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镇江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导游词范文介绍.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江导游词范文介绍 镇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中国闻名的江南鱼米之乡,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著名景点有三山风景区、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镇江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镇江导游词1各位游客:在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闪耀着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就是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镇江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雄踞在祖国两大黄金水道的十字交汇处,京沪铁路横贯东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古以来,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宋时以气概之雄,形势之险,足以控制大江南北镇守江防而得名“镇江”。自1985年以后,镇江已被列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重要旅游城市、全国卫
2、生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镇江港为全国十大港之一,是长江第三大港,正式向外国船舶开放。镇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据史籍考证,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周时为宜侯封地,春秋时名朱方,战国时称谷阳,秦改为丹徒,三国时又称京口,南朝时称南徐州,隋改延陵县,置润州。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升润州为镇江府,镇江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镇江地理位置独特,深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终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4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日照率为47%,全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稍冷;全年
3、降水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这种典型的江南气候对农业生产及旅游事业非常有利。镇江枕山濒江,东、西、南三面山峰起伏,北面大江如画,是一座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著名古城。“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素有“城市山林”之称。镇江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旅游城市之一。全市有焦山碑林和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区“三山”风景区、南郊风景区为省级风景区;市区附近还有茅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宝华山省级山林自然资源保护区。镇江风景名胜绔丽多姿,具有真山真水、雄伟峻秀的独特风貌,山、水、古、洞、港、泉等各具特色。山,是指绮丽的金山、雄伟的焦山、险峻的北固山,三山风姿各异,人称“京口三山甲东南”;水,是指扬子江、
4、古运河组成的水上游览特色;古,是指古城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古迹;洞,是指市郊的彭公水晶洞、茅山华阳洞等洞天奇观;港,是指西津古渡、镇江港等港口;泉,是指金山“天下第一泉”等一系列泉址。市区旅游景点有四个“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江山”北固山,“天下第一泉”中泠泉,“天下江山第一楼”多景楼,“江山第一亭”凌云亭。寒山寺导游词 江苏周庄导游词 扬州瘦西湖导游词 淮安市导游词 夫子庙导游词%有风格迅异的“四塔”:江天禅寺慈寿木塔,甘露寺卫公铁塔,西津古渡昭关石塔,鼎石山僧枷砖塔。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四洞”:金山白龙洞,法海洞,焦山三诏洞,南郊莲花洞。镇江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开放带“龙颈”位置,
5、是长江三角洲沪宁经济走廊上的一个中心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镇江城市综合绿济实力已跨入全国50强。现辖京口、润州2区和丹徒县及扬中、句容、丹阳3个县级市。全市总面积3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63万多。其中市区面积247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建国以来,镇江疏浚了大运河,新建了万吨级泊位码头,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50个国家和地区通航。铁路、公路交错成网,四通八达,东西两翼分别有南京和常州机场,构成了江、河、海相连,海、陆、空相通的立体交通网络。镇江的宜人气候,使它全年都成为旅游的最佳季节,加上交通便捷,现代通讯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为旅游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游客们:镇江这颗镶
6、嵌在长江南岸的珍珠明珠,将以更加妩媚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镇江导游词2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海拔43.7米,占地面积41.6公顷。金山风景幽绝,形胜天然,自古为我国游览胜地之一。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美誉。唐代张祜描述为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北宋沈括赞颂曰: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其原为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由于“大江东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有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金山名胜古迹甚多,俯拾皆是。玲珑秀丽的慈寿塔立于金山西北山巅之上,高30米,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的恰到好处,
7、仿佛把这座山都拔高了。砖木结构的塔,上下通行,每一层八面都有走廊和栏杆,八面通风,面面有景,层层风光不一样,宋代王安石诗云:“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再如楞枷台、妙高台、观音阁、法海洞、古仙人洞、古白龙洞等名胜古迹,皆依山旁势凿岩而建,构思神巧,令人赞叹建筑者的神奇智慧和高超艺术。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云:“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灯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将金山比为一朵美丽的莲花。金山自古名称很多,古人把扬子江比作香水海,把这座山比作华严经里的七金山,所
8、以叫作金山。而宋代王存著的九域志中则有另一说法: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子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李奇上反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名山为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浮玉山、获茯山、龙游山、紫金山等。而金山的名则与金山寺有关,金山寺巧妙地依山而建,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殿宇后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山体与寺庙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景色壮观,气势雄伟,形成“寺裹山”的独特风貌。宋休以来,京流传着“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的评语。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山上每一个古迹都有迷人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故事白蛇
9、传中“水漫金山寺”,就源出于此,民间流传甚广,为这座名城增添了十分迷人的色彩。小说说岳全传中的岳飞到过的金山古迹“七峰亭”,景色宜人。章回小说水浒中“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即今镇江城)”一回对金山瑰奇风景,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多次南巡,驻跸金山,留下不少“御制”文物,有关乾隆在金山的民间故事传说甚多,使金山更负盛名。历代诗人、书法家、名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张祜、孙鲂、苏东坡、王安石、沈拓、范仲淹、赵孟頫、王阳明等登临观景,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唐代起,国际友人登山游览者络绎不绝。明代日本画僧雪舟等杨居住金山两年半时间,绘有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江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