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宣传手册.docx
《卫生应急宣传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应急宣传手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应急宣传手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知识 宣传手册 二八年八月八日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个级别,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实行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原则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如乙、丙类传染病局部小流行、局部小爆发,每起食物中毒30例以下,放射性一级事故,波及面及影响较小的中毒事件和其他较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县区*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遇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较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人民*及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组织、指导、协助、支持或直接参与。 1. 跨县区的疫情、中毒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辖区内鼠疫、霍乱疑似首发病例或首发疫情; 3. 辖区内发现疑似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或输入性疑似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的病例; 4. 首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一个县区多乡镇多点爆发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并呈蔓延趋势; 5. 一个县
3、区范围短期内乙、丙类传染病波及数个乡镇,出现多2 点爆发,发病率比常年上升数倍以上,或乙类传染病在多个村屯、单位发生爆发流行; 6. 每起食物中毒3099例,其他急性中毒出现严重症状者39例,放射性二级事故; 7. 辖区内学校、幼儿园、旅游景区、涉外饭店、重要厂矿等场所发生重要传染病疫情或中毒事件或其他有较大影响的公共卫生事件; 8. 辖区范围内发生不能确诊及病因不明的群体疾病。 以县区为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迅速向自治区人民*报告,并请自治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工作组给予指导、协助、支持和直接参与。 1. 发生鼠疫疫情,霍乱2例以上; 2. 在5天内发生病毒性
4、肝炎50例,伤寒、副伤寒10例,痢疾100例,出血热5例,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登革热20例,炭疽10例,或引起2例以上死亡;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3. 当发生跨我市辖区的重大疫情,经实验室证实的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病例或输入性脊髓灰质炎显示毒株的病例; 4. 其他急性传染病在1/3以上乡镇范围流行,或疫情跨我市辖区爆发流行或造成2例以上死亡病例; 5. 发生50例以上病因不明的相同疾病并造成死亡; 6. 食物中毒10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其他急性中毒10例以上或出现死亡,放射性三级事故。 出现跨我市辖区中毒事件,对社会造成严重后果,或发生跨县区鼠疫、霍乱,发生跨
5、县区范围流行至5人以上死亡,特大或其他可能造成国内外严重不良影响事件,视为特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由市人民*迅速报请自治区人民*直接领导并组织各级*各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3 在两个乡镇以上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除由当地人民*负责处理好外,市人民*负责协调相关行政区域人民*做好事件处理工作。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限:1-2小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应当报告的事项,应当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
6、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或者上一级人民*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应当在接到报告后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报告。 三、 中毒事故 1.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或误食毒性物质后出现的一类急性疾病。发病者通常感觉肠胃不舒服,伴有恶心、呕吐、肚子疼、拉肚子等症状。 应急要点: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大量喝水,稀释毒素。 用筷子、勺把或手指压舌根部,轻轻刺激咽喉引起呕吐。 误食强酸、强碱后,及时服用稠米汤、鸡蛋清、豆浆、牛奶等,以保护胃黏膜。 用塑料袋留好可疑食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供化验使用。 尽早把病人送往医院诊治。 专家提醒: 不吃不新鲜或有异味的食物
7、。 不自行采摘蘑菇、鲜黄花菜或不认识的植物食用。豆角一定4 要炒熟后再吃,不吃发芽的土豆。不吃霉变甘蔗、霉变红薯。不喝生豆浆。不吃有异味的或没有检验合格证的蜂蜜。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以及肉类食品应炒熟后再吃。 不用饮料瓶存放化学品。存放化学品的瓶子应该有明显标志,并置于隐蔽处,避免儿童由于辨别不清而饮用。 食物中毒的病人必须立即送往医院抢救,不要自行乱服药。在送医院过程中让呕吐病人采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或误吸。 2. 有机溶剂中毒 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正己烷、氯仿、氯乙烷、甲醇、乙醚、丙酮、二硫化碳等,都可能引起人体中毒。 应急要点: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
8、地方,脱去被污染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同时注意保暖。眼部被污染的,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10 分钟。 若中毒者昏迷,施救者可根据现场情况及中毒物质种类,采用拇指按压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的办法施救。 专家提醒: 发生中毒事故区域的人员应尽快撤离或就地躲避在建筑物内。施救者需做好自身防护后,方可进入现场。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有条件的可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同时呼叫120,立即送医院。 与毒物密切接触者,应卧床休息,接受严密的医学观察。 3. 农药中毒 大量接触或误服农药,会出现头晕、头痛、浑身无力、多汗、恶心、呕吐、肚子疼、腹泻、胸闷、呼
9、吸困难等症状。重者还会有瞳孔缩小、昏睡、四肢颤抖、肌肉抽搐、口中有金属味等症状。 应急要点: 5 迅速把病人转移至有毒环境的上风方向通风处。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微温的肥皂水、稀释碱水反复冲洗体表 10分钟以上。 眼部被污染的,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冲洗10 分钟。 口服农药后神志清醒的中毒者立即催吐、洗胃,越早越彻底越好。 昏迷的中毒者出现频繁呕吐时,救护者要将他的头放低,并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中毒者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呼叫120,立即送医院。 专家提醒: 在农药生产车间等人员聚集的地方发生毒气中毒事故,救助者应戴好防毒面具后
10、进入现场。 尽可能向医务人员提供引起中毒的农药的名称、剂型、浓度等。 施洒农药时,人员应站在上风方向。 盛放农药的瓶子应放在儿童不易拿到的隐蔽处。 4. 毒鼠强中毒 毒鼠强是剧毒化学品,对人畜生命危害极大。 应急要点: 立即彻底洗胃、催吐、导泻,清除胃内毒物。 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生抽搐的病人,要防止跌伤、肌肉撕裂、骨折或关节脱位等; 背部应垫上衣物,避免背部擦伤和椎骨骨折;为防止咬伤舌头,用纱布缠绕压舌板塞入病人上、下齿之间,但要注意不要造成舌后坠,以免影响呼吸。 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6 立即拨打 120电话,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专家提醒: 国家禁止生产
11、和使用毒鼠强。 对原因不明的突然出现抽搐、昏迷的“怪病”病人,要考虑鼠毒强中毒的可能。鼠药中毒后抽搐的病人多数是毒鼠强中毒。 四、传染性疾病 1.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鼻涕、痰液在空气中传播。流感传染性强,发病快,状重,北方地区一般在冬春季流行。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病人多表现为高38以上,浑身酸痛、头痛明显,而咳嗽、流鼻涕则较轻。流感对老年人、儿童、孕妇和体弱多病者危害极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应急要点: 有流感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切勿带病上班或上课,以免传染他人。 流感病人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 流感病人应与家人分开吃住。 流感病人的擤鼻涕纸和吐痰纸要包好,扔进加盖的垃
12、圾桶,或直接扔进抽水马桶用水冲走。 专家提醒: 平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 3次以上,每次至少10至15分钟。家用空调在每年使用前要清洗空气过滤网,确保换气清洁。 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导致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病机会。 流感流行时,应尽量少去商场、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必须出门时,戴口罩。 7 每年 9月、11 月份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重病人应在医院隔离治疗。 2.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 5种类型,乙型和
13、甲型肝炎最多见。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过饮食传播。毛蚶、泥蚶、蛎、螃蟹等均可传播甲肝。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症状是身体疲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部分病人出现皮肤和白眼球发黄等症状。 应急要点: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并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隔离。 对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要消毒,在开水中煮15 分钟以上。不要与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对其接触过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如果与肝炎病人共用同一个厕所,要用漂白粉消毒便池。 不要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用剃刀、
14、牙具;与乙肝病人发生性关系时,要使用避孕套或提前接种乙肝疫苗。 食品加工和销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等工作岗位,不得聘用肝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专家提醒: 养成用流动水勤洗手的好习惯。 生熟食物要分开放置和储存,避免熟食受到污染。 食用毛蚶、牡蛎、螃蟹等水产品,须加工至熟透再吃。 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预防甲型和乙型肝炎的最好方法是接种疫苗。 8 3.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 红眼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眼病。主要症状是眼部充血肿胀、眼痛、有异物感、眼屎多。主要通过接触被病人眼屎或泪水污染的物品而被传染,夏秋季容易流行。 应急要点: 患上红眼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病人所有生活用具应单独使
15、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病人使用的毛巾,要用蒸煮 15 分钟的方法进行消毒。 病人尽量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商场、游泳池、公共浴池、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以免传染他人。 病人应少看电视,防止引起眼睛疲劳而加重病情。 专家提醒: 为预防红眼病,流行期外出时应携带消毒纸巾。不用他人的毛巾擦手、擦脸。回家、回单位时,应使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 养成不用脏手揉眼睛的习惯。 尽量不去卫生状况不好的美容美发店、游泳池,防止被传染红眼病; 滴眼药水预防效果不确切,不要用于集体预防。 4. 狂犬病 人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狗、猫咬伤、抓伤后,会引起狂犬病,一旦发病,无法救治,几乎 100%死亡。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烧
16、、头痛、怕水、怕风、四肢抽筋等。 应急要点: 被宠物咬伤、抓伤后,首先要挤出污血,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伤口至少要 20 分钟。最后涂擦浓度75的酒精或者 25的碘酒。9 只要未大量出血,切记不要包扎伤口。 尽快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镇卫生院防保组的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第1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24小时内。 如果一处或多处皮肤被咬穿,伤口被犬的唾液污染,必须立刻注射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 将攻击人的宠物暂时单独隔离,尽快带到附近的动物医院诊断,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专家提醒: 养犬人有义务按照规定为犬接种疫苗。 发现宠物没有精神、喜卧
17、暗处、唾液增多、行走摇晃、攻击人畜、怕水等症状,要立即送往附近的动物医院或乡镇兽医站诊断。 人被犬攻击并咬伤,应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5.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传播,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唾液、鼻涕也会被感染。 “非典”的症状先是发热,同时伴有寒战、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没力气、拉肚子等表现。少数病人有咳嗽、痰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与流感和肺炎不易区别,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病人死亡。 应急要点: 一旦发烧,要及时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 如果接触到“非典”病人,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每天测量自己的体温; 出
18、现“非典”疫情,健康人或轻症病人尽可能不去医院。必须去医院看病的,需戴上口罩,回家后洗手、洗脸、消毒衣物。阳光直射可以起到消毒作用,用消毒剂消毒先要咨询专业人士。 10 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必要的隔离观察。 专家提醒: “非典”病人,要立即住院并隔离治疗。 日常预防尤为重要,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 避免在商场、影剧院等通风不畅和人员聚集的地方长时间停留。 家庭居室和办公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即使在冬季,每天也要开窗通风 3次以上,每次至少 10 至 15 分钟。 6. 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与鼠疫病人接
19、触和被鼠蚤叮咬可以传播,与鼠、旱獭等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接触也可以传播。 应急要点: 鼠疫病人要服从医务人员的治疗,接受隔离保护措施。 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配合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专家提醒: 外出、旅游前要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鼠疫疫区。 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 如果接触过鼠疫病人,在鼠疫疫区接触过死鼠、死獭,要立即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对病人接触过的物品、住过的房间,要由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严禁进入疫区。如必须进入疫区,要先向专业人员咨询具体的防护措施。 7. 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饮用或食用11 了霍乱弧菌
20、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霍乱起病突然,多从剧烈腹泻开始,然后是呕吐,每日大便多达十几次,水样便,不发烧,多无腹痛。 应急要点: 一旦出现类似霍乱的症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的肠道门诊就医。 要向医生如实提供最近就餐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一同就餐的人员。 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病人使用过的餐具、接触过的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 专家提醒: 霍乱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要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和观察。 不要吃无照食品店和路边小吃摊上的食品。 生、熟食品要分开加工、存放。 不吃变质的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产品。 要勤洗手,养成不喝生水的好习惯。 8.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鼠类传染。病毒可通过破损皮
21、肤、被病毒污染的空气和食品进入人体使人患病。早期症状是发热、“三痛”、“三红”,多数病人出现蛋白尿。目前,对该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有特效的疫苗预防办法。 应急要点: 出现上述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对病人的尿液及其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衣物、被褥用开水浸泡后洗净日晒即可,尿具和排泄物用漂白粉或来苏消毒。 陪护人员接触病人尿液后,可用酒精消毒或肥皂水洗手。 专家提醒: 12 死老鼠要深埋或焚烧,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家中食物要防止被老鼠啃吃。 野外作业时要注意灭鼠。 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 9. 肺结核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 应急 宣传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