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复句练习答案.docx
《单复句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复句练习答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复句练习答案*现代汉语练习答案* 第四节 单句 一、 1、 单句由一个短语或一个词构成的句子。 2、 主谓句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3、 非主谓句不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两个直接成分的句子。 4、 施事行为动作的发出者。 5、 受事行为动作影响的对象。 6、 主谓谓语句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 7、 双宾语句一个动词后面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 8、 存现句说明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 二、 1、结构 语气 单句 复句 结构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谓词性非主谓句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2、陈述的对象 “谁/什么”之类 彼此对待 被陈
2、述 陈述 3、动词性成分后边 “谁/什么”之类 动词性成分 4、名词性 修饰 “谁的/什么样/多少” 定语中心语 前边 修饰 “怎么样/几时/哪里/多么” 肯定或否定 状语中心语 动形性词语 补述 “怎么样/多久/多少次 程度 5、谓语中心 6、独立语 外位语 7、名词性 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 状语 动词的简单形式 一个单音动词 8、“给予”义 动词 分别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 9、 时空性 存现性 施事 三、 主谓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兼语句 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把”字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兼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兼
3、语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兼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把”字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存现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连动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存现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兼语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主谓句 主谓谓语句 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四、 1 1、 答:这两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并不相同,前一句是主谓谓语句,主语是“这个人”,谓语是“脾气古怪”;后一句是一般主谓句,主语是“这个人的脾气”,谓语是“古怪”。 2、 答:以上句子并非都是双宾语句。双宾语句是一个动词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动词一般含有“给予”义,两个宾语能分别
4、跟动词构成动宾关系。上述例子属双宾句的只有、三句,其余的都是单宾句,其中、句中的“拿”“抄”是含“获取”义,不含“给予”义,句中的“给他”是状语,句中的联合短语“一头猪和一头牛”是一个宾语。 3、 答:上述句子属兼语句的有、六句,因为它们都包含兼语成分,谓语部分都能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如“都叫他/他带路”“叫他/他做老孙头”“请英模报告团/英模报告团作报告”等,其余的都不是兼语句,其中是不带宾语的主谓句,“叫”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两句是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宾语分别是“英模报告团作报告”和“他一定会改过自新”,是连动句。 4、 答:上述例子不全是存现
5、句。存现句有三个特点:主语具有时空性;动词具有存现性;宾语往往是施事,一般是不确指的。符合这些条件的有、几句,其余三句的主语都不是表时间或处所。 5、 答:施事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三个句子只有前两句的宾语是表施事的,另一句不是。 四、 1、 答:主谓句是能分析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它的结构类型包括以下三类: 名词谓语句,即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这女孩弯弯的眉毛。 明天又中秋节了。 动词谓语句,即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花开了。 西斜的太阳照着整条街道。 兔子跑得很快。 形容词谓语句,即由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例如: 孩子的脸圆圆的。 我们的友
6、谊比山高比海深。 这水烫得要命。 2、 答:名词谓语句是由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又叫名词性谓语2 句。名词谓语句有它自己的特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即名词谓语口语性比较强,并且一般是肯定形式。主要是对主语从某些方面进行判断、说明、描写,或者是说明时间、天气、数量、价格、重量、年龄、籍贯、处所、所属等,或者是对容貌、性质、特征、环境等进行描写。例如: A、 今天星期天。 B、 现在5点钟了。 C、 明天阴天。 D、 鲁迅绍兴人 E、 一斤瘦肉就十元钱。 F、 苹果共三斤。 G、 老太太七十多岁了。 H、 这姑娘长长的眉毛。 I、 窗下一幅繁华的街景。 J、 这件衣服新买的。 能直接充当谓语的
7、名词主要是一些表示日子或天气的名词,如例A、C,其它名词一般不能单独充当谓语。 3、 答:句子成分的配对性是指一般句子成分具有配对性,主语和谓语、动词性成分和宾语、定语和定语中心语、状语和状语中心语、补语和补语中心语各成一对成分,即共有五对十个成分。 配对成分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主语是相对于谓语而言的,谓语也是相对于主语而言的;宾语相对于动词性成分而言,动词性成分相对于宾语而言。其余以此类推。总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因此,配对成分具有同现性。 有时候,两套配对成分相继出现,前一套配对成分的后一个成分与后一套配对成分的前一个成分相同而融合,产生套合现象。如“动宾+主谓 动兼语动” 有时候,不
8、同的配对成分处在不同的层级上。例如: 我相信他会支持我的 相信他会支持我 他会支持我 会支持我 支持我 4、 答:外位语的突出特点是,不和句中一般结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但和句中充当结构成分的某一词语复指同一对象。它的位置可以3 在句首或句末。例如: A、 你找的那个人,他已经走了。 B、我们这里什么水果都有:苹果、雪梨、葡萄、橙子、香蕉 5、 答:从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看,宾语的语义类型很复杂,难以穷尽。下面只能列举说明: A、 表对象的,如:洗衣服 B、 表结果的,如:盖房子 C、 表工具的,如:吃大碗 D、 表材料的,如:刷石灰 E、 表施事的,如:来客人了 F、 表处所的,如:去上海 G
9、、 表时间的,如:混日子 H、 表方式的,如:存活期 I、 表目的的,如:跑生意去了 J、 表判断的,如: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 K、 表原因的,如:你哭什么? 一个及物动词可以带各种各样的宾语,有些宾语很难叫个什么名目。 6、 答:补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有: A、结果补语 :如:杯子打破了 衣服做好了 B、程度补语 如:好极了 热得要命 C、状态补语 如:听得津津有味 高兴得跳起来 D、可能补语 如:吃得 吃不得 干得好 干不好 E、趋向补语 如:走进来 说下去 F、动量补语 如:看一遍 跑三趟 此外,还有时间补语,如“这活儿干了三天”等等。 7、 答:兼语句是谓语部分用兼语短语的句子,或者是由兼
10、语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例如:“他叫我把书借给他。”“有人找你。”连动句是连动短语充当谓 语的句子,或者是由连动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例如:“他去北京学习。”“上4 车买票!” 区别兼语句和连动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能否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能分化的是兼语句;否则,是连动句。 看前后的谓语动词能否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若能,就是连动句;否则就是兼语句。例如: 他鼓励我当老师。 他瞒着我当老师。 那房子有人住。 那人有房子住。 例都分别能分化出“宾”“主”相同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是兼语句;例前后谓语动词都能与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是连动句。 、答:
11、“被”字句就是谓语部分包含“被”字的句子,如“他被蛇咬了”。“被”字句的主语一定是受事主语,属于被动句,但主语是受事的句子不一定是“被”字句,“被”字句是有“被”字标志被动的。例如: 你的衣服已经拿去洗了。 那本书被人借走了。 、答: “把”字句的基本特点是:“把”字后面一般是名词性词语,表示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例如:“把衣服洗了”“把眼睛看花了”句中的“把”后边“衣服”“眼睛”都是名词,所指对象都是有定的,先于动作而存在的。其中“衣服”是被处置的对象,“眼睛”是受影响的对象。“把”字介词短语后面不能是动词的简单形式,尤其不能只用一个单音动词。例如“请你把书拿过来”“请把书数数”
12、“你给我把书打开”“他把房子卖了”这些句中“把书”的后面都不是动词的简单形式。 “把嗓子喊哑了”“把鞋走破了”“把扣子钉上”都符合上述第二个基本特点的要求,所以可以说。“把嗓子喊”“把鞋走”“把扣子钉”不符合这个要求,所以不能说。 10、答:主谓谓语句就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从大主语和大谓语的联系看,主谓谓语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大小主语之间具有领属或全偏的语义联系。例如: 李娟性格温柔。 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大小主语之间没有上述领属或全偏关系,对小主语中的动词说来,大主语具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等语义联系。例如: 他川菜做得特别好。 5 这个人我前几天见过。 这个桶
13、我盛满了水。 大主语与大谓语之间具有表达上的整体联系,大谓语从某个角度对大主语进行说明。例如: 这种事情我们有过很多教训。 这个地方他非常熟悉。 这部电影看过的人不多 11、答: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句的区别: 看前一动词的性质。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多是使令动词或表存在的“有”,而主谓短语作宾句的第一个动词一般是表心理活动、感知或表明意义的动词。例如: 领导派他去开会。 领导知道他去开会。 “派”是使令动词,“知道”是表感知的动词。 看是否能分化出有某种逻辑关系的“动宾”和“主谓”两种结构,若能,则是兼语句;否则,是主谓短语作宾句。上述例可分化成“领导派他,他去开会”,例则不可以这样分化。 12、
14、答:双宾语句是一个动词后面连用两个宾语的句子。它的基本特点是: 带宾动词一般含有“给予”义。例如:“他给了我两元钱”是双宾语句,“他拿了我两元钱”则不是双宾句。“给”含有“给予”义,“拿”不含“给予”义,而是“获取”义。 两个宾语能分别与动词构成动宾关系。如“给了我两元钱” =“给了我+给两元钱” 双宾语一般指人的在前,指物的在后。如上述例子,“我”是指人的宾语,“两元钱”是指物宾语。 “公司收购了农民一批土特产”不是双宾句,因为动词“收购”不含“给予”义,含“获取”义。“人们都叫他金烟杆”是双宾句,因为动词“叫”虽不含“给予”义,但宾2相当于一个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可用“什么”来提问,宾1可
15、用“谁”来提问。他们都能分别与动词“叫”构成动宾关系。 13、答:存现句是说明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它的主要特点有三: 主语具有时空性。存现句的主语一般是由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名词性词语充当的,它们分别表示人或事物存现的时间和处所。 动词具有存现性。 6 表示存在的带宾动词有三种情况:A、直接表示存在,如“有、是”;B、既表存在,又表存在的方式,常带助词“着”;C、动词带“满”又带“了”,表明普遍存在。例如: 表存在的带宾动词,还可带“过”表曾经存在,带“了”表这种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变化。例如: 表示出现和消失的带宾动词,最常见的有两类: A、位移性的;B、原点性的。例如: 宾语往往是施事
16、,一般是不确指的。例如: “外面有人跑步”“一群孩子走出公园”不是存现句,前者是兼语句,后者主语是表示人的,不具有时空性;“村前是一条小溪”是存现句,因为它符合存现句的三个特点。 14、 答:这三个句子的差异表现在: A、结构特点不同: 句是个带宾句式,受事在动词性成分后面充当宾语,是一般的叙述事实;句是个“把”字句,受事通过“把”字而放在动词性成分前面,主语跟句一样都是表施事;句是个“被”字句,受事处在主语的位置,施事通过“被”字放在动词性成分前面。 B、表义特点不同:句是一般的叙述事实;句是表示对受事的处置性,强调动作的结果;句着重强调受事主语的被动状况。 、答:这四个句子的差异在: 句和
17、句都是存现句,宾语都是“一面红旗”,与两句不同。句和句的不同是:句是主谓句,“山顶上”在句首充当主语,句是非主谓句,“在山顶上”在句首充当状语。句和句都是一般主谓句,主语都是“一面红旗”。和的不同是:的“在山顶上”处在动词“插”的后面,的“在山顶上”处在动词“插”的前面,充当状语。 答:这三个句子的不同表现在: 是主谓谓语句,分析为: 他普通话说得不错。 是一般主谓句,分析为: 他的普通话说得不错。 是连动句,分析为: 他说普通话说得不错。 的主语是偏正短语,的主语相同。 答:这四个句子的区别是: 是双宾句,分析为: 7 我交给你一个任务。 是“把”字句,分析为: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是连动
18、句,分析为: 我交一个任务给你。 是主谓谓语句,分析为: 这个任务我交给你了。 答:四句的差异是: 是兼语句,分析为: 他请求我原谅他。 是主谓短语作宾句,分析为: 他希望我原谅他。 是动宾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分析为: 他希望得到我的原谅。 是连动句,分析为: 他有理由得到我的原谅。 五、 1、人们告诉我,六十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凉的沙滩,那赭黄色的沙地 上什么都没有。 2、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 ) 3、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 进入橡胶园。 4、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們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百年来的中国艺术 8 的成长、
19、演变和发展。 5、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只鼓掌。 6、 凡是于小事忠实的于大事也忠实。 7、 我所遇到的毕竟是好人多于坏人。 8、 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 9、 从漠河到南沙群岛,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五星红旗迎着十月的第一缕 阳光冉冉升起。 10、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11、据研究,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眼睛。 句 兼语句) 12、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 夜。 13、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 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句 练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6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