄开始,维护生殖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应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乐多仙”以及“多维素”或“生长快乐”,能有效保护卵巢和发育中的输卵管,减少新城疫、沙门氏菌等病原对其的侵袭。 (三)育成期光照程序 从第1到3日龄时每天光照24小时,由于新生幼雏视力弱,采食能力差,消化机能及体温的调节机能不全,为促进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所以光照时间要长,光照强度要大。第4天到14天时每天减少1小时。第3周开始每天减少半小时,直到自然光照。10周龄
21、前为幼雏阶段,光照的长短对鸡只的性成熟无影响。第10周到18周是鸡群光照管理的关键期,光照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都会影响鸡群的性成熟,所以育成期光照应保持恒定 4、育成期的光照原则:光照时间维持恒定或逐渐减少,不能增加,光照时间最长不应超过10小时。 5、育成期的光照通过两个因素影响蛋鸡 1)光照时间长,鸡群采食量增加,身体发育快,体成熟快,能形成较好体质。 2)影响鸡的卵巢发育而影响鸡的性成熟。不合理的光照如光照时间过长或光照时间逐渐增加,会导致鸡群体成熟过早;而此时卵巢的发育尚未成熟,从而引起产蛋推迟,浪费饲料导致成本上升;鸡群性成熟而身体发育未成熟,鸡群体重达不到开产标准,会导致未到预产期提
22、早产蛋,蛋的重量轻,产小蛋的时间长,脱肛、输卵管炎症严重。 体重依据:鸡群达到开产体重时,方可增加光照时间,不能过早加光;过早则极易导致产蛋率低、高峰维持时间短、蛋重小。 光照的注意事项 1.从育雏到蛋鸡淘汰全过程的光照制度要认真执行,不能随意改变光照时间。 2.增加光照时一次不能超过1小时,否则容易发生脱肛。 3.开放式鸡舍需人工补充光照时,将人工补充的时间分早、晚各补充一半为宜。 4.光照时间的控制多采用自控灯装置-计时器,也可人工定时开关灯;光照强度的控制一般采用调压变压器,也可通过更换灯泡瓦数大小简单控制。 5.灯泡高度距地面2米以上,以防人员碰到;一般要求带反光罩。 6.光照制度和饲
23、养制度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如育雏期减少光照和限制饲养结合起来控制体重和性成熟;产蛋初期增加光照和提高营养水平结合起来以提高产蛋量等。 7.开始增加光照时间要根据鸡群平均体重和该品种开产时的标准体重比较结果而定。 8.鸡群未达到适宜体重之前不应使用光照刺激。若对轻于体重标准的鸡群进行光刺激产蛋,则将生产小于正常的蛋,并使高峰产蛋减少或过高峰期产蛋下降。 (四) 育成期是决定鸡体形、体重的关键时间段 1、鸡的体重大小大致在12-15周时已经定型,在这之后无论怎样努力,体重小的鸡也难以改变其在鸡群中体重小的位置。所以必须在育成前期注意鸡群的体重,及时分出体重小的鸡单独组群,给予优良待遇。 2、体重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鸡 养殖 技术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7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