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
《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事业管理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生事业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 卫生事业:指为增进人们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管理: 指*、卫生行政部门以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臵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卫生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研究对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
2、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表达等。 一、卫生事业的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事业,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同时医疗服务需要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卫生事业需要*、社会、市场共同发挥作用。 *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福利政策。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责任保障社会全体成员机会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 生事业的特点: 1、*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有以下两种形式: 设计卫生制度和政策,并管理卫生机构 为卫生事业的运行和发展提供资源上的帮助 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3、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 三、卫生事业的作用和地位 1、卫生事业是健康的保证 2、卫生事业是保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3、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4、卫生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卫生事业管理 1、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主要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主体:*。具体由*的卫生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管理。 4、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客体:卫生组织体系,卫生系统活动和社会卫生措施 五、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
4、容 1、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2、卫生信息管理 3、药品管理 4、中医药管理 5、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 2、法律方式:*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3、经济方式:*通过经济手段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方式。 4、行政方式: 表现为各种政策和行政命令。以此来规范各社会主体和卫生机构的行为,使之提供符合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服务。 5、项目方式。优点是能够及时地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七、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重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6、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5、八、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体系 3、初步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卫生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1、人民健康需求发生改变,对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并发挥其功能提出新的要求。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 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呈现多样化和层次化的趋势 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呈现传染病和慢性疾病并存的多重疾病负担的状况。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
6、求对医疗卫生体系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仍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作为我国医疗服务现状的问题焦点,促发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仍任重道远 药品供应体系尚需深化 3、突发事件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仍不完善 九、卫生事业管理的体制 1、建立协调统一的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强化区域卫生规划,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2、建立高效规范的卫生事业机构运行机制:公共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健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运行机制; 3、建立*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
7、确*、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建立和完善*卫生投入机制,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卫生投入责任,完善*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完善*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落实公立医院*补助政策,完善*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4、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5、建立严格有效的卫生事业监管体制:强化医疗卫生监管,完善医疗保障监管,加强药品监管; 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卫生事业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推进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8、; 7、建立实用共享的卫生事业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信息网络; 8、建立健全卫生事业法律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 第二章 管理学原理与管理职能 管理:是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激励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计划: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组织:一是作为实体的组织,另一个是指作为一个过程的组织。 控制: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以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 领导:管
9、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的权利,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工作并富有成效地贡献力量的活动。 一、 管理的性质: 1、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科学性:客观规律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 3、艺术性:创造性、灵活性 4、必然性 二、 管理原理 1、概念: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总结而升华形成的基本原理。它是对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也是对各种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 2、基本特性: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3、构成:由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动态原理、效益原理四个基本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 三、 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对未来
10、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2、组织:一是作为实体的组织,另一个是指作为一个过程的组织。 3、控制:指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检查,监督,纠偏等管理活动,以确保实现既定的目标。 4、领导:管理者按照组织目标和任务,运用管理的权利,主导和影响被管理者,使之为了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工作并富有成效地贡献力量的活动。 5、激励:领导功能中很重要的内容,指领导为提高下属完成组织目标的自觉程度和热情,主动为下属创造能力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升压,影响下属的内在需求和动机,充分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目标的实现。 四、 管理的发簪趋势 人性化趋势、战略化趋势、弹性化趋势、信息化趋势 第三章 卫生事业管理的研
11、究方法 一、定性资料分析的基本过程 1、描述性解释。经常是定性资料分析的基础,包含了研究者所收集的全部材料:观察、访谈、个案记录资料及其他人的印象等,也称为个案研究。 2、建构属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界定类属的策略:一是原有的类属运用局内人的取向;二是研究者建构的类属是研究者应用于资料的类属。 3、逻辑分析。是指利用现代数理逻辑工具,对语言进行分析,并通过语言分析来分析研究现象与既有理论的关系。 4、提出假设。主要着重于发展假设而非检验假设,可通过因果流程图呈现因果关系。 5、证实资料。即定性治疗的验证过程。主要包括: 对立假设。在发展与提出假设以后,需要探讨其对立假设,并与原来提出的假设做比较
12、。 反例。当研究者检视最常发生的现象时,几乎总会有例外或者是不符合该模式的反例,这些情况需要被检验和解释。 多元交叉。是指以不同的研究方法来探讨相同的研究问题。 保存资料的脉络。是定性资料分析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常见定性资料分析方法 1、SWOT分析法 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因素进行提炼,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分析步骤如下: 环境因素分析。指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目前的环境因素,清晰认识到研究相关主体; SWOT矩阵的构造。将调查所得出
13、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者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 行动计划的制定。计划应注意优势因素,重点克服弱点因素,及时把握机会因素,善于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2、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在卫生事业管理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多方的利益相关者,并且这些主体间的冲突也愈来愈显示出复杂化的趋势。卫生事业管理利益相关者分析框架表现为组织外部的利益相关者经常通过内部利益相关者来影响卫生政策的战略制定。估计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主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每个利益相关团体的期望对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如何; 他们是否有方法使*部门重视其期望; 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对未来战略可能的影响。 3、PE
14、ST分析法 即从政治、经济、社会和计数角度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政治因素:当政治制度与体制对 卫生系统医疗活动的态度发生变化时,当*发布了对医疗活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医疗活动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经济因素。主要包括GDP的变化、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卫生服务供给成本、医疗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卫生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等。由于医疗机构处于宏观大环境中的微观个体,经济环境决定和影响其自身发展规划的制定。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收入分布等。其中人口规模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服务的数量,而年龄结构则对疾病的种类、构成等有一定的影响
15、,进而决定医疗机构的种类及服务模式。收入水平和价值观也影响人们的就医行为。 技术因素。既包括疾病检查与治疗的新技术、新药物,也包括卫生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以及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等。 4、情景分析 是指就某一主体或某一研究主题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的一种特殊研究方法。作用在于分析环境和形成决策、提高组织的战略适应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通常利用情景分析来预测卫生政策等因素对医疗服务未来发展和变化趋势;预测目前医疗服务提供与需求之间的差距;预测医疗市场的变化。 分析步骤包括: 主题的确定; 主题所处环境的构造; 关键因素的辨识; 假想可能的趋势和发展; 检测对发展和趋势的影响。 三、常见
16、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1、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为部分联系平衡法,特点是在考察部门间错综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时,能够发现任何局部的最初变化对经济体系各个部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可作为制订卫生事业结构调整计划和预测的依据。 正确地反映出卫生相关各部门间的关系。 可据此进行数量分析和核算。 有助于推动卫生事业管理现代化。 2、综合指数。是指将研究事物的多个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各异的指标实测值综合成一个无计量单位,反应其相对平均变化水平的综合指标。 综合指数法的步骤如下: 个体指标指数化。包括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的指数化。 指标分类。可按照功能分类,讲具有相同功能的指标归为一类。 综合指数。按照同类指数相乘
17、后在求和的方法计算。 评价分析。 3、层次分析法。是将研究事物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决策方法。基本步骤如下: 建立决策问题的递接层次结构模型。 构造判断矩阵。 层次排序及权重计算。 一致性检验。 综合评价。 4、系统分析法 基本概念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系统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最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定量化。不但要进行定性分析以确定其属性,还要进行定量分析以掌握其程度; 模型化。是对系统的简化及抽象处理的方法; 程序化。系统分析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都要
18、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具体步骤: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的方案。 四、卫生管理研究新进展 1、关键路径法 2、熏蒸政策分析 3、Topsis法 4、POWER SWOT分析法 第四章 卫生规划 1、卫生规划(health planning):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按卫生事业的客观规律确定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速度和规模,合理配臵卫生资源、提高卫生事业整体效益和效率的科学计划方法。 2、区域卫生规划: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
19、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臵卫生资源,使卫生资源供给与卫生服务需求基本平衡,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形成区域内卫生的整体发展。周期一般为5年。 一、卫生规划的意义 1、明确发展方向。通过卫生规划,可以给出特定区域、系统、机构和组织的发展方向,考虑变化的影响,制定适当的对策,减小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2、为控制活动提供标杆。将各类卫生活动实际取得的卫生成效与既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存在的偏差,采取必要的校正行动。 3、统筹卫生资源配臵,协调各类卫生活动。良好的规划可以统筹协调卫生机构的活动,通过甄别比较和指定活动承担机构等方法去除某些重复性和浪费型的卫生活动。 4、统一思
20、想,促进工作协调。卫生规划能够使得所有有关人员了解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资源和障碍以及需要采取的行动,可就此协调工作,互相合作,结成团队。 二、卫生规划的特点 1、协调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量力而行 2、系统性卫生系统自身与外部环境影响与制约 3、动态性根据需求,实施时要调整修订, 4、可持续性满足当前和将来的卫生需求 三、卫生规划的原则 1、目标原则和过程原则。一般而言,卫生规划工作都以提高居民健康状况为中心目标,为了实现中心目标,同时也会有一系列中间目标。卫生规划也是一个过程,随着规划环境的变化,需要对规划不断进行调整。 2、协调原则。制定规划的过程,更多的是一个协调有关各方利益和诉求的过程,
21、制定卫生规划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所以在整个卫生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贯彻协调原则,量力而行。 3、系统性原则。对于卫生规划工作者来说,需要将卫生事业或其各个组成部分视作相互联系的系统,相互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相互影响。 4、可持续原则。任何一项卫生规划,必须既要满足当前卫生需要,同时还要兼顾将来的卫生需要;不仅能解决现有的卫生问题,还要尽可能避免卫生问题的再次出现。 四、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1、针对特定区域。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卫生规划区域应以一定的行政区域为依托,在这样的区域中,既能反映出较为广泛的卫生问题,又具有动员相当的卫生资源和运用行政权力解决卫生问题的能力。 2、核心
22、是优化配臵的卫生资源。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臵,解决医疗保健服务供需平衡的重大举措和主要手段,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求。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编制区域卫生规划作为一种*行为,不仅需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整个过程都要体现*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和法律保障的精神。 4、属于战略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更多的是对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全局做出筹划和抉择,站在战略层面上考虑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五、区域卫生规划的研制步骤 1、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区域卫生规划研究的首要任务,
23、是在分析社会环境变化和要求的基础上,寻求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与社会协调的卫生事业发展途径。因此,在规划的研制过程中,首先应作形势分析,以确定卫生系统在当地的战略定位。 2、建立能反映战略定位的卫生事业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宏观战略分析结果,依据卫生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卫生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确定卫生系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目标和指标体系进行论证。 3、目标差距分析。综合考虑确定各项指标值,并运用差距分析法,分析目标指标值和现状之间的差距,建立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差距模型。 4、确定区域卫生发展的战略重点。包括确定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的逻辑关系和确定
24、目标的优先顺序和战略重点。 5、区域卫生规划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第五章 卫生组织 1、卫生组织:指以促进、恢复和维护人群健康为基本目的的机构或团体。主要包括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直接相关的第三方组织。 2、卫生行政组织(health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是指那些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将组织和管理卫生相关事务作为主要职能的*组织。 3、卫生服务组织(health service organization):是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事业 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