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大特色课堂之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docx
《吴正宪大特色课堂之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正宪大特色课堂之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吴正宪大特色课堂之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 兴隆三小 郭立强 李淑军 吴建丽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吴老师的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听过吴老师课的老师经常会这样问,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如此激动和兴奋,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会妙语连珠、思维活跃,为什么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有如此专注的神态和原来如此的释然,仔细品味吴老师的课堂,这些都源于吴老师在课堂中编制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智慧的彩带。使学生享受着数学学习的神奇与快乐,这个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共分为三讲。第一讲的主题是激发儿童在问题串中的思考,第二讲主题是帮助儿童在对立中辨析,第三讲的主题是引导儿童在冲突中提升。 一、激发
2、儿童在问题串中的思考 首先我们进入到第一讲激发儿童在问题串中的思考,美国学者巴拉布与达菲指出:“教师的工作就是通过向学生问他们自己问自己的问题,来对学习和问题解决进行指导”,可见适时、恰当、有效的提问,在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性,那么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们都普遍的关注到了课堂中的提问的设计,但是会常常出现一种以“数量”代替“质量”的情况,那教师提问大多数以记忆性的提问或者判断性的提问居多,而创新性的问题和批判性的问题就少而又少了,那高密度、低水平的问题屡屡出现。造成了整堂课上老师在不停的问,学生在不停的答,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特别的累,那吴老师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把握提问的技巧,使提问
3、成为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在课堂教学中摩擦出耀眼的火花呢?今天我们就从吴老师提问的艺术来谈起,提到吴老师的提问艺术,吴老师能够运用一种巧妙的设问,吴老师幽默、机智、恰到好处的这种设问,是激发学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吴老师的提问经常是在那种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不经意的抛出,使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他所要学的新知识发生冲突,打破学生这种心理平衡,创设了思维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探索的热情,唤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诱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展开了思维的翅膀,热情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那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到吴老师是如何设问的,这里提供给大家关于平均数的教学片断。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4、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画面,他们在干什么? 生:在打篮球 师:他们在投篮练习,我这里记录了两组同学投篮的数据请你们继续看,一组、二组的数据,能不能很快算一算,看看一、二组哪个组投篮的水平比较高,能不能说一说, 生:一组投篮加起来的和二组投篮加起来的和比。 师:就是说比一比他们投篮的总数,各是多少?那好我们请两个代表把两个算式写在黑板上 一个同学记录一组投篮的情况,另一个记录二组投篮的情况。其他同学口算看看他们对不对。 师:好,你们口算出来了么吗,看看一组投篮多少个,请同学们报告一下, 生:一组投篮28个,二组投篮26个。 师:我们来看二组又来一个同学。加入他们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二组一共投了多少
5、个。一起来算算:26+4=30,那么我们在比较一下总数,现在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一组、二组一共投篮多少。一组28,二组30,下面我们可以重新来确定了一组投篮不如二组的,二组的水平高,对不对,有没有意见? 生:有意见,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因为二组的水平已经比一组水平差了,可是是二组又来了一个人,才使二组的水平比一组的好, 师:这样比较怎么样? 生:这样比不公平。 师: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较他们水平的高低,显然是不科学的,你的数量多的但是你的人数多,一组队员,肯定不干,那好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碰到三、一班和三、二班人数不相等,那么他们的人
6、数不相等情况下,我们就无法比较他们某一项总体成绩的水平高低吗?你们有没有新的思路,换个思路。 生:可以求平均数, 师:平均数怎会回事,我们以这个题为例吧,你想怎么办? 生:用他们的总成绩除以总人数, 师:你的意思是说:用28除以4,这边呢 生:30除以5 师:哦,这个是30除以5,对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意见吗? 生:第一个算式是平均4个人的成绩,第二个算式是平均5个人的成绩 师:对这个算式你有什么意见吗?这是个等号连接的6+8+9+5=284=7 5+10+7+4+4=305=6 生:不相等 师:不相等,你有什么补充意见? 生:加一个括号在6+8+9+5上变成4同理另一个算式也加上括号除以5。我
7、们得到了第一组7个,得到第二组6. 师:这样的算式你们没有意见了,刚才在比总数你们觉得不公平,这个同学提出求平均数,下面我们就一个式子为例,你该怎么理解这个7呢,这7 是谁拍的,假如说你是一组的队员,第三名同学你就是3号队员,你拍了几个。 生:9个 师:你的队友说你就拍了7个,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因为7是我们四个人合起来后的平均数, 师:那你多拍的这两个到哪里去了,给谁了, 生:给队友了, 师:给几号队友了, 生:给少的了 师:多的给少的了,高的往下降,低的就往上升,然后即一样了,那么这个数就像这组数的平均数,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看了这节课例后,我们看到吴老师的这节课例当中有四个非常主要的
8、问题,首先就是老师说,我想了解两组投球的水平,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然后又出现了第二个问题:现在已经知道了每队当中四位同学投球的个数,那么哪个队的投球水平又高一些呢,咱们有什么想法?第三个问题是,其中有一个队又加了一个人,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看出水平比较高的就是第二个队了,问他们有什么想法吗?最后又问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明明投了九个球,那现在怎么又变成七个球了呢?吴老师提的这四个问题非常巧妙的实现了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学习的对接,使学生顺利的实现“日常数学”到“学校数学”的转变,这四个连环的问题,层层的深入,紧密的衔接,比如说第一个问题的抛出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好奇心,与学生的认知心理巧妙的对接
9、,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让学生经历平均数的产生的过程,它表明了孩子们已经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这种要产生平均数迫切的需要,同时又让孩子主动的参与到思考中,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第四个问题的提出,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它不是一个人的拍球数,它代表了的是这组拍球的总体的拍球数,可以说这五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渐深入,使孩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此时孩子的心理就已经确认了平均数的可比性了,所以说吴老师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去体验平均数的统计的意义。虽然是比较初步的,但是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些问题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不高也不低,恰如其分。 刚才我们了解了吴老师的设问,那么吴老师的追问也是非常突
10、出的,追问特别恰到好处,追问可以使我们的思维走向深入的重要方式,也是老师们在课堂中经常运用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追问的方式运用的不好,又是造成低效课堂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日常的听课当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例子,例如,一位教师在教9加几时时这样追问的: “师问:在计算9+2时你都能用哪些方法计算? 生1:9+1=10 10+1=11,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2:8+2=10 10+1=11 师问:还有吗?学生3:从9开始在数两个数就得11, 师问:还有吗?学生4:我用数小棒的方法,我先数9根,再数两根-, 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在教师的期盼中 -; 学生5:我先用1+2=3,再用3+8=11” 教师不
11、停的追问,学生不停的说着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还有吗?还有其他方法吗?”这样的发散性追问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首选。虽然这种追问适用面广,但同时又存在着目的性不明确的弊端,是形成低效课堂的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看看吴老师如何演绎课上追问的艺术呢,我们来通过吴老师的一个案例:教学小括号的一个片段,上课后吴老师先出了这样一个题让学生自主的解答,李师傅上午工作四小时,下午工作三小时,平均每小时做12个零件,李师傅一天做多少个零件呢?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吴老师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是这样列式的:123+4=127=84,吴老师看到这个学生是这样列式的,她立刻抓住这个资源,让孩子把算式写在了黑板上,然后进行了如下
12、的追问:追问1:这个运算法则是先做乘法后做加法,为什么这个算式违背了运算法则呢?学生回答:如果先算乘法就犯了人加狗的错误,12乘以3在加4小时不行,这里学生是明白的;这时吴老师给出了第二个追问:如果按照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就会与生活实际发生矛盾,怎么办呢?这时吴老师有意放慢了追问的速度,给孩子一个思考的机会,然后教室里的学生都皱着眉头思考着,教室里一片安静,吴老师停了一会,耸耸肩膀,皱着眉头,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她给出了第三个追问:这个矛盾如何解决呢?三个追问过后,在沉浸了片刻之后,吴老师就走到投影仪前说到:“别着急我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他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它就可以先加而后乘了”。
13、同学们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喊道小括号真了不起。 听了这个案例之后,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平时教学小括号时,是先计算一些不带小括号的计算,然后告诉学生小括号的作用什么,然后再做一些相关的练习,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而吴老师她不是这样做的,她是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孩子们能够真实的去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生成的资源,在学生生成的那个节点上去追问,为孩子去感受小括号的价值做了一个铺垫。其实吴老师的追问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她的语言,更多的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那么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水乳交融,与同学一起皱着眉头思考问题,与孩子一起无可奈何的摇头,很着急,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完全的融入在情感
14、的共振当中,不断去让孩子去感受解决问题的需要,同时,孩子对小括号的产生和它的作用在老师的追问当中就更加的深刻真实了。 我们通过一个小的案例回顾了吴老师的追问艺术,吴老师不但在设问、追问中非常突出,还有一个在提问中更突出的特点,就是她的故作疑惑的反问把问题球踢给学生,吴老师特别善于反问,搅动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而恰到好处的反问,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像纵深延展,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性,进一步把握数学的本质,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吴老师的圆的周长的课堂,分享吴老师精彩巧妙的反问: 情景:学生4人一组围桌而作。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
15、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呢?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圆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引出我们要探讨的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小组的学生立刻合作起来,非常积极的探索各种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生1:我们小组是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周长。反问1: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要求它的周长,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池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 生2:我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不就是水池的周长了吗?反问2:吴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
16、,在空中转了一圈,又旋转了一圈,“小球走过的痕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办法吗? 生3:将这张圆形的纸对折3次,这样圆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了8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段的长度是2厘米,8段是16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反问3:用折纸的方法能求出刚才我在空中旋转的圆的周长吗?学生的思维在吴老师不断的反问过程中又活跃起来了,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经过学生探索,规律找到了,同学们就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当中。 那么在这个案例当中,吴老师给学生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求圆的周长的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思考、操作、合作、选择等过程,体验了自主探索的这种快乐,
17、当学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吴老师适时的反问打破了学生已有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体会到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的欲望。 恰到好处的反问,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但是如果把握不好反问的这个度,又会打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吴老师在每一次反问之前,她都给学生一个客观的评价。让孩子感觉到教师对孩子表达的一种欣赏。这时候反问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兴趣,又是学生能够更深一步的去思考,吴老师的反问充满着情感的反问,这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她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充满着情感的。 我们在平时的课题教学中也时常追问一个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是否存在着一种
18、比较普遍的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其实有价值的课堂提问就是这样一种手段,教师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使其深入地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反思吴老师的课堂提问,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1、精心设计核心问题 课堂中,巧妙的提问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的设计。教师首先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特别是核心问题的设计,减少判断式、记忆式的问题,要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同时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要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抛出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问的语言要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
19、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2、灵活的修正问题 课前精心设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也会受到挑战。课堂中学生生成的资源往往把教师提前设计的一些问题打乱。这时教师要灵活的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认知规律等重新调整自己的问题,甚至适当的舍弃个别问题。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等人就曾明确的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第一讲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吴老师的提问艺术来进行阐述的,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既是我们
20、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我们教师良好的问题设计,实际上也是为学生自己学会提出问题打下基础,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帮助儿童在对立中辨析 各位老师现在我们进入智慧课堂的第二讲学习,帮助学生在对立中辨析。那么,熟悉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人,一定会被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辩论的场面所吸引:这种场面有的时候学生洋洋自得地表达着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憋红了小脸进行着反驳,有的学生着急的利用学具进行演示,还有的学生辩论到一半就倒戈了再看看吴老师,时而微笑着观战,时而积极地参与辩论,时而为士气低落的一方鼓劲,时而呼应着
21、座位上的学生进行补充看吴老师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辩论的场面,真的感觉数学课堂是多么的有趣。 在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看到吴老师的课堂教学辩论的场面这么生动,他们往往也想尝试着进行辩论,但是在尝试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困惑,比如说,有的老师说,我很喜欢吴老师的课堂,特别是学生那种辩论的场面,但是为什么在吴老师的课堂当中学生在辩论时气氛特别热烈,思维那么活跃,可在我的课堂上,学生那么拘谨,而且表达能力也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的老师说,我在调控学生的辩论场面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有时控制不了场面,最后被学生牵着走了。还有的老师认为辩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我总认为辩论正确的那队的同学会体验
22、到成功的快乐,而失败方的情绪是不是会受到打击呢?还有的老师说,辩论的时候只是几个同学在参与,其他的孩子就参与不进来,只是成为旁观者了。那怎么来调动学生全体参与到辩论当中呢?这些的确是我们一线教师在引导学生辩论时遇到的困难,就是达不到自己需要的或预想的效果,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吴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辩论的艺术使我们的课堂那么生动的呢? 说到辩论,吴老师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她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当时的课堂情境,巧抓时机,然后通过时机的有效设置,引发孩子辩论的需要,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准确的判断哪些地方需要辩论,然后使辩论的教学能够恰到好处的展开,思考吴老师的辩论,她一般是在以下几
23、个时机引导发学生辩论的,一是在探究新知识时的辩论,这里我们来一起看一个吴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同意这个意见吗?举手。举好手中的牌,有同意的还有不同意的,没关系,这样,同意的站出两个代表,不同意的站出两个代表。师:同意的站出来两个代表好不好,谁同意我的意见,你同意,出来,你也同意,好,站到前面来。谁不同意我的意见,好,你们两个出来吧。你们站在这边,你们哪就站在这边。同学们,现在是两种意见,老师把对和错的牌子,分别分给前面的同学。你们可以商量,你也可以找同意你们意见的同学商量一下,到底这句话对不对呢。这张纸你可以一折,也可以撕,你
24、能不能给对方提出问题呢?让对方觉得好服气呀,开始吧。学生开始叽叽喳喳热烈的讨论起来。 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理解平均分是一个很重要但是又让学生感觉到很困难的问题,学生能否正确回答和合理解释老师出示的这个问题,体现了学生有没有真正认识到或理解分数的意义,那么,学生如果在认识分数时,没有理解分数表示整体中的部分时,就无法认识分数,甚至会对以后学习相关分数造成困难,那么在这里吴老师就设计一个辩论,目的是通过辩论,让学生越说知识越清晰,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辩论中内化新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 刚才我们说的是吴老师在探究新知识时的辩论,除此之外,在澄清错误时的辩论,吴老师设计的也非常精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吴正宪大 特色 课堂 思维 碰撞 智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6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