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docx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 摘要:唐朝的国力,在唐玄宗时期达到顶峰,国泰民安,到处欣欣向荣,一派繁华。而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却使她的统治摇摇欲坠。八年战乱勉强被平定了,但安史余党仍然盘踞在河朔一带,发展成与中央对抗的割据势力。于是,藩镇割据和藩镇林立的复杂局面便构成了唐中后期政治的最大特点。尽管如此,唐王朝的统治仍然维持了一个半世纪。那为什么唐代的藩镇割据能够长期存在甚至愈演愈烈呢?这到底与唐中后期的政治制度有什么密切联系呢?本文将从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土地制度、官职制度、边防形势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对此做出初步合理的分析和回答。 关键字:唐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河朔、政治制
2、度 一、 唐代藩镇形成的渊源背景 许多人都把唐代藩镇林立的局面归于唐安史之乱的单一产物,但其实安史之乱只是表面上的催化剂,因为唐代藩镇的产生与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和各方面复杂因素有密切联系,其渊源何其深。首先是土地制度的变化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被破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的逐渐崩溃,随之而来的是在其基础上的征兵制也在同步趋向崩溃,军队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土地的农民们选择大规模逃亡。“亡命山泽、挟藏军器1”就是对当时情况生动的描述。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山贼路盗成群,军队士兵流失,对内农田不治,对外边防不敌,唐代统治面临重大威胁。 内外交迫之际,统治者采取了一定措施力争扭转困局。开元二十五年
3、,玄宗颁布诏令,“宜令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使各量军镇闲剧,审厉害,计兵防健儿等作额,委节度使放诸色征行人内及客户中召募,取丁壮情愿充健儿长任边军者,每岁加于常例,给田地屋宅,务加优恤,便得存济,每年逐季本使具数报中书门下,至年终一时录奏。”2这样,新的军队健儿便从各色的流亡人口征召入伍,由于有偿优恤,便使得本变暴徒的人争先恐后地应募,唐代社会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便可以迎刃而解。唐代后期藩镇林立的序幕由此徐徐拉开。 “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置的缘边节度使,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局面的先导。”3起高宗后期,迄开元初年,唐廷一直与周边各蛮族进行着错综复杂的斗争。“唐初的羁縻府州制,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经
4、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使其势力逐渐强大。北突厥的崛起,吐蕃的猖獗,奚、契丹的反叛,使唐廷几乎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况。从贞观到高宗前期的武功,拓定了辽阔的疆域,特别是当时东西两个战场的激烈战争,使唐廷必须以重兵分守,广置军镇。”4开元天宝年间的边防形势危机重重,统治者不得不驻兵防守,因而边军藩镇越来越多,兵力不断膨胀。 有了以上所述的契机,节度使体制的出现则是唐代藩镇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睿宗景云年间的节度使所统领的军队主要还是府兵和兵募等征点制军队,它的权限基本上未超过唐初的都督,但节度使是诸军统帅,还是管军资粮饷的事务官。还有另外一点就是采访使的发展。采访使全称采访处置使,其前身是唐初不时派遣的
5、巡查使,贞观以来就被遣使巡查州县。这只是节度使的初步发展,而在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的奏请下,设置了十五道采访使。这时的采访使权力已在刺史之上了。“初,节度与采访各置一人,天宝中始一人兼领之。”5但是一任两使的现象并未普遍,但后来节度使、采访使并置的二元制确实不再适应当时状况了,最后采访使被罢了,而采访使督察州县的职任转移到节度使身上了。于是,诸道军事权与行政督察权合二为一了。安史之乱期间,节度使又进一步取得了独立的财政权力“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6这样以后,拥重兵,独财赋的各大藩镇便逐渐形成了。 二、 唐代藩镇的分类概述 唐代藩镇具体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呢?各大藩镇都是一个模式一种
6、类型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各大藩镇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状况、地理、军事力量各不相同,因此它们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根据张国刚学者的考查,他采用了晚唐著名政论家杜牧的观点,唐代藩镇可分为四大类型“一是河北藩镇,割据跋扈;二是中原地区的河东、汴、徐等镇,防遏河朔;三是西北藩镇,式遏戎夷;四是吴越荆楚等南方藩镇;尽铲其财富以啖兵戎。”7 河北藩镇,即河朔藩镇,位于成德、魏博、淄清、淮安、幽州等地方,这些地方皆是唐王朝重要的军事要地。在经济上,这里富饶繁荣,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物质条件也给河朔藩镇奠定了强大的基础;在政治上,节度使不由中央遣派,而由本镇拥立;在财政上,赋
7、税可以拒绝上供中央而截留本镇。这些条件都是河朔藩镇嚣张跋扈的因素。不过,这也不能绝对地认为,河朔藩镇已经完全脱离中央了,因为唐朝的政策法令都有在河北地区施行,例如“河北地区的州县行政区划的改易和废置、官吏员额的增减,唐廷的赦令就有一定作用。”8另外,唐廷在河朔各大藩镇设置了监军院,各镇在首都长安亦有进奏院,这些机构都是藩镇与唐朝中央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发挥了重大的政治作用。尽管河朔藩镇并不完全叛离中央,但是河朔藩镇是唯一与唐廷割据的藩镇,也是最令唐廷头痛的割据势力,甚至,唐廷设置的中原藩镇竟是为了遏制河朔藩镇。 中原藩镇,其所在地区是宣武、武宁、忠武、泽潞、河阳、义成等,这些地方藩镇在安史之乱经
8、过整顿之后,它们有了另外一种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唐廷防遏河朔藩镇。“大梁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漕”9中央养着中原藩镇,其实是因为手头上没有一支强大的常备军,因此利用中原藩镇来以藩镇遏制藩镇。但是,中原藩镇不是完全听命于中央的,因为它们自认为中央依靠本镇遏防骄藩二拥兵自重,自觉功德无量,往往无视中央调遣。尽管这样,在关键时刻,中原藩镇还是唐廷的一道重要屏障。 边疆藩镇,它的所在地包括西北和西南两部分。这些地方土地贫瘠,人烟稀少,在这里藩镇不像河朔那样富饶可以自给,军饷自然耗费大,但是唐廷后期财政上也严重不足,加上某些军帅的苛刻暴敛,曾经引起不少边军动乱,这成为了西北藩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代 后期 藩镇割据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6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