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曝气系统课件.ppt
《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曝气系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曝气系统课件.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化和稳定、使之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对污染物进行转化和稳定的主体是微生物。由于微生物具有来源广、易培养、繁殖快、对环境适应性强、易变异等特性,因此在使用上能较容易地采集菌种进行培养增殖,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有毒工业废水的水质。,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温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不需高温高压,它是不需投加催化剂的催化反应,用生化法促使污染物的转化过程与一般化学法相比优越得多。处理废水的费用低廉,运行管理较方便,所以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作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
2、一、基本流程,向生活污水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以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有巨大的表面积和很强的吸附性能,称为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出水,剩余污泥,进水,回流污泥,空气,曝气池,二沉池,4.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推流曝气池(运行),曝气池:活性污泥法的核心曝气系统:供氧、搅拌、传质二 沉 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一定的污泥浓度。回流系统:(1)保证曝气池内维持足够的污泥浓度;(2)通过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剩余污泥排除系统:排除生化反应引起的微生物增
3、殖,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活性污泥法系统组成,二、活性污泥的概念与性质,1、概念: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并具有吸附、代谢、絮凝沉降性能的絮状污泥体,生物絮凝体 生物相:细菌、真菌、丝状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2.活性污泥的性质(1)活性污泥的物理性质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气味:泥土(城市污水)比重:略大于1(1.0021.006)粒径:0.020.2 mm比表面积:20100cm2/ml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活性污泥形态,(2)活性污泥的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2)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3)由原污水挟入的难
4、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i);4)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分。,(3)活性污泥微生物,是由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所组成的混合培养体;并构成一个微生态系。活性污泥上形成的微生物p96-97优势细菌:杆菌,球菌;净化污水第1承担者,世代周期短 真菌:丝状菌 原生动物:。是第2承担者。通过镜检原生动物是评价活性污泥质量重要手段。后生动物:,.絮凝体的形成与凝聚沉降如果形成菌体的有机物不从污水中分离出去,这样的净化不能算结束。为了使菌体从水中分离出来,现多采用重力沉降法。如果每个菌体都处于松散状态,由于其大小与胶体颗粒大体相同,它
5、们将保持稳定悬浮状态,沉降分离是不可能的(污泥膨胀)。为此,必须使菌体凝聚成为易于沉降的絮凝体。絮凝体的形成:在一定的能量水平(即细菌的活动能力)下,通常在减速增长或内源呼吸期,细菌构成了活性污泥的絮凝体的大部分,并形成菌胶团,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丝状细菌在这方面的作用,三、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与活性污泥的增长,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虽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是多菌种的混合群体,其生长繁殖规律比较复杂,但也可用活性污泥的增长曲线表示一般规律。,注意:1)间歇静态培养;2)底物是一次投加;3)图中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污泥 核心 系统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76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