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教育哲学学理课件.ppt
《第1章教育哲学学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教育哲学学理课件.ppt(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一、对深化教育学学习的意义 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意义 三、对了解前沿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意义 四、对提高解决复杂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 的意义 五、对深化哲学的意义,一、对深化教育学学习的意义,1、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基础学科2、学习教育哲学对深化哲学和教育学认识,把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思考研究教育问题有重要意义,二、对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意义,1、哲学思维不仅是理论思维,而且是前提反思思维,是复杂思维过程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形式,学习教育哲学能够也必须提
2、高理论思维和前提反思哲学思维能力2、根据思维的不同方式和过程可分为多种形式: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等等,三、对了解前沿性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意义,1、哲学不仅是一切科学之母,而且也是一切科学之先2、哲学的超验性、前沿性、综合性、前提反思和批判性、实践性,既对学习者提出较高要求,也是学习者实现自我超越、跨越和达到较高水平的必由之路,四、对提高解决复杂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力的意义,教育哲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但这绝非就事论事,而是通过提高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前提反思,寻找实现理想、追求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实践根源。,五、对深化哲学的意义,1、哲学与科
3、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2、学习教育哲学不仅应深化对既有哲学研究,而且应有证伪、否定和颠覆既有哲学的雄心壮志,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一),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国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教育哲学的体系,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1776年到1787年之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课程3、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康德在论教育学中从其道德哲学、历史哲学和人类学思想出发,对自然
4、教育和实践教育分别进行论述,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等著作中论述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教育目的、儿童兴趣、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等,二、世界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于1832年开设教育哲学讲座,这是教育哲学作为大学课程的开端2、1848年德国罗森克兰兹出版教育学体系一书3、1899年德国哲学家那托普出版社会教育学,学科初创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1、1904年美国教育家霍恩第一次以教育哲学为书名发表著作2、1912年,美国教育家麦克文纳出版教育哲学教程纲要一书,学科发展繁荣阶段(20世纪以来),1、近百年来教育哲学领域各种主义盛行,展开激烈交锋并
5、达到初步融合,教育哲学学科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学科在不断出现的危机中趋于成熟2、第三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三个时期,学科发展繁荣阶段(20世纪初以来),第一时期: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主导到多种主义争鸣(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时期:分析教育哲学主导下的多种教育学流派并存(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第三时期:无主导派别的多种教育哲学之争论与融合(20世纪80年代至今),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一),一、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世界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国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教育
6、哲学的体系,三、中国教育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前学科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2、学科移植和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和40年代)3、学科取消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4、学科重建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科移植和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1、五四运动时期杜威来华讲学是中国教育哲学的开端,从此中国学者开始陆续翻译国外教育哲学著作,不少师范院校开始设立教育哲学课程2、20到40年代中国学者的部分教育哲学著作范寿康教育哲学大纲(1923年,商务印书馆;2007年,福建教育),学科移植和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教育哲学的研究都是从不
7、同哲学立场出发,阐述对教育问题的不同见解,虽然深受国外教育哲学流派的影响,但有自己独立的批判能力和问题意识,学科重建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教育哲学的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的广度、深度大大增强,独立见解很多,但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反映不如解放前好,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得到初步的整理和阐发,研究领域细化,教育哲学学会成立,四、教育哲学的体系,几种教育哲学体系:探究的教育哲学,演绎的教育哲学,分析和实证教育哲学,价值论教育哲学,元教育学,综合教育哲学,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
8、(一),一、哲学与教育哲学 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 三、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一、哲学与教育哲学,1、哲学是教育哲学的世界观、本体论基础和指针2、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或方法论是相互影响的哲学的三大领域3、世界的本源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实践的,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一、哲学与教育哲学,1、哲学是教育哲学的价值论、人生观基础和指针2、人是什么?人本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何在,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哲学问题,也是重要的教育哲学问题,一、哲学与教育哲学,1、哲学是教育哲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和指针2、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的总的
9、方法论,也是教育哲学的方法论3、两个“实事求是”,一、哲学与教育哲学,1、哲学是教育哲学成为教育最高智慧、时代精神精华和自由创造之学的基石和指针2、教育学应该成为教育的最高智慧,应该成为时代教育精神的精华,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一)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1、从发展过程和性质可以把教育学分为经验教育学、思辨教育学、实证教育学、科学人文教育学等2、现代教育学可分为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和实践教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大分支学科,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和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是教育学与教育哲学对象的关系问题其次是教育学与教育哲学任务的关系问题再次是教育
10、学与教育哲学方法的关系问题第四是教育学与教育哲学性质的关系问题,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三)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科学化和合理性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1、教育学的科学化是近现代社会的追求,而教育学的科学化实质是教育学的合理性2、马克思 韦伯把一切以伦理为取向的行动都归于责任伦理和信念伦理准则,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四)教育哲学与教育学逻辑起点和本体论的一致性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与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命题、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对教育本质、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有密切的联系,二、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逻辑起点不同,是形成教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命题、知识体
11、系和理论框架不同,特别是对教育本质、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有明显不同的重要原因,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一)教育科学的几种含义(二)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三)教育哲学的定义(四)教育哲学对教育学其他学科既有引领作用,又相互促进,三、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的几层含义:1、广义教育学的同义语,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学科的总称2、教育学研究的科学化倾向3、19世纪末以来,传统教育学解体而出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三、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二)
12、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的性质、对象、任务和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学: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理想、目的和应然教育(德国教育学家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规律和实然教育布雷津卡)实践教育学:研究实践操作原则、方式,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存在,揭示教育发展合理性和构建合理性教育的学问2、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对象:教育现象 方法:实证 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目的:构建合规律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法研究合理性教育理想的学问,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学问对象:教育思想方法:前提反思任务:反思教育思想的前提,揭示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合理性目的:形
13、成整体的教育认识和系统的教育观,构建合理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教育哲学的定义,教育哲学的定义目前教育哲学的四种观点:以哲学的方法研究教育根本问题和学问教育价值的学科研究教育领域中的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学科,教育哲学的定义,郝文武:教育哲学是以哲学的方法研究合理性教育理想的学问,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是认识教育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哲学的定义,(四)教育哲学对教育学其他学科既有引领作用,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育的一切主要问题,在实质上都是富于哲理性的问题科学只重视事实、实证,人文社会科学及其教育学不能不涉及价值关怀,经验科学并不教人应该做什么,只能告诉人能够做什么,第一章 教育哲学学理,
14、第一节 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 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发展 第三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第二节 教育哲学的性质(三),(一)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二)教育思想及其根据:教育哲学反思的对象(三)前提反思与构思:教育哲学的任务(四)教育哲学反思的意义(五)教育哲学反思的特点,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一)反思:教育哲学的方法1、教育哲学研究方法不同观点吴俊升教育哲学大纲:历史的、比较的、批判的方法孟宪承教育哲学之一解:彻底的思考,综合的眼光傅统先教育哲学讲话:历史研究法,基础研究法,问题研究法,派别研究法,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抽象的方法,批判的方法刁培萼、丁沅马克
15、思主义教育哲学:综合-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索,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刘文霞论教育哲学研究的趋向和方法论体系: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其他科学方法,包括文献法,历史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解释学方法,猜想,直觉等等,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2 教育哲学反思的本质反思,就是后思、回过头来思考,是对发生了的事实的思考,与构思相对应,反思是思辨的一种方式反思的三个水平:常识性反思,科学反思,哲学反思,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1、常识性反思就是主体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评价和检查2、科学反思是主体对思想的思想,对认识的认识和对理论的理论3、哲学反思就是思想对思想的前提反思或前提批判,把理论思维的前提本身作为追问
16、,质疑和反思的对象,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教育哲学的反思是教育思想对构成自身的前提的反思或前提批判,是把教育理论思维的前提本身作为追问和质疑对象的反思,是揭示教育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对各种关于教育“存在”的教育“思想”进行的反省和批判,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反思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反思和前提反思内容反思:思想对自己的思想内容的反思,是普遍存在于各种思想活动中的思想自我反思前提反思:思想对构成自己的根据和原则的反思,同时创造和选择新的思想前提和反思方式,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前提反思,四、教育哲学的前提反思,1、思想前提是构成思想的根据和原则,推演思想的逻辑支点,评价思想的尺度和检验思想的标准,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哲学 学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