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论文.docx
《古典文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文学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典文学论文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论文 学院: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电话号码: 姓名:键入文字 论中唐散文理论中的“奇” 摘要:“奇”是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创作中不受约束的自由性。中唐时期散文创作经历了重大改革,散文理论推陈出新。汉代王充对于“奇”的褒与贬,成为中唐文学理论研究的两条主线。韩愈、柳宗元、裴度、李翱、皇甫湜等人对于“奇”这一范畴的讨论,反映出中唐文论家对于复古与革新问题的不同看法。这些争论从理论上看是复古与革新两种观点的交锋,从创作实践上看则是对于创作规范和创作个性之间关系的大胆探索。 关键词:“奇”;中唐;散文理论;古文运动。 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每一个范畴都
2、代表着散文理论在某一个方面的核心意义,分析这些范畴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散文理论发展的规律。 “奇”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对我国散文、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奇”这一概念在先秦时期多用于军事领域,经常与“正”对举。老子第五十章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孙子兵法势篇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奇”作如此解释:“奇,异也。一曰不耦。”段玉裁注曰:“奇,不群之谓也。”因此,“奇”在先秦时期为新奇与特殊之意,指战术安排不合常规,有出人意料之举,这一策略往往成为战争中获胜的关键。
3、汉代学者王充较早将“奇”这一概念引入文学领域。王充在论衡超奇中说:“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着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以超之奇,退与儒生相料,文轩之比于敝车,锦绣之方于縕袍也。其相过,远矣。如与俗人相料,太山之巅墆,长狄之项跖,不足为喻。故夫丘山以土石为体,其有铜铁,山之奇也。铜铁既奇,或出金玉。然鸿儒,世之金玉也。奇而又奇矣夫射以矢中效巧,论以文墨验奇。奇巧俱发于心,其实一也。” 在这里,王充以才高能文者为“奇”。这种人才智超出常人,博古通今,才思敏捷,并能够用文字将思
4、想准确并富于美感地表达出来。“奇”代表了王充所设想的一种理想状态,自此,“奇”这一概念开始被应用于文学领域。“奇”在论衡超奇中被解释为“形式内容均高出一般”,显然王充对其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在论衡对作中,王充对于“奇”还有另一种解释:“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词,为奇伟之观也。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机(讥)世俗。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这一段里有“奇伟”和“奇怪”两个词语。王充的观点是,如果对于“奇”的追求走向极端,则“奇”就不再是论衡超奇中所称赞的高出一般的理想状态,此时“奇”为文词艰涩、难解难懂之意,成了一个贬义词。王充对于“奇”的褒与贬,成为后
5、世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两条主要线索。 隋唐五代是散文创作的兴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散文的概念得以明确,相关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元结、李华、萧颖士、梁肃、柳冕等人提倡宗经复古、弃骈就散,到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再到李翱、皇甫湜继承老师的衣钵大力推进古文运动,唐代文学领域大家辈出。由韩愈、柳宗元发起的中唐散文改革运动“古文运动”正是发生在唐代散文研究和创作的高峰期。而随着古文运动的推进,“奇”这一理念也逐渐成为中唐散文理论一个重要的范畴。因此,分析中唐时期的学者对于“奇”这一理论范畴的阐释,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文人对于散文创作的传承与创新、一般与高妙等问题的态度,也可以帮助我们窥见中唐散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典文学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5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