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docx
《哲学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哲学引论哲学引论期末复习指导 期末考试试题类型及占分比例: 本课程试卷采用题型分为四种: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分析题。各类型的分数大体比例分别为:选择题占10%,辨析题占30%,简答题占20%,分析题占40%。期末考试形式:采取开卷笔试的形式。 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宋明理学的主流形态包括:A道学 B心学 C佛学 D气学 2以下问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A朱买 B黄宗费 C顾炎武 D王夫之 3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用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A维特根斯坦 B胡塞尔 C;罗素 D萨特 4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用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有:。A维特根斯坦 B胡塞尔 C罗素 D萨特 5在近代中国直接译
2、介西方思想并以此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方面,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的人是:。 A利玛窦 B钱钟书 C林野 D严复 6中国现代哲学包括哪三大思潮?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B中国化的科学哲学C现代保守主义哲学 D现代激进主义哲学 7哲学引论教材认为,本体论的三种主要形态是:。A是论 B在论 C人论 D过论 8本体论的原初形式是: A人论 B在论 C是论 D迫论 9属于中国哲学传统的本体论形态是:。 A人论B在论 C是论 D道论 IO在因果关系问题上,休谟认为:。 A因果关系是一种必然法则 B因果关系是人们经验上的一种习惯 C因果关系是一个知性范畴 D因果关系是自然规律的客观反映 11一般认为,哲学所关
3、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认识论 B形而上学 C伦理学 D美学 12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懦家哲学代表人物有:。A孔子 B朱烹 C孟子D慧能 13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 14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培根 B笛卡儿 C洛克 D休漠 15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16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的哲学家是:。 A康德 B黑格尔 C弗雷格 D罗素 17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
4、是:。 A“本体论转向”B“认识论转向”C“语言的转向”D“伦理的转向” 18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 是指:。 A真谛、世谛、俗谛 B真谛、义谛、胜谛C空、假、中 D空、假、真 19从属于“非结果论” 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个人主义B功利主义 C圣谕论 D义务论 20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 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 B词与物的发表 C癫狂与文明的发表 D新唯识论的发表 21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 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2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 A伊曼奴尔康德 B托马斯
5、阿奎那 C安瑟伦 D洛色林 23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笛卡儿 B斯宾诺莎 C休漠 D莱布尼茨 24英文“being” 的涵义包括:。A人 B物 C. 是 D在 25逻辑推理的类型有:。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数学推理D物理推理 26奎因提出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是指:。 A理想语言存在的教条 B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区分的教条 C“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 的教条 D还原论的教条 27从属于“结果论” 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 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 C圣地论 D义务论 28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大致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A先秦儒学 B唐代儒学 C宋明儒学 D当代新儒学 29
6、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A形而上学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 30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 A对革命的直接参与 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 C对学科前担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31心理事件与物理事件的区别是:。, A心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出性,物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察性B心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 C心理事件有公开的可观议性,物理事件无公开的可观察性D心理事件无空间上的位置,物理事件有空间上的位置 32经验的主要形式有:。A感知 B内省 C直觉 D归纳 33提出“我思故我在” 的命题、被称为“近代经验论之父” 的哲学家是:。 A笛卡儿 B斯宾诺莎 C休漠 D洛克
7、 34提出“白板说”、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的哲学家是:A笛卡儿 B斯宾诺莎 C休谟 D洛克 35经验实在论最具代S性的理论形态包括:。A理性实在论B常识实在论C实在论D批判实在论 A儒家 B佛家 C这家 D吕家 37从伦理学家对道德本质所持的看法来看,伦理学又被区分。 A一般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 B目的论伦理学和非目的论伦理学 C结果论伦理学和非结果论伦理学 D元伦理学和环境伦理学 38功利主义通常被划分为两种基本的形式,即:。 A个人功利主义B道德功利主义C行为功利主义D规则功利主义 39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客观论认为:。 A事物的美是由客体自身的同性决定的 B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 C美
8、不是源于事物的间性而是源于人的心灵D美是客体的一种可以感觉到的特质 40在艺术定义上提出“家族相似论” 的哲学家是:。 A胡塞尔 B维特根斯坦 C罗素 D萨特 41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 概念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巴门尼德 42在古希腊哲学中,华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43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 A观念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批判论 44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实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 A柏拉图 B利玛实 C莱
9、布尼茨D伏尔泰 45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 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 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 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 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 46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杜威 B皮尔士 C詹姆士 D刘易斯 47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A根B境C空D识 48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A“自诚明” B“自明诚”C“为道” D“为学” 49牟宗三提出的儒学“三统说” 指的是:。A道统B学统C人统D政统 50以下用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利奥塔 B福柯 C德里达 D海德格尔 二、辨析题 36就对中国历史的实际影响来
10、说,中国文化的主干包括: 1“哲学” 与“科学” 2“家族相似论” 与“惯例论”3“观念论” 与“实在论” 4“是” 与“应当” 5“表现” 与“表达” 6“宇宙论” 与“本体论”7“决定论” 与“宿命论” 8“是者之是” 与“在者之在” 9“有” 与“无” I0“必然真理” 与“因果关系”11“理解” 与“认识” 12“强决定论” 与“弱决定论” 13“物理事件” 与“心理事件” 14“为道” 与“为学” 15“自诚明” 与“自明诚” 三、筒答题 1如何理解哲学是人类的一门思想探索性活动?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或区别是什么?4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
11、学派有何异同? 5后现代主义哲学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系是什么? 6如何理解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促进作用? 7为什么说“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8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两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9“是论” 的意义是什么? I0“在论” 的意义是什么?11“道论” 的意义是什么? 12“自我” 的特征有哪些? 13试述懦家认识论的内容。 14什么是结果论?它包括哪几种理论形式?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什么是非结果论?它包括哪几种理论形式?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6请谈谈在美学上“客观论” 和“主观论” 的主要区别。 17试述道家认识论的内容。 18请说出两种在当代艺术哲学中最有影响的艺术定义
12、,并简述其内涵。, 19请谈谈冯友兰先生的四种境界说。20请谈谈你对牟宗三先生“三统说” 的理解。 四、分析题 存在与惊讶 存在怎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世界存在着,山川鸟兽存在着,你和我存在着。存在似乎是明明白白的。世界万物存在着,这话在我们听来平淡无奇。 然而,存在并非永远这样平淡无奇。一个饱受折磨万念俱灰的人,偶然登上一座山丘,山);I和蓝天在他眼前次第展开,他突然为一件基本事实震惊:这世界存在着。世界原可以不存在的但竟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着。“TO be or not to be”“存在还是不存在”)刹那间成为问题。哪个有灵性的孩子不曾有一次为这同一事实震惊并感到迷惑?原可以根本没有世界,原可
13、以根本没有我这个人。而一个活生生的我竟然面对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死的思想于是一道涌现。难道一颗活跃的心灵竟会突然停止,再不苏醒,再不面对这碧树白云?也许,父母朋友会记着我。但整个人类最后也要归于乌有 人们喜欢把希腊称作人类的童年。各个文明之始,当然都是童年。但相比之下,希腊人似乎更天真好奇,更富蓬勃的生机。竟然有一个世界存在,竟然有存在这问题,震惊着希腊人;使童稚的文明充满惶惑。惶惑不一定是多疑。希腊人并不怀疑存在是事实,是第一位的事实。但他们把事实感受变为问题,并投入他们的心智来接受问题的挑战。存在会变化吗?如果承认了变化,岂不就承认了消逝与虚无?在存在之外,还有什么?能够说“有无” 吗?这
14、是语言的矛盾还是事实的矛盾?有没有摆脱了无的有?有没有超出变化的存在?火?理念型相?能量?思想?神明?到底谁是永恒? 总之,存在问题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问题,这引起了希腊人的无限惊愕。在把握、深人、了解这一惊愕的过程中,希腊人提出了对存在问题的原初解释。这些解释以种种方式得到重新解释并通过这种种变形至今支配着我们对存在问题的看法。 摘自陈嘉映著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问题1:我们把古代人对宇宙起源的研究叫做“宇宙论”,它第一次系统地对自然或存在本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古希腊宇宙论和中国古代宇宙论对于存在的看法各有什么特点?你能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吗? 问题2:教材把对存在的本质的研究归纳为三种基本形
15、式:“是论”、“在论” 和“道论”。从个人感受来说,你赞同其中的哪种形式?理由是什么? 人不过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依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中国哲学家冯友兰说:“宇宙间若没有鸟或蜂蚁,不过是没有鸟和蜂蚁。但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间即没有解,没有觉,至少是没有较高程度的党解。 宇宙间若没有人,则宇宙只是
16、一个混饨。朱子引某人诗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此以孔子为人的代表,即所谓人之至者。我们可以说,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 问题1:根据上面两段话,谈谈思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问题2:结合教材对哲学价值的描述,谈谈哲学是如何促进人的思想发展的? 失而复得的人 在胡宁和塔帕尔肯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一次袭击后失踪了,据说是让印地安人给抢走的。他的父母四处寻找,结果仍徒劳无获。几年过去了,一位来自内地的军人说起了他见过的一个蓝眼睛的印地安人,推测他很可能是那个消失的孩子。那对父母找到了那人,觉得还认得他。但那人经过荒漠和野蛮生活的熏陶,已经忘掉了家乡的语言。他顺从地又毫不在意
17、地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停住了脚。他看着门庭,仿佛认出了什么。突然,他低下脑袋,大叫一声,冲进门庭,穿过两个天井,直奔厨房而去。他毫不犹豫地把手伸进一口发黑的大钟,掏出了自己小时候藏在那里的一把长柄小刀,两眼露出了兴奋的光芒。父母则因为找到了儿子而大哭了一场。 也许紧接着这一记忆的是另一些记忆:年轻人无法忍受四堵墙壁,不久便回荒漠去了。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一令人目眩的过去和现在交叉的节骨眼上,他究竟感觉到了什么。我想知道在这个儿子失而复得或彼此相认的一刹那,父母和家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选自博尔赫斯文集叫、说卷 问题1:结合这个故事,请你谈谈一个人的“自我” 究竟具有什么特征?故事中的父母是如何确
18、认那个失踪的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的? 问题2:请进一步结合这个故事,谈谈“自我” 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人是否有其“同一性”? “考试不能作弊” 在某种意义上,“考试不能作弊” 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但是,怎么认定这种行为的非道德性呢?这里有两种思路,虽然结论是一样的,但出发点却截然不同。 一种思路是说:老师如果发现我作弊的话,他将判我的这门课程的成绩为零分;或者,如果这种行为蔓延开来的话,那么,考试最终就会变得形同虚设,以致根本起不到考试本来应该起到的作用。所以,考试不能作弊。 另一种思路是说:“考试不能作弊” 是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如果你违反了“考试不能作弊” 这样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的话,你实
19、际上是在对大多数人经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并且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当的那种基本的道德原则进行挑战,而这既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危险的。因此,即使没有一个人实际上作弊,作弊这种行为也仍然是错误的。 问题1:在对“考试不能作弊” 这个道德原则所做的分析中,以上两种思路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道德理论?各自的利弊是什么? 问题二:你同意以上的哪种思路?理由是什么? 苏格拉底的困境 假设你一生都在努力成为一个好人,履行你所确认的职责,寻求做对你的同胞有益的事情;又假设,你的很多同胞都不喜欢你和你所做的一切,甚至把你看成是危害社会的人,尽管实际上他们并不能证明这一点;进一步假设,你被一个与你同等地位的公民组成的陪
20、审团所控告、审判,并被判处了死刑,而所有这些都是以一种你有理由认为是相当不公正的方式进行的;最后,假设你正在监狱里等待处以死刑,你的朋友为你安排了一个逃跑的机会,让你和你的家人一起逃往国外,并且保证他们可以进行必要的贿赂,在你逃跑时绝不会有危险。如果你逃跑了,你就能活下来,你妻子和孩子的处境就会好些,你的朋友也能够再见到你。人们普遍认为你应该逃走。那么,你是否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呢? 一一辆自弗兰克纳著伦理学 这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如果你面临苏格拉底的困境,你会怎么办?试从伦理学的角度,从正反两种可能性,分析一下自己采取某种行动的理由。 问题1:你决心利用这个机会逃走。那么,理由是
21、什么? 问题2:你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甘愿赴死。那么,理由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CD 2BCD 3AC 4BD 5D 6ABC 7ABD 8C 9D 10B 11ABCD 12ABC 13D 14ACD 15B 16A 17C 18C 19CD 20A 21ABCD 22B 23ABD 24CD 25AB 26BD 27AB 28ACD 29BCD 30BCD 31AD 32ABC 33D 34A 35BCD 36ABC 37BC 38CD 39ABD 40B 41D 42D 43BC 44B 45A 46ABCD 47ABD 48AB 49ACD 50ABC 二、辨析目 1答题
22、思路: 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古希腊,一般的或普遍的科学指的是哲学,而特殊的或具体的科学才是今日人们习惯意义上理解的科学,或者严格地说,是指自然科学。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至于科学,则只能是以具体的、特殊的事物为研究对象,是对现存事物的个别领域进行研究和认识的学问。 由于历史上存在的哲学和科学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呈现出极为复杂的关联。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从哲学分割权利,再到两者分享权利。这是指,一方面,哲学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把对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研究权利让渡给科学;另一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6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