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docx
《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工程地质名词解释和思考题 1地质环境是指以岩石圈为主,在和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工程设施受其影响的周围的岩土介质。 2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各项地质因素的综合。 3地质作用是指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构成的各种自然作用。 4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选定地质条件较好的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 2.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规模和发展趋势; 3.提出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
2、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为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5 地质环境与工程活动之间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具有制约作用 地质环境对人类工程活动的制约体现在:影响工程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以一定作用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由于某些地质条件不具备1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而提高了工程的造价 2. 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工程荷载: 作用结果:地基及周围变形, 地基及周围应力集中区内的岩土屈 服拉张变形 2. 岩开挖: 作用结果:岩应力状态的卸载和调整,岩开挖爆破损伤和振动,岩临空面位置、形态的改变,引发地下水的排
3、泄、地表水的聚集,开挖后岩弃渣的堆积和处理. 3. 水流、水体调节: 作用结果:导致地面沉降,水库诱发地震,库岸崩塌 6内力地质作用类型: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类型: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 7工程地质条件的六要素 岩土类型及性质 岩土的类型及性质是最基本的工程地质因素,在工程中针对岩土的研究包括:岩土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埋藏深度、厚度变化、延伸范围、风化特征及产状要素,进行岩土的物理力学试验,定量地确定有关指标,为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 地质结构和构造 该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土体结构等,是一项具有控制意义 2
4、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的要素。 地形地貌 地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状况、山坡陡缓程度与沟谷宽窄及形态特征 地貌则说明地形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时代。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成因、埋藏、分布、动态变化和化学成分等,是降低岩土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不良地质作用 不良地质作用由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可影响或危及工程活动的物理地质现象。 天然建筑材料 天然建筑材料是指供建筑用的土料和石料。 8矿物是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9主要造岩矿物是指在岩石中经常出现的、影响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对鉴别岩石的类型起重要作用的矿物。 10.解理:矿物晶体受力作用后
5、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的性质,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解理按其发育程度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和不完全解理。 11.断口:矿物受外力击打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破裂面。 12.岩浆岩的两种分类 3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按照冷凝形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深成岩(形成深度在地表以下3km),浅成岩,喷出岩 按SiO2含量:酸性岩,中性岩(52%-65%),基性岩(45%-52%),超基性岩(SiO245%) 13.三大岩类地质特征 14.地质构造是构造变动在岩层或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 15.褶皱: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
6、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16.向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两翼岩层向核部倾斜。向斜核部岩层时代较新,向两翼依次出露较老岩层。 17.背斜:形态上是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两翼岩层以核部为中心向两侧倾斜。背斜核部出露的岩层时代相对较老,而两翼时代相对较新。 4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18.断层: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 19.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0.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21.平移断层:由于岩体受水平扭应力作用,使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 22.整合接触 特点:两套地
7、层产状一致,沉积连续,生物连续,无构造运动 过程:下降、沉积再下降、再沉积 23.平行不整合 特点:两套地层产状一致,地层缺失,生物间断,有升降运动,但不强烈。 缺:无沉积,因地壳上升; 失:有沉积,被剥蚀 过程:下降、沉积上升、沉积间断、剥蚀下降、沉积 24.角度不整合 特点: 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地层缺失,生物间断,有强烈构造运动 过程:下降、沉积 强烈构造运动 下降、再沉积 25.结构面:指发育于岩体中,具有一定方向和延伸性以及一定厚度的各种地质界面。如断层、节理、层理及不整合面等。 26.软弱夹层:是有一定厚度的相对软弱的层状地质体,具有高压缩 5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11-6班 性和低强
8、度的特征。 27.褶曲的类型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根据褶曲轴面的产状分为以下几种: 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根据褶曲枢纽的产状分为:水平褶曲和倾伏褶曲。 28.褶皱的野外识别 穿越法:垂直于岩层走向观察。 追踪法:平行于岩层走向观察。 (1)首先可沿垂直于岩层走向的方向进行观察,查明地层的层序和确定地层的时代,并测量岩层的产状要素。根据以下几点分析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进而确定是向斜还是背斜。 (2)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存在,若在某时代的岩层两侧,有其他时代的岩层对称重复山现,则可确定有褶皱存在。若岩层虽有重复出露现象,但并不对称分布,则可能
9、是断层形成的,不能误认为褶皱。 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若核部地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出现渐新的地层,为背斜;反之,若核部地层时代较新,两侧依次出现渐老的地层,如则为向斜。 (4)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是倒转的等等。 (5)为了对褶皱进行全面认识,还要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追索观察,便于查明褶曲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 29.断层的基本类型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情况,可以分为下面三种:正断层, 逆断层,平移断层 30.断层的工程地质评价 (1) 断层降低了地基岩体的强度及稳定性。 (2)断裂构造带不仅岩体破碎,而且断层上、下盘的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词解释和思考题答案 工程地质 名词解释 思考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6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