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登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杜 甫,1,导,1,古今七律之第一,登高,杜甫,2,1.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2.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苦痛和忧思。重难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3,杜甫,杜甫,字_,被称为_,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作品被称为_。,1、读书与壮游时期(35岁之前)2、长安十年时期(35到44岁)3、战乱流离时期(45到48岁)4、漂泊西南时期(49到59岁),子美,诗圣,诗史,4,写作背景,杜甫身逢战乱,从49岁开始,一直
2、到59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漂泊西南)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时局不安)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朋友远逝)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5,朗诵,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凄楚、悲伤、悲愤,孤
3、独、沉郁、顿挫,感悟,7,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国学大师王国维,8,思,王国维他说这首诗“无一景”不显示出悲愁的,请同学们把一二两联中的景物都找出来?明确: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温暖和煦、喜悦高兴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凋零衰老、忧愁悲伤诗人给这些景物添加了一些修饰和描述的词语,景物就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就产生不一样的感受。这种赋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景物就叫做意象。,10,思,再来看这首诗的意象,它们体现出诗人怎样的“悲愁”?可以从这些意象中选一两个进行分析。,比如说这个“天”本身是
4、没有主观色彩的,但和“高”结合就不一样了,再和诗人的处境结合起来,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高:应重读,,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11,展,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悲凉。急:应重读,并且短促猿啸哀,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啸:应重读重读并且尽量延长余韵,哀:应低沉清渚和白沙,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鸟飞回,一只与鸟群失散的鸟,到处盘旋,形单影只,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公开 一等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