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docx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参观革命圣地延安有感圣地不仅可以朝拜 我没有深入了解过任何宗教的信徒,不知道他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圣地。我也没有去过别的圣地,只去过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很多人去延安朝拜,都是希望把延安精神传承下来。这固然很好,可是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只是传承了这些精神本身,可能是一种浪费。无疑,这些精神应该传承,但我们更应该学习和传承的是建设和打造圣地的方法。 曾经延安也只是一个偏远、贫穷的小城。中央红军去了之后,延安开始由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超革命圣地的转变。中央红军在延安的奋斗史就是一个革命圣地的成长史。只要将延安精神将中央红军当时的情况结合起来,我们就不难找到圣地精神背后的方法。 就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这条
2、来说,这是毛主席号召中央红军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提出的一条口号。这条口号首先是针对了当时的实际情况。其次,口号指明了目标,即“生存”;同时口号也提出了具体方法,一是要自己动手,即“自力”,二是要奋斗。 再看“为人民服务”这条,这是毛主席在纪念张思德同志时写的一篇文章,后来被大家作为对中央红军的一项具体要求广泛传播。这条口号有具体的事例,有典型人物,而且这个人物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用他的事迹来鼓动大家容易获得认同。类似的还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等。 当然,延安精神不止这两条。这些精神对我们今天来说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是当时提出这些精神的方法对我们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放到企业来讲,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贯彻中,都可以用到这些方法。如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项提出宣传口号,将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都在口号中明确表述出来,再树立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典型形象,将他的事迹在企业内广泛传播。如果我们每一个理念都能用这种方式产生,用这种方式来传播,何愁贯彻不下去呢? 圣地是精神和灵魂的寄托之地。如果我们能从圣地精神的传承中找到建设圣地方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企业内部打造一个圣地,传承企业的文化和精神,为员工的精神找到皈依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参观 革命 圣地 延安 有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