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作业.docx
《园林艺术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艺术作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园林艺术作业概 论 1.何谓园林、造园、造园学及绿化? 答: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称为造园。 研究如何去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学科就是造园学。 绿化是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2.构成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有哪些?与之相对应,造园的四大要素有哪些? 答:构成园林的四种基本要素包含: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 造园的四大要素有: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 4.现代园林大体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现代园林大体可分为:风景名胜区、公共园
2、林、专用绿地、街坊绿地。 5.当前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分为哪三个层次?各层次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答:当前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 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运用上述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形象。 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公园街道绿地以及其他绿地的设计等。 大地景观研究的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做资源来看待,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审美效益等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和规划。在开发时
3、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步骤包括自然资源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和政策的制定以及规划方案的制订等。大地景观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家公园规划休养胜地规划和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 6.何谓园林艺术?其特点有哪些? 答: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它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综合艺术。 其特点有:园林艺术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二)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三)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四)园林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9.园林的规划形式有哪些?
4、各个形式有何特征? 答:园林的规划形式有规则对称式规则不对称式自然式混合式。 规则对称式的特点是强调整齐对称和均衡。有明显的主轴线,在主轴线两边的布置是对称的。基本特征: 、地形地貌:以平地为主。 、水体:水体轮廓为几何形体,驳岸整齐,以整形水池、壁泉、喷泉、瀑布为主,运用雕塑配合喷泉作为水体的主题。 、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方法 、道路广场:几何形 、种植设计:配置上强调成行等距离排列或作有规律的简单重复;材料上强调整形,修剪成各种几何图案; 、其他景物:形式规则整齐 规则不对称式的绿地的构图是规则的,即所有的线条都有轨迹可循,但没有对称轴线,所以空间布局比较灵活自由。林木的配置多变化,不
5、强调造型,绿地空间有一定的层次和深度。 自然式特点:无明显主轴线,曲线无轨迹可寻。 基本特征: 、地形地貌:富于变化 、水体:水体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多以山石驳岸。 、建筑: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并构成主要导游线控制全园。 、道路:结合地势,曲折自由 、种植设计: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错落之美;植物整形反映苍老虬劲 混合式特点:综合规则与自然的特点,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整齐明朗,色彩鲜艳的规则式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 10.总结并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和特点。 答: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是以山水造景著称于世的。特点是1.力求神似2.诗情画意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 15
6、.分析总结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养护管理的关系。 答:园林绿地的规划就是布局,起战略性的作用,布局合理与否,影响全局,规划一经落实到地面,就难以改变。施工时实践设计意图的开端。养护管理是实践设计意图的完成。总之,施工可以补充设计中的不足,管理也可以充实施工中的疏漏,亦即施工与养护管理,是规划设计的继续,非如此,不足以提高园林艺术水平。 上篇 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 第一章 造景基础 1.为什么说地形地貌是园林造景的基础?地形改造对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有何作用? 答:园林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有了良好的地形地貌,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7、因而地形地貌是园林造景的基础。 在自然条件贫乏的城市用地上造园,则须根据园林性质和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因情制宜地塑造地形,才能创造出风格新颖、多姿多彩的景观。 2.总结中外园林地形改造的四种类型。 答:东西方园林有着各自传统风格,因而在地形改造上,就存着在不同的类型,即不同美学观点和不同国家自然景观在园林中的反映。 意大利的园林工作者常选择泉源充沛,林木茂盛和风景优美的山地造园。把山地修筑成阶梯状台地,从山上到山下设一条总轴线,把主题建筑安置在山坡的上方,总轴线的端点上。把泉水自山上引至山下,构成水流瀑布践水踏步等水景。结合雕塑,把景物对称布置在总轴线的两侧,创造出布局严谨的规则式风格。 法国
8、多平地,法国造园家将意大利造园手法结合本国地形特点,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几何形规则式园林。在起伏不平的规划地段都需整平。 英国园林内多丘陵地,即使在平坦的地形上,造园家也要把它改造成起伏地形,在高处植树造林以加强地形变化,在坡地或平缓地上种草,形成大面积草地,小溪在茂盛的水草中流淌。 中国造园家们习惯于创造对比强烈的山水地貌。所以在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多奇峰怪石和悬崖峭壁。 3.园林中的假山分哪几种类型?各类有何特征? 答:园林中的假山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兼的山三类。 大山用土,土山适合于堆积大山,但是在小范围的庭院内,不宜聚土为山;小山用石,石山不能过高过大,占地面积越大,石山愈不相宜,庭院中点
9、缀小景,更宜用石;但是都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土石相兼的山要更好点,兼有土山和石山的优点。 4.总结简述假山造型艺术要领。 答:假山造型艺术要领:要有宾主要有层次要有起伏要有来龙去脉要有曲折回抱要有疏密、虚实。 6.何谓置石?置石分为哪四种类型?总结各类置石的布置地点和要领。 答:置石指把岩石置在几案上或列置在园墅中供玩赏,用艺术夸张的手法,使岩石形象化,做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 置石的方式可分为特置、对置、群置和散置等四种类型。 特置岩石在景中作主景用,常作为园林入口的对景、障景、庭园和小院的主景,道路、河流、曲廊拐弯处的对景,作厅堂无心画的画景。特置山石还可以和石壁山、花台、岛屿以及岩石
10、驳岸等结合起来,组成各种石景。要领是特置岩石体量宜大,轮廓清晰,或清奇古怪、或圆浑厚重、或倒立或斜偃横卧均可,要有较完整的形象,是单块岩石,也可用两三块或三四块拼合而成,但务须天衣无缝,不露人工痕迹。要配特置的基座,方能作为庭院中的摆设。基座可以是规则式的石座,也可以是自然式的。作为峰石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两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 对置是把岩石在门庭、路口、道路两侧以及桥头等处作对应布置。作为对置的岩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均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 群置可以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以与峰石组合在一起。配
11、石要有主有从,主从分明。配搭时宜根据三不等的原则,即石之大小不等、石之高低不等以及石的间距远近不等进行配置。石组配成以后,然后再在石旁配置观赏植物。 所谓散置,就是师法自然,以山野间自然散置的岩石为蓝本,包括了孤置和群置。对散置的艺术要求是“似多野致”。置石多间土坡,可种植植物和坐卧水边林下。 7.在园林中,山石还可与哪些景物或造景要素结合? 答:在园林中,山石还可一、与墙面结合;二、与园林建筑结合;三、与室外楼梯结合;四、山石蹬道;五、山石器设;六、与植物结合;七、假山石可以用于固岸和作挡土墙,叠石构洞,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等。还可利用假山石的平面刻字题词点景,还可作为建筑入口的装饰。
12、 8.园林中都有哪些水体类型?各类有何特征? 答:有一、人工水体的类型 规则式水体。包括对称式水体和不对称式水体,一般面积较小,前者多采用规则几何图形,后者形状变化较多,造型较丰富。规则式水体大多以水池的形式出现。水池有高于地面,也有低于地面的,一般轮廓线条简单,池岸离水面较近。 按其用途分,大致有1.为取得水中倒影而设置的镜池。2.专为欣赏水生植物而设的池子。3.专为欣赏喷泉而设的水池4.养鱼池5.儿童涉水池6.游泳池。 人造自然式水体。是把自然界各种水体,通过高度地提炼和概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1.拟自然式水体。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2.流线型水体。此类水体线条无轨迹可循的
13、曲线,自由流畅,易与各种环境融合。3.图案式水体。具有一定装饰性。 混合式水体。指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水体。 二、拟自然水体的类型溪、涧及河流池塘瀑布潭泉。 10.园林中的山水是何种关系?处理山水关系的传统造园手法有哪些? 答:山水是自然景观的基础,山水之间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自然山水的轮廓和外貌也是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使山水关系密切的传统手法有:一、以溪涧联系山体和水体;二、以石矶与山崖联系山体与水体;三、设半岛或山嘴子伸入水中。 第二章 风景艺术 1.何谓风景?风景有何特点? 答:风景是以自然物为主体所形成的,能引起美感的审美对象,而且必定是以时空为特点的多维空间,具有诗情画意
14、,令人赏心悦目,使人流连。 风景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类型之多变化之大不胜枚举。必定是以空间形式而存在,与建筑空间相比,要开敞自由和灵活得多。它分隔与组接随意,变化无穷,它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延伸互相渗透或相互补充的,整体统一而又和谐的空间景观环境。每一个风景空间由于有植物构景要素的存在,而随植物的枯荣而变化。绝大部分的风景空间都有朝夕晨昏之异,风雨雪雾之变,春夏秋冬之殊。景有大小之分,大者浩瀚如海,小者如竹石盆景。 3.景的观赏,按动静状态和视点位置的高低有哪些观赏方式?不同的观赏方式可产生什么样的观赏效果? 答:景的观赏:按动静状态有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实际情况中动静是结合的。动态观赏,游人视
15、点与景物产生相对位移,成为一种动态连续构图;静态观赏,其视点与景物位置不变,如看一副立体风景画,整个画面是一副静态构图。 1.空中旅游。具有视野广阔、整体感强和地面分辨率高的特点 2.乘火车观赏。多注意前方景物,景物距游人愈远,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愈慢;视距愈近,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愈快。选择较少,多注意景观的体量、轮廓和天际线。 3.乘汽车旅游。随车辆大小、开敞与封闭的不同,影响到游人视线的高低、开阔、狭窄。 4.乘船游览。船只速度慢,既能注视远方,又能左顾右盼,视线更为自由。 5.骑自行车旅游。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进入汽车不能进入之境,游目聘怀,心旷神怡。 6.坐缆车欣赏景色。提高了游人视点,
16、既能仰视,又能俯视。 7步行游览。可以对景物细观慢赏,有憩有游,动静结合。 视点位置 1.平视观赏。视线平望向前,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气氛,不易疲劳。 2.俯视观赏。游人视点高,景物都呈现在视点下方,视点愈高,景物越显得小。视点提高,看到人的视线平时看不到全貌,感到十分新奇。俯视景观的空间深度感特别强烈。 3.仰视观赏。对景物高度的感染力特别强烈。易形成雄伟、庄严、紧张的气氛。 6.何谓主景和配景?突出主景的手法有哪些? 答:主景是全园的重点或核心,它是园林空间构图的中心,是主题或主体所在,是全园视线的控制焦点,也是精华所在,具有压倒群芳的气势,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配景起陪衬主题的作用,使
17、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突出主景的手法有主景升高把主题放在主轴线的端点上动势向心空间构图重心。 8.何谓借景?借景的作用有哪些?借景的手法有哪些? 答:借景是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有意识的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 借景能扩大空间感,丰富园景,增加变化,且不费分文。 借景的手法有提高视点的位置借助门窗或围墙上的漏窗开辟透景线。 9.何谓对景、透景、藏景、障景、抑景、隔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答:对景:凡是与观景点相对的景称为对景。 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上物所挡住,要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藏景:与西方开门见山的园林布局正好相反,景都藏在里面,这种处
18、理手法叫藏景。 障景:在园内设障景,使视线受阻,令游人产生山穷水尽之感。经改变空间引导方向 ,园景逐渐展开,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这种抑制视线提高主景艺术魅力的手法叫障景。 抑景:苏州园林善于用半壁廊将景物藏在壁的后面,在壁上设有漏窗,使景物通过漏窗若隐若现,若断若续地显现出来,这种处理手法叫抑景。 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大小不同的空间景域,使各空间具有各自的景观特色,而互不干扰者称为隔景。 框景:把自然景框起来作画面处理的手法叫做框景。 夹景:运用透视线、轴线突出对景的方法之一。在透视线或轴线的两边用树丛、树列、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形成狭长空间,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对景上。 漏景:是由框景发
19、展而来,两者的区别在于框景景色全观,漏景景色若隐若现,使人感到既含蓄又雅致。 添景:在园林中有时为求得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在缺乏前景和背景的情况下,在景物前面增加建筑小品或补种几株乔木和在景物后面增加背景,使层次丰富起来的手法称为添景。 第三章 园林色彩构图 1.何谓光源色、环境色、条件色和固有色? 答: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做光源色。 环境色指在太阳光照射下,环境所呈现的颜色。 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条件色。 在漫射光照射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物体的固有色。 2.何谓空气透视和色消视? 答:空气透视是由于大气及空气介质使人们看
20、到近处的景物比远处的景物浓重、色彩饱满、清晰度高等的视觉现象。又称“色调透视”、“影调透视”、“阶调透视”。 色消视是景物愈远,其色相的亮度和饱和度愈低,景物的色彩随距离的增加而减退其亮度和饱和度,最后与天空同色。 5.中国古典园林中,南北方园林建筑的色彩运用有何不同?各体现什么效果? 答: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建筑色彩都采用暖色,大红柱子、琉璃瓦、彩绘等金壁辉煌,富丽堂皇,显示帝王的气派,减弱冬季园林的萧条气氛。江南园林建筑色彩多采用冷色,黑瓦粉墙,栗色柱子等十分素雅,显示文人高雅淡泊的情操,减弱夏季的酷暑感。前者闪光的琉璃瓦和绛红色的墙与绿树浓荫的山林有着色彩和明度上的明显对比,能给山林增色。后
21、者绿树林中透露出来的黑瓦粉墙也很醒目,这是由于建筑本身有黑白对比,使黑色更黑,白色更白的缘故。同样暗绿色与白色在明度上也存在着对比,能给山林添秀。 7.园林造景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有哪些? 答:单色处理或类似色处理对比色处调和色处理渐层中性色的应用色块的镶嵌应用多色处理。 8.何谓基调、主调、配调和重点色?如何确定? 答: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情调,即作品的总的态度感情,总的色彩和分量。园林色彩的基调决定于自然,天空以蓝色为基调,地面以植被的绿色为基调,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主调是指主流、主要观点。园林中的主色调是以所选植物开花时的色彩表现出来的,是随时令而改变的。 配调对主调起陪衬或烘托作用
22、,因而色彩的配调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用类似色或调和色从正面强调主色调,对主色调起辅助作用;一是用对比色从反面强调主色调,使主色调由于对比而得到加强。 重点色在园林空间色彩构图中所占比重应是最小,但其色相的明度和纯度应是最高的,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势。 第四章 园林建筑及小品 1.园路有哪些功能? 答:园路是园林绿地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游览,分散人流的功能,同时也可供游人散步和休息之用。园路本身也能起展示景物和点缀风景的作用。园路还需满足园林建设、养护管理、安全防火和职工生活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2.园路有哪些类型?其宽度和布局位置如何? 答:一般园路可
23、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游步道三种类型。主干道宽度通常为3-4米,是园林绿地道路系统的骨干,与各主要出入口、各功能分区以及风景点相联系。次干道宽度通常为2-3米,一般由主干道分出,直接联系各区及风景点的道路。游步道宽度通常为1-2.5米,亦有小于1米的,一般设在山脚、峡谷、水涯、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 4.园路系统规划的依据和基本要领是什么? 答:园路系统规划的依据是根据地形地貌、功能分区和景色分区、景点以及风景序列等要求来决定的。除了规则式园路采取直线外,一般宜曲不宜直,贵乎自然。道路可以是等宽的,也可以是不等宽的。游步道应多于主干道。为适应机动车行驶,上山的盘山路要迂回曲折。为适应中
24、老年人游览,路面坡度超过12度时,在不通车辆的路段需设台阶,每级台阶高度为12-17厘米;宽度为30-38厘米,台阶的长度因情制宜。一般台阶不连续使用,每8-10级台阶后设一段平台,在平台一侧或两侧设有条石凳以适应中老年休息和观望。为适应青少年爱好和活动量大的特点,宜设羊肠捷径,攀悬崖,历险境以增游兴。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环湖的道路应与水面若接若离、若隐若现,使湖面景色多变。 切忌设计无目的的路或死胡同,也不宜设棋盘格的路和蛇行路。凡是园路出现弯曲,必有障碍物,一眼看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曲。在弯曲处必设有石组、假山、林丛或大树等障碍物,使园路弯曲符合自然规律。 7.何谓蹬道、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林艺术 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74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