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docx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第六章 发 热 学习要求 1.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病机制。 2.熟悉发热的原因、功能代谢变化。 3.了解发热的时相和热代谢特点,生物学意义与处理原则。 一、选择题 A 型题 1、目前认为,发热的机制是 A.体温超过正常值0.5摄氏度 B.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C.代谢旺盛产热增多 D.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E.以上都不对 2、下述那种情况下的体温升高属于过热? A.妇女妊娠期 B.妇女月经前期 C.热惊厥 D.先天性无汗腺 E.剧烈运动后 3、传染性发热见于 A.恶性淋巴瘤 B.血浆中苯胆烷醇酮增高 C.支原体侵入 D.药物性荨麻疹 E.血清病 4、非传染性发热见
2、于 A.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C.大叶性肺炎 D.脊髓灰质炎 E.回归热 5、发热激活物是指 A.前列腺素和其体内代谢产物 B.内生致热原和某些体外代谢产物 C.CRH和NO D.外致热原和某些体内产物 E.IL-1和TNF 6、下述那一项属于外致热原? A.干扰素 B.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C.白细胞致热原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都不是 7、下述那向不属于内生致热原 A.肿瘤坏死因子 B.5羟色胺 C.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D.白细胞致热原 E.干扰素 8、内毒素是 A.革兰氏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B.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 C.革
3、兰氏阳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D.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核心多糖 E.革兰氏阴性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小分子蛋白质 9、革兰氏阴性菌的致热物质主要是 A.植物凝集素 B.细胞毒因子 C.全菌体、肽聚糖和内毒素 D.溶血素 E.外毒素 10、外致热原引起发热主要是 A.刺激局部的神经末梢,释放神经介质 B.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 C.激活局部的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致炎物质 D.促进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E.加速分解代谢 11、内生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 A.骨骼肌 B.血管内感受器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病灶组织的“内感受器” E.以上都不对 12、下述对
4、发热机体物质代谢变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脂肪分解减少 B.物质代谢率增高 C.蛋白质代谢出现负氮平衡 D.维生素消耗增多 E.糖原分解加强 13、发热时糖代谢变化为 A.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升高,乳酸增加 B.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减少 C.糖原分解增加,糖异生增加,血糖升高,乳酸减少 D.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减少,血糖降低,乳酸增加 E.糖原分解减少,糖异生增加,血糖降低,乳酸增加 14、发热时蛋白质的代谢变化为 A.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升高,尿氮排泄增加 B.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升高,尿氮排泄减少 C.蛋白分解增加,血浆蛋白降低,尿氮排泄增加 D.蛋白
5、分解减少,血浆蛋白降低,尿氮排泄增加 E.蛋白分解减少,血浆蛋白增加,尿氮排泄增加 15、发热时由于组织分解增强可导致 A.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降低,尿钾升高 B.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升高,尿钾升高 C.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增加,血钾升高,尿钾降低 D.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减少,血钾升高,尿钾升高 E.细胞内钾释放入血减少,血钾降低,尿钾升高 16、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度,基础代谢率可升高 A.1% B.10% C.13% D.20% E.25 17、发热时体温每升高1度,心率平均增加 A.5次/分 B.10次/分 C.15次/分 D.18次/分 E.25次 18、体温调节中枢的高级部分是
6、A.大脑皮层 B.脑桥 C.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D.脊髓 E.延髓 19、高热病人容易出现 A.水中毒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低渗性脱水 E.以上都不是 20、动脉血压在发热寒战期可 A.轻度上升 B.明显上升 C.轻度下降 D.明显下降 E.不变化 21、体温上升期泌尿功能的变化是 A.尿量增多,比重升高 B.尿量增多,比重减少 C.尿量减少,比重升高 D.尿量减少,比重减少 E.以上都不对 22、寒战是由于 A.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B.全身骨骼肌不随意的僵直性收缩 C.竖毛肌周期性收缩 D.下肢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 E.以上都不对 23、体温下降期可以导致 A.水
7、潴留 B.高钾血症 C.钠离子潴留 D.脱水 E.出汗减少 24、发热高峰期的热代谢特点是: A产热散热 B散热产热 C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相对平衡 D辐射热明显减少 E以上都不对 25、尼克酸使发热反应减弱的机制是 A.使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介质 B.抑制前列腺素E合成 C.扩张血管 D.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 E.降低脑内5羟色胺含量 26发热时 A.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 B.交感神经抑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C.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 D.迷走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 E.以上都不对 27、最常见的外致热源是 A.肽聚糖 B.
8、内毒素 C.血细胞凝集素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都不对 28、下列物质中属于发热中枢负调节介质的是 A.前列腺素E B.环磷酸腺苷 C. Na+/Ca2+比值 D.精氨酸加压素 E.一氧化氮 29、关于急性期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 B.急性期蛋白合成减少 C.血浆微量元素浓度改变 D.白细胞计数改变 E.可在发热时由EP介导 30、对一般发热不急于用解热药降温是因 A.发热可促进传染病康复 B.解热药药效短, 应用它意义不大 C.发热对机体无害 D.热型热程有助诊断和评价疗效 E.解热药常有付作用 X型题 1、多种发热发病学的
9、共同途径是 A.ET B.抗体 C.外毒素 D.EP 2、能释放内生致热原的细胞有 A.肺泡巨噬细胞 B.肝脏星型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 3、发热病人呼吸加深加快的机制是 A.血温升高 B.二氧化碳生成增多 C.动脉血氧分压上升 D.代谢加强 4、发热病人糖代谢的特点是 A.糖原储备增多 B.肝糖原分解加强 C.肌糖原分解加强 D.血糖升高甚至出现糖尿 5、发热机制包括的基本环节有 A.交感神经兴奋 B.内生致热原产生 C.调定点上移 D.高水平调节活动 6、下列情况属于发热的是 A. 甲亢时体温升高 B. 肺结核 C. 月经前期 D. 本胆烷醇酮注射引起的体温升高 7、 关于脂多糖
10、,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中所含的内毒素 B. LPS是效应很强的外致热源 C. LPS可与细胞膜表面的TLR4受体结合 D. LPS 可作用于产EP细胞 8、下列关于发热时机体防御反应改变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发热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B.发热对机体的防御反应的影响只有不利的方面,因此要发热病人应及时褪热 C.发热有时能提高动物的抗感染能力,有时却又降低免疫细胞功能 D.发热可引起急性期反应,属于机体防御反应的一个系列 二、名词解释 1、发热 是人类和恒温动物在致热源作用下,因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以调节性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病理过
11、程,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2、过热 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散热障碍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引起的被动性体温升高。 3、生理性体温升高 某些生理情况下由于产热增加也出现体温升高,由于它们没有体温调定点的变化,属于生理反应,故称为生理性体温升高。 4、内生致热原 产EP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源。 5、发热中枢介质 EP通过不同的信号传入途径可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释放某些介质,从而引起体温调定点的改变,这些介质称为发热中枢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 6、热惊厥 发热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12、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易出现局部或全身肌肉抽搐,称为热惊厥。 7、急性期反应 EP在引起发热的同时,还可引起急性期反应,即机体在细菌感染和组织损伤时所出现的一系列急性时相的反应,如急性期蛋白合成增多,血浆微量元素浓度改变及血细胞计数改变等。 三、简答题 1、发热激活物包括哪些物质? 发热激活物包括外致热源和某些体内产物:外致热源是指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及各种寄生虫,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疟原虫等,它们引起感染性发热;(2)某些体内产物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无菌性炎症的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等。 2、内毒素通过哪些基本环节使体温升高? 内毒素引
13、起体温升高通过三个基本环节:信息传递:内毒素激活产内生致热源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EP作为信使,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调节:体温调节中枢通过释放中枢发热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效应部分:调节中枢发出冲动,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上升。 3、简述致热信号传入中枢的途径 EP进入人脑内到达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途径主要有: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 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床部位存在TNF、IL-1等物质的可饱和转运机制,细胞因子可能从脉络丛渗入或易化扩散入脑;(2)EP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OVLT位
14、于视隐窝上方,靠近POAH,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并存在有孔毛细血管,EP可能由此入脑。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 四、问答题 1、体温升高就是发热吗?为什么? 体温升高并不是发热。体温上升只有超过正常值0.5时,才有可能成为发热。但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也不全是发热,还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体温升高,例如月经前期、剧烈运动及心理性应激等;另一种是过热,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或散热障碍及产热器官功能异常引起的,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是非调节性体温升高。这两种体温升高从本质上讲都不同于发热。 2、试述发热的发病机制? 人体发热的机制是:产内生致
15、热源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刺激下,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源EP,EP通过不同的信息传入途径作用于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引起发热中枢调节介质的释放,继而使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于是冷敏神经元发出冲动,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产热大于散热,于是体温上升。体温达到新的调定点水平后,体温调节中枢又通过对产热和散热进行整合,使其维持相对平衡,于是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3、发热时机体心血管系统有哪些功能变化? 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1,心率约增加18次/分。心率加快主要时由于血温升高对窦房结的刺激所致。另外,代谢加强,耗O2量和CO2生成量
16、增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在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的收缩,可使血压轻度升高;高温持续期和退热期因外周血管扩张,血压可轻度下降。少数病人可因大汗而致虚脱,甚至循环衰竭。在一定限度内,心率加快可以增加心输出量,但如果超过此限度,心输出量反而下降。心率过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在心肌劳损或心脏有潜在病灶的人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4、试述发热时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 发热时主要有以下功能改变:发热上升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增强及血温升高对窦房结的直接作用,出现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略有升高;体温下降期,由于发汗及末梢血管扩张,血压轻度下降。随发热程度不同,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
1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病人常有头痛、头晕,高热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甚至昏迷。小儿高热易出现惊厥。发热时呼吸中枢兴奋性增强,呼吸加深加快有利于体温散热,但通气过度,则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若持续高热可抑制呼吸。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蠕动减弱。体温上升期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体温下降期尿量增多,尿比重回降;持续高热,损伤肾小管。 5、试述发热不同时相的体温变化及调节机制。 体温上升期:主要的临床表现是畏寒、皮肤苍白,严重者出现寒战和鸡皮。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表现为皮肤苍白。因皮肤血流减少,皮温下降刺激冷感受器,信息传入中枢而有畏寒感觉。鸡皮是经交感神经传出的冲动引
18、起皮肤立毛肌收缩所致。寒战是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是由寒战中枢的兴奋引起,此中枢位于下丘脑后部,靠近第三脑室壁,正常时被来自于POAH 的热敏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所抑制,当POAH受冷刺激时,这种抑制被解除,随即发生寒战。 高热稽留期:当体温调节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就波动于较高水平上,这段时期就称为高温持续期,称为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此期病人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病人的中心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体温调定点新水平,故下丘脑不再发出引起“冷反应”的冲动。皮肤血管有收缩转为舒张,浅层血管舒张使皮肤血流增多,因而皮肤发红,散热增加。因温度较高的血液灌注使皮温升高,热感受器将信息传入中枢而使
19、病人有酷热感。高热时水分经皮肤蒸发较多,因而,皮肤和口舌干燥。 体温下降期:此期机体的体温开始下降。机体经历了高温持续期后,由于激活物、EP 及发热介质的消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到正常水平。由于血液温度高于调定点的阈值,故热敏神经元的放电增强,使散热增加,患者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加,由于冷敏神经元活动受抑制而使产热减少,体温开始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 A 型题 1、B 2、D 3、C 4、A 5、D 6、E 7、B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C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C 22、A 23、
20、D 24、C 25、D 26、C 27、B 28、D 29、B 30、D X型题 1、D 2、ABCD 3、ABD 4、BCD 5、BCD 6、BD 7、BCD 8、CD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学习要求 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跨膜信号转导和核受体的概念;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霍乱和肢端肥大症的信号转导障碍机制;遗传性受体病、受体下调、受体减敏的概念。 2.熟悉G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熟悉家族性肾性尿崩症的信号转导障碍机制。 3.了解糖尿病和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障碍机制;了解以酪氨酸蛋白激酶为靶点治疗细胞增殖的策略。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关于
21、细胞信号转导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作用 B.细胞受体分为膜受体和核受体 C.酪氨酸蛋白激酶型受体属于核受体 D.细胞信号转导过程是由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蛋白的构象、活性或功能变化来实现的 E.细胞内信使分子能激活细胞内受体和蛋白激酶 2、下列关于细胞信号转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机体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信号转导和调控下进行的 B.细胞通过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而影响生物学功能 C.不溶性信息分子需要与膜表面的特殊受体相结合,才能启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D.很多信号的传递是通过可逆磷酸化调节的 E.G蛋白介导的细胞信号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信号传导习题 信号 传导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