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永济市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济市导游词范文介绍.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济市导游词范文介绍 永济古称蒲坂,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地处华北、 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端,是晋、秦、 豫“ 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永济市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永济市导游词1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以鹳雀楼主体为中心的鹳雀楼景区分四个游览区:一是名楼游览区,包括门殿、鹳影湖、唐韵广场;二是黄河风情
2、游览区,包括蒲州风情园、黄河风情园、柳园;三是山水游览区,包括苍山自然景观园、吉祥如意湖、鹳雀园;四是康乐游览区,包括蒲津康乐园、唐风马球场、日潭戏水园等人文自然景观。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盛唐时代开放的社会精神和盛唐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整个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盛唐时代开放的社会精神和盛唐文化为包装,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鹳雀楼已经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成为国内外游人观光、浏览、休闲、度假的国家级旅游景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奔腾汹涌的气概;又可望那阡陌交织、坦荡无限的大地,遥望“
3、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大禹治水”华夏根祖的历史风貌;也可以南望起伏连绵的条山,还可以隐约西览雄伟壮观的西岳华山,领悟台湾历史学家姚荣龄先生“中华”缘于永济,“中”指太行山脉的中条山,“华”指秦岭山脉的华山的论断。正由于鹳雀楼立晋望秦,西为华,东为夏,正好座落在华夏历史座标的中点上。因此,必将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华人在这里领略王之涣千古绝唱的丰富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登高望远的精神。永济市导游词2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
4、)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 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 海内外。沈括梦溪笔谈给了鹳鹊楼八个字:“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千余年间,它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21世纪初,中国人重建鹳鹊楼。有关方面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
5、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现在,这座九层高楼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著名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永济市导游词3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普救寺观光旅游,很荣幸能为各位做一次向导。山门 普救寺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据史料记载,隋初已有,是一座千年古刹,千余年来,几经沧桑,反复兴废,19_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总占地103亩,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普救寺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是元代戏剧大师王实甫所写出的杂剧西厢
6、记故事的发祥地,它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老夫人带着女儿莺莺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此地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不巧天降春雨,道路泥泞,住宿于蒲州城中。听店小二说此地有一座普救寺,是则天娘娘的香火院,盖造非俗,前来游寺中与莺莺小姐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奏出了一曲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凯歌。台阶前 这儿的台阶总设置108个,佛经上说人的一生要经历108个磨难,所以这儿便设108个台阶,只要你能诚心登完这些台阶,便会消灾免难,接福接寿。钟楼前 这座钟楼全高17米,分两层,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唐建筑。这口钟重约四
7、吨,94年浙江瑞安铸造,钟楼的钟在古时主要起报时、寺警等作用。由于西厢记故事发生于普救寺,所以这里每一座建筑都与西厢记有着不解之缘,这座钟楼的二楼在“白马解围”一折中便起到“观阵台”的作用。当时河中府浑缄元帅病故,乱军失统,守卫蒲津桥的将领孙飞虎听说相国之女崔莺莺长的如花似玉,貌似天仙。便带领5000人马将普救寺团团围住。扬言:“三天之内如不交出小姐,便将普救寺一把火烧掉,僧俗寸斩不留。”老夫人迫于无奈,许下诺言:“谁能退得贼兵,便把莺莺嫁给谁。并倒赔嫁妆。”好啊!张生挺身而出,书信一封,由寺内武僧慧明突围而出递与白马将军,这白马将军姓杜名确,原与张生是同窗好友,八拜之交,后弃文从武。官拜征西
8、大元帅,统领十万兵马镇守蒲关。接信后火速赶来,张生聪明阿!为显示朋友威力,就请法本长老、崔老夫人登钟楼之上观看如何生擒孙飞虎。因此便起到“观阵台”的作用。回廊前 至此108个台阶已登完。大家请看,普救寺位于永济市境内的峨嵋塬头,南边是巍峨的中条山,西边可以看到白如襟带的黄河水,依山傍水,风水宝地。寺前坡底即是长安通往北京的古驿道。当年慈禧西逃时就路过此地。回廊内 大家请看:这座古塔便是莺莺塔,原名舍利塔,是寺内的瞻礼建筑,塔高39.50米,共十三层,可以登九层。距今已有430多年历史,寺内原塔创自隋唐,工制壮丽,毁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冬天的一次地震之中,后8年(1564年)四川铜梁进
9、士张佳胤任蒲州知州。黄河水连年泛滥,为根治水患,他深入民间,寻求良策,有个精通风水之道的人告诉他说:“蒲州城两头尖,形状好似一条船,城东官道如条缆绳,舍利塔如维系之柱,如今塔已不存,船无柱可揽,郡城就象浪里孤舟一般摇摆不定。”于是张太守捐俸倡之,这座塔虽形制古朴。却与北京天坛回音壁、河南三门峡宝轮寺塔、四川省大佛阁石琴齐名,并称中国古典园林仅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如果在塔西20米处击石,塔上回声就如蛙鸣一般,是普救一绝,请大家稍后欣赏。这四周的回廊即是当年张生与莺莺小姐第一次相遇之处。莺莺一家在普救寺后院住下后。“可怜天下父母心”,老夫人怕“门掩重关萧寺中”的莺莺小姐闷坏了身子,便对红娘说:“红娘
10、,看寺内无闲杂人烧香时,带小姐出去转一转,别把身子给闷坏了。”于是红娘陪伴莺莺进佛殿上香后行至塔院东廊,张生正由法聪陪伴游寺:“参了菩萨,拜了圣贤,登了宝塔,将回廊绕遍。”行至西廊时正巧与莺莺相遇。“刚刚的打了个照面,就风魔了张解元。”张生随口脱出一句:“呀!正撞着五百年前的风流业冤。”随即眼花撩乱口难言。这时的小姐正手拈鲜花,在阳光底下,浑身上下,流光溢彩。看见张生后不动声色,继续赏花,您想想,小姐是大家闺秀,相府千金啊!张生的痴态被一旁的小红娘瞧见了,便对小姐说:“姐姐,那边有人,咱们回去。”听说有人,小姐回去时很自然的回头一看,“秋波一转”。坏了,小姐已经回去半天了,日近黄昏时,风魔才子
11、张君瑞才说了一句话:“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我这灵魂儿飞在半天,从今往后,先生我那儿也不去了,知道要追求什么了。”你想想,张生当时已经二十又三了,都属大龄青年了,以前是寒窗苦读,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志在凌云啊!唯独见着小姐一面之后却什么都变了。珍重爱情,轻视功名,这是西厢记的高贵之处。当地民俗有一段是这么说的:“日当午,塔影中,塔下张生戏莺莺,莺莺回头望张生,一跤栽倒地流平。”小姐手上的香脂粉在地上留下一个清晰的手印,当时寺院的一个工匠就照小姐的手印刻影画形,烧制了“莺莺手印砖”。千百年来,凡来上香游玩的妙龄女子均要与手印砖对一对,据说如此便可以找到象张生那样的如意郎君,接下来,请各位去西
12、边听一下“普救蟾声”。击蛙台 当地传说是建塔时在底下埋有两只金青蛙,但这毕竟是传说。据专家考察它的声学机理是:一是特殊的地形地貌,莺莺塔所处的地势高敞,而四周又无障碍物,可以接受大范围内传来的声波;二是特殊的建筑结构,它的每一层塔檐挑出成内凹弧形,能把声音反射汇聚,蛙声就是十三层塔檐反射聚汇的结果;三是特殊的建筑材料,莺莺塔全部用青砖叠砌而成,几百年来黄土高坡上风沙吹拂,表面特别光滑,对声波的反射系数高达0.98。听完蛙声后请走一下“莺莺小道”这是当年修复普救寺清基时出土的,据专家鉴定很可能是千年的古道,我们的莺莺小姐也许就走过。据说走时心里默默许个愿便可以心想事成。西轩张生自遇见小姐后,便以
13、“佛寺清静,温习经史”为名向法本大师借居在此。那么张生为什么偏偏选了这个房屋呢?张生当时借厢的条件是:“也不要香积厨、枯木堂,远着南轩,离着东墙,靠着西厢。”大家请年历,大雄宝殿的东面便是小姐的西厢小院,他是想离小姐近一点。以便能见着小姐,但老夫人家规森严,不准小姐随便外出。张生也无计可施。痴情书生刚住下来的日子很是凄凉。西厢记中描述:“院深,枕箱凉,一灯孤影摇书幌。”大雄宝殿 是寺内最大的仿唐建筑。里边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中间供奉折三尊佛像是85年清基修复时从殿基础1.5米以下出土的。据专家考证是南北朝晚期的遗物,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分别昌法身、报身、应身佛。西厢记中“张君瑞闹道场
14、”,一折戏就发生于此。莺莺小姐定于二月十五日晚上为老相国做法事,张生当时为见小姐也备斋一份挤了进来。当晚,殿内灯火辉煌,众僧执法器,香客挤满堂,莺莺小姐姐刚刚跨进门坎,满殿的僧众都城被她的美貌惊呆了。年老的大师偷眼瞧,敲钟的和尚心里痒,击罄的头陀走了神,上香的行者把手烫,只有一个敲木鱼的小和尚从头到尾都认真地敲着木鱼,可敲了半天才发现,咦,不对啊!敲的什么呢?前边一个老和尚的光头。那我们不禁要问一问,老和尚的光头被当作木鱼敲,难道一点感觉都没有吗?那老和尚啊麻木了!这一段描述从侧面烘托出莺莺的超凡绝俗语,另一方面也是作者王实甫对封建宗法势力的讽刺。梨花深院 这是一座具有北方民俗特色的三合小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济市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