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docx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 23 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 1、会读写“蚕、桑”两字,通过字义和字形来理解“蚕、桑”两字。 2、通过联系注释、想象画面、抓关键字、联系插图、朗读等方法感受乡村四月的“景美”和“人忙”,从而感受作者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重点:会读写生字;感受乡村四月的“景美”和“人忙”;背诵古诗。 难点:用自己的话还原诗意,体会乡村四月的景美。 一、诗歌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看自己读读这两首诗,说说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让我们用心地读一读这些诗句吧。 所见 村居 袁 枚 高 鼎 牧童骑黄牛,
2、草长莺飞二月天, 歌声振林樾。 拂堤杨柳醉春烟。 意欲捕鸣蝉,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忽然闭口立。 忙趁东风放纸鸢。 2、师:乡村的美景在你们的朗读声中越发显得迷人,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乡村四月,细细地感受乡村风情。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师:一起读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1:这首诗写的是乡村的四月。 师:你读到了时间和地点。 师追问:四月说明是什么季节? 生2:晚春时节。 师:让我们赶紧去感受诗人笔下四月的乡村吧。看看与我们这的田园风光有何异同。 二、初读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边读边思考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读准字词: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请你来
3、读读。 生1读: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读古诗不忘作者,而且还把作者的名字读对了,作者是宋代诗人翁jun。以前的人喜欢给自己取两个名字,两个名字之间又意思相近或者是相反,比如韩愈的另一个名字叫退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意思相反;再比如屈原的另一个名字叫平,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意思相近。而我们的翁卷有一个小名,叫灵舒,有个成语是“云卷云舒”,因此作者叫翁卷。我们一起叫叫他的名字。 (2)生2读:“蚕桑”这两个字,前鼻音和后鼻音放在一起,十分难读,你读得很到位。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读这两个字。 A、我们先来看“蚕”字。有句话这样说,一起读读 出示:“蚕,乃天虫也。” a、师:谁来猜猜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
4、:蚕是天底下最好的虫子。 b、书写指导:让我们来写写这天底下最好的虫子吧,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蚕,第一笔是衡不是撇。上面是天,下面是虫,上下结构,分布均匀才好看。 B、我们再来关注“桑”,有些汉字其实就是一幅画,谁能把“桑”字变成一幅画? 师:说得真好。看,这是树叶,注意每片树叶的最后一笔都是“点”。这是树干,整个便是一棵桑树。 C、生书写:蚕吃桑叶,蚕桑合在一起便是指养蚕和种桑树两项农事。请同学们在书本第111页的生字条下将“桑”和“蚕”字认认真真地写两个。写好的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相互评价。好,请放下笔。 生3读:你关注到了多音字,“闲人少”的“少”和“才了蚕桑”的“了”字。 A、谁知道“
5、了”的意思? 生1:结束的意思。 B、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1:看课后的注释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利用资料,课本中的“注释”被你用起来了。 预设2:联系整句话的意思知道的。 师:放到整句诗句中理解字义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方法。 生4读: 师:我听出了节奏。通过联系注释,你读出了你的理解,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读。 3、交流初读问题:孩子们,一首经典的古诗往往诗中有画,这首诗也藏着一幅画,再去读读,边读边想想你读到了哪些画面,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预设一:我读到了乡村的景色很美。 师:听出来了,有两个关键字景美。 预设二:我读到了乡村四月里人很忙。 师:也用两个字来说是农忙。 三、品读“绿遍山原
6、” 1、师:景美在哪里?请同学们读读前面两行诗,找一找有哪些美景。 2、我们先来看山原,诗中是怎么写山原的? A、生1:诗中写山原全绿了。 师:你抓住了“绿遍”这个关键词。 2、师提问:那放眼望去,什么绿了? A、交流: 指名3生回答。 师:是啊,山坡上、田野里满是绿意。这绿,是那么多,那么饱满,那么丰富。 C、师提问:诗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D、谁来读读这满眼的绿。 生1读。 师:你只读绿了一个角落。如果把“绿遍”拉长一点就更好了。 生2读。 师:山坡被你读绿了。 生3读。 师:原野被你读绿了。 师:让绿布满整个乡村吧,一起来。 四、学习“白满川” 1、师:绿色的山原上,一道道纵横交错的河渠缓
7、缓地流淌着,放满水的稻田里一片白茫茫。翁卷看到此情此景,提笔又写下了哪三个字? 2、师提问:如果老师改一个字,变成“白遍川”,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一: A、生:如果换成了“遍”就和“绿遍山原”重复了。 B、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形容。 预设二: A、生:“满”是快要满出来了,写出了白色的灵动。 B、师追问:哪些白快要满出来了? 生:白茫茫的河渠,白茫茫的稻田,白茫茫的稻田里倒映着的蓝天白云。 师:那么多的白,都快要白得满出来了,怪不得作者这样写绿遍山原白满川。 C、朗读:你来读读这句。 生1读。 师:你在读“遍”和“满”两个字是加重了语气,仿佛真让我看到了绿遍的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四月 古诗词 乡村 四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