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docx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哲学三题”之二 摘要:康德的哲学体系与当时流行的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最大不同是:既承认外在经验对于人的认识的刺激作用又强调人的心灵具有认知的主体性意义。他以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层次和功能观综合统一了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经院哲学的独断论,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同时也说明了传统哲学本体论在认识上的虚幻性。以辩证的认识论的新方法取消了传统哲学的独断论。 关键词:感性;知性;理性;哥白尼革命;二律背反 独断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留下的形而上学的精神遗产,它坚信只有超越经验事实之上的结论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理。像作为整个宇宙万物对立面的上帝,千
2、变万化的物质运动背后不动的规律,哲学所探讨的形象世界背后的实在,支配无限繁复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都是独断论意义上的确定性知识。可是,休谟对此十分怀疑。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局限于我们经验的感官印象而已。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所谓确定性知识的那些命题都只具备或然性: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其依据是我们所体会、观察或实验到的数据,即各种性质的经验,与经验吻合的为真,否则为假。 正是休谟对于独断论的经验主义的怀疑引起了康德的反思。当然,康德并不否认知识起源于经验,但他同时认为,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经验之外的知识或先验的甚至是超越经验的知识。这些传统的知识论问题
3、必须从人的认识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一、人的认识过程 无论是人的认识能力还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理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么,什么是理性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放在认识过程中加以界定,即人的内在心灵固有三种递进的认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即人在空间和时间形式中感觉事物的能力;其次是知性,即将感觉数据通过概念和综合加工生成的有关外在客体的知识的能力,此综合乃是依据先验的范畴来进行加工的;最后是理性,即将客体知识综合成系统的能力。这说明在建构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人的主体认知能力是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即 “我们的知识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终于理性,在它之后我们便没有能力通过直觉的
4、事物来理解理性之后的事了。” 由此可见,理性是处于最高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从综合和终极广度和深度方面意义上指导认识者主体去寻找各种经验的偶然性条件背后的绝对条件,以便确保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安全性。因此,理性既是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认识的目标,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终极性。 但是,恰好是在认识的终极性这里,理性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相遇了。在这里它们两者都会产生“哲学上的虚幻”。相对于认识过程中的客体或者整个经验现象世界,形而上学的实在和理性的结论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的短处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不能直观,不能被描写成某种具体的经验实物;它们的长处是可以为普遍的经验实物建构起必然的规定性,即规
5、律。这也就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所说的“经虚涉旷”和“超以象外”的统一,它们没有物象,因此是“虚幻不实”的,但却可以超越物象的局限而揭示整体物象或经验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理性在人类认识中的本质就是要建构“整体性的知识大厦”,所以它需要经验论的一砖一瓦,但不是乱堆乱放,而是要放在大厦中的某些确定位置;它也需要独断论的建筑蓝图,但要严格考察这个蓝图中的建筑材料、结构力学、使用功能以及其在人类精神中的总体效应。 空间与时间:感性认识阶段的知觉形式 在感性认识阶段,人类首先要接触到外在的客观物体,但是要把这种客观的物体变成人类最初的经验则必须要从认识者主体这里为这种客观物体提供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形
6、式”或理念,使其成为认识的对象,而不仅仅是独立的存在物体。也就是说,任何客体如果要成为我们的感知经验都必须经过我们心灵所具有的时空概念的加工,就像我们对经验事物的具体描述必须具备时空参照系,否则事物就不成其为我们的经验对象,自然也不构成我们的知识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德将空间和时间说成是人类认识过程中“感性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人类用以感知客体对象物的主观条件,即在人的经验形成之前就内在于人心灵的先验知识形式或理念,客体事物只有经过这种形式的加工才能成为人的经验。 这种先验的知识形式是怎样内在于人的心灵里的呢?我们先就“空间”这种形式作一点分析: “根据我们日常的经验,空间中是填满事物的。但
7、是,如果你将这些事物与空间分开来思考把家用杂物,衣服,房子,地球本身,太阳,月亮,星星,你是否将它们的空间也一块移走了?康德认为,将填充物分开思考时,原来的空间却留住不动了。这样做实际是减掉了任何经验之物即填充为我们经验的各种内容。最后留下来的仅是一个容器,一种形式或建构,原来的经验之物就是被填充在这些空间里面的。但是,因为我们已经去除了所有的经验之物,那么留下来的就是一个纯粹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先验的存在者。几何学就是关于这种纯粹空间直觉(the pure intuition of space )的科学。” 如果从经验世界的抽象中可以用几何学证明空间形式或理念的先验存在,那么,同样可以用算术学
8、证明时间形式或理念的先验存在。反过来讲就是,人凭着自己内在的认识功能将一类经验事实抽象成几何学,将另外一类经验事实抽象成算术学,那么与几何学相应的认识功能就是空间形式,与算术学相应的认识功能就是时间形式。因此,空间和时间都是人类感性认识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内在形式,就象容器和水一样,如果我们要获得水的体积的确定知识,我们必须在衡量时将水放如容器中,这样离开时间和空间的水并不构成我们衡量的知识,离开水的时间和空间却永远是我们自主运用的条件,而且先于任何一次衡量经验而独立存在。 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我们又可以推知,客体事物的存在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是被认识的客体事物,是受制于认识者的空间和时间
9、形式的;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其“物自体”的现象,其存在有独立于认识者的客观性。事物只有成为经验对象时才存在于时空之中,没有成为经验对象或认识对象时,它们不存在于时空之中。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悖论:时空是主体加诸在客体对象上的认识形式,而没有成为认识对象的事物其存在就与时空没有关系,那么,这种情形下的事物存在于何处?而没有事物的存在,先验的时空形式只是被假定为心灵的形式,它们自身的存在如何证明?如果是要依靠客体事物的出现才能证明,那么同样可以设想时空是客体事物自身存在的形式,人的心灵只是具备了认识这种形式的机能而已。 现象与物自体 作为对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的回应,康德必须对经验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以说
10、明人类知识所形成的必需条件和可能性,否则他对之前的理性主义和经验论所做的综合就会落空。他在综合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基本判断是: “知识起源于经验但又不完全取决于经验” 。 既然起源于经验就说明经验主义对于人的认识过程是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但他又不想过分强调经验的意义,以免被局限于经验而导致怀疑论,所以又承认知识还有超越经验的部分,这就为理性主义留下了可能的地盘,以确保他能够将这两个对立的思想综合在一起。 康德还进一步将认识的对象分解成两个世界,即作为我们经验的客体的“现象世界”(the realm of phenomena or the phenomenal world)以及作为此
11、现象世界的本体性质的“物自体世界”。前者是我们可以认识的,而后者是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康德的解释显得有些武断,他说“物自体”是一个独立而客观的绝对性存在,超越了我们的经验,因此不能成为任何形式的知识的对象,而我们能够认识的则只是物自体作用于主体所引起的现象,我们根据头脑中已有的先天范畴主动地“综合统一”这些可感觉的现象,使其成为经验和知识。因此,在我们的认识能力范围之内的只是现象世界,而在其背后则存在着一个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物自体世界。这样,面对人的认识所形成的两个世界,康德的目的是要说明: “一方面存在着现象世界,原则上物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其全部真理;他也相信人类能做到
12、这一点,而在这一点上牛顿绝对是正确的,因为科学家对可能的经验客体的世界的描述本质上是正确的,也可能穷尽此可能的经验世界的真理。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只是限制在现象世界的范围内。但另一方面,他也讨论物自体世界的问题,那就为其他概念留下了空间,即自由意志,理性机制,对与错,善良与邪恶,灵魂等等,这些概念的空间不在现象世界之内,而是存在于现象世界之外。他会认为这些议题不属于知识的范围。如果你问他:你是否知道有自由意志这样的东西?他准会这样说:不,我不知道这样的东西。我所知道的只是这样的东西有可能存在。如此而已。” 康德在认识论的层面将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实际上也区分了人的认识能力的不同层次:
13、在感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现象世界的,这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在知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自己心灵中先验的范畴或概念及与感性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认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和深化的基础,可以视为认识的中介形式;在理性这个层次上,人的认识是针对现象世界的各种绝对性和必然性的,但是作为整体的现象世界的绝对性和必然性在逻辑上又不能成为任何认识的对象,因为认识的基础和定义是从现象世界中的经验的相对性和偶然性产生的,所以至其最高形式就是对其自身的否定和超越,认识在这里实际上就终止了。 可能性的经验世界 由于物自体世界的绝对性即不可知性,我们人类的认识实际上就被限定在感性和知性阶段,即只能认识现象世界。康德
14、的这个结论既承认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认识现象世界时的积极作用又用物自体世界为人的认识能力设限,不过,从这里又可以引出另外一个相关的重要问题,即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我们只是静态地谈论经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则仍然不能将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合理地联系起来。只有假设一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的存在,才能将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自然地联系起来,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康德的认识论对独断论和经验论的综合性努力。我们从对经验的性质所做的分析知道,所有“可能性的经验的全部范围”是认识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世界的全部内容,它们之所以能够被认识是因为主体的人心灵中所具有的形式化的机能这分别表现为感性阶段
15、的空间和时间性质的纯粹直觉和知性阶段的各种纯粹范畴,通过这些机能的积极作用,感觉到的客体才能以事物的形式呈现在我们认识中。而事物本来的性质在没有呈现在我们的认识之中时完全是不知道的,它们潜伏在现象世界之后,永远不为我们所知,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所有可能性的经验世界”而推论它的存在,这样现象世界就不断地处于我们的认识之中,人的主体性的认知价值终不至于对物自体世界的无能为力而失去意义。 如果我们将康德的认识论描绘成一种循序渐进的模式那将会更有意义,因为它有助于说明所有可能性的经验世界是怎样构成的,并且其在康德认识论体系中的意义也因此而得到逻辑地说明: “a.本体或 物自体。 b.构成呈现客体的现象
16、世界, c.给认识者提供各种感觉, d.认识者通过时空的直觉而理解这些感觉印象, e.通过知性的先验范畴建立因果联系,以确定感觉印象的具体内容。 来自经验世界的经验处于(b)这个阶段。这个领域是常识和科学产生认识功效的地方。批判哲学或超验哲学则是通过而揭示,即康德所称的“纯粹理性批判”。数学的功效是在阶段。 形而上学有两种取向。照传统的形而上学看,我们是借助超越的原理在阶段获得知 我们仅从事物本身而不是从它们的呈现中认识物自体。这是从一种超越经验的方向直接 获取本体世界的知识,因为本体世界是超越一切可能经验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 相反的方向来看待形而上学:在主体身上就存在着某些建构框架
17、,客体只有在这些建构框架内才成其为客体,康德将这种主体身上的建构 框架称为超验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讨论的纯粹理性的批判。它的目的 仅仅是要确定经验得以实现的先验条件。这种超验的思考会反过来考察思想者主体,因 此康德又将这种超验称为内在的超验。” 在这个分析中,作为感觉阶段的事物必须被认识者主体具有的先验时空形式作用才能构成经验的客体,这是感性阶段人的主动性参与的第一步;而此感觉的对象事物在经由知性的范畴将其归类,以便将其进一步深化为确定的知识,可是,这些已经由先验的时空形式转化成经验客体的感觉事物还要经过主体先验的范畴才能被归类和建立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最终成为确定的知识系统。可是,这些先验的范
18、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康德的认识论,本体或物自体通过人的感觉和时空形式将自己的外部现象呈现出来,这时对人的认识来说也仍然是些凌乱的数据而已,还不能构成完整的经验系统或知识系统,因此,也无法建立起现象世界与物自体世界之间的可靠联系。好在,人的心灵中还有先验的范畴,它的作用正好是将这些凌乱的数据归类并建立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由知识体系我们可以建立起现象与物自体的关系,尽管我们不能认识物自体。那么,使人的知识体系成为可能的条件有是什么呢?显然是心灵中先验的范畴,而这些先验的范畴又不是人脑中固有的,我们就不得不设想它们的来源。这个来源就是可能的经验性世界。这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是
19、知性运用的知识环境,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如果客观经验是可能的,它必须符合诸如根据和结论这样的范畴。范畴是判断中事物的联系原则的概念,如果这种联系不仅是一种主观的联系的话。它们之所以是范畴,因为它们适用于一切事物。” “康德认为根据和结论的范畴就是从传统逻辑里的假言判断推演出来的。这种纯粹形式的根据和结论的范畴只有通过这样运用于现象才能具有内容,使得它依据可适用于现象的根据和结论的特殊关系即依据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而表现为更加物化的形式。康德提出一种先验图式学说来解释我们如何将纯粹形式的范畴运用于经验。先验图式是一种构造原则,用来在想象中构造从属于一个特定的概念的任何事物。正是这种图式使我们
20、能够把给定的对象识别为符合这种概念的实例。这样,就可以将每项范畴的先验图式看作是指导纯粹范畴运用于时间中的现象的原则。运用于时间中的现象的根据与结论的概念,正如我们所理解的,表现为原因和结果的概念。只有从这些先验图式的范畴中才可能得出知性的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来审查一切客观有效的判断。” 这里所说的“根据和结论”这样的范畴实际就是因果律,它是判断一切客观事物的普遍有效原则,而“先验图式”就是可能性的经验世界。我们要获得一个普遍有效的思维范畴必须以可能性的经验世界作为逻辑前提。在时空中感觉到的经验具备有效原则不是必然的,只是或然的,但它却是或然判断的客观基础,是原子事件,是超验的普遍有效原则最初
21、的经验基础。由此基础出发而获得的普遍有效的范畴则不必对应于、实际也不可能对应于全部的经验,它只能是一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人在这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中获得的普遍有效范畴自然是先验的。就其从经验性的原子事件开始这点说,范畴的基础部分仍然是经验的;就其在缺乏经验性的原子事件的可能性世界这点说,它真是先验的,综合两个方面的情况看,范畴是超验的,这就是康德所谓的“统觉的超验统一”所蕴涵的意义。根据已有的感觉经验,我们可以假设感觉可能穷尽一切现象事物或一事物可以成为一切感觉的对象,但不能从感觉经验上说明一切事物,所以人的带有普遍范畴或规律性的认识应该是超验的,它将经验和先验统一起来了。比如,我们对于人类的认
22、识。我们先从周边所认识的人开始,建立经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说:人有四肢七窍,是血肉之躯,是理性和情感的动物,而在可能要经验到的世界里,即可能碰到的一切人,我们对他们则没有感觉,没有经验,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已得出的结论对他们有效,总不至于碰到像三头六臂、木石身躯或无理性无情感的冷血动物这样的人。对于我们没有经验的人,根据已有的经验,我们已经给他设定了一个可能性的经验世界,这样思考人的范畴就可以建立起来了,这样的范畴的建立和普遍有效性只能是超验的,它的意义在于说明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知性与十二范畴: 在人的认识的初级阶段所产生的知识,是比较肤浅而不稳定的感性知识,即康德所谓的“感性
23、直观”,是人的感性在时空关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的表象。但是这种初级的感性知识却是人类思维继续深化所必需的材料,正像物自体刺激感性而产生“感性直观”一样,在人的认识能力中潜藏的、高于感性认知能力的知性认知能力却能根据心灵中固有的先验范畴将感性知识加工成经验,即可分类、描述和传递的相对稳定的知识。照康德的设想,人类经验性质的知识之所以可能,也是以感性知识中那种“先验综合”为前提的。物自体只能通过空间和时间这两种先验的形式刺激我们的感官,空间形式是由几何学提供的,而时间形式则是由算术学提供的,它们又都是先验的形式。在这个阶段上的感性知识是被动的,它只能为更高的认识阶段的知性提供认识对象,知性通过将其他
24、先验的范畴加诸在感性材料上就能创造出带有必然性和普遍性意义的知识。知性的认识特点是根据先验范畴而思维,感性的认识特点是形成了被赋予了时空形式的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这两种能力并没有优劣之分。没有感性,我们接触不到客体;没有知性,我们则不能对客体进行思想。思想无内容是空的,直觉无概念是盲的。因此,要使我们的概念有感性,则有必要给概念增加直观的客体,这样我们的直觉便被赋予了知性的意义,即以概念规范这些直观的客体。感性和知性这两种能力所具有的不同功能不能互换:知性接触不到客体,感性产生不了思想。只有它们二者的结合才能形成知识。” 在这些关系中,我们知道,概念不与相应的直觉相关联,就不能表达具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哥白尼 革命 康德 认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6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