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伟中《杨氏之子》课堂实录.docx
《华伟中《杨氏之子》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伟中《杨氏之子》课堂实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伟中杨氏之子课堂实录杨氏之子教学实录 执教:华伟中 师:昨天我没有来跟大家见面,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见面。昨天有没有想我? 生:没有 师:有没有想我? 生笑。 生1:非常地想。 师:想我什么呢? 生2:想你的样子。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师:现在呢? 生2:现在我都知道了。 师:怎么样呢? 生2:老师长得比较帅。 师:还不是很帅,是比较帅。另外同学还想我什么呢?你呢? 生3:我想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是一个 师:男老师。 生笑。 生3:我想你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对学生是否像朋友一样非常地好。 师:用了一个“是否”,现在有答案了吗? 生3:我觉得应该是“是”。 师:非常感谢。有没有想我叫什
2、么名字?想过没有? 生齐答:想过。 师:哦,你想过呀。 生:我想问你叫什么名字。 师:看看,不是前面有吗? 生4:华老师。 师:名字。 生4:华伟中。 师:谁敢像她这样叫我的名字。 生齐摇头:不敢。 师:不敢啊? 生:国家主席我都敢叫。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叫的,有啥不敢呢?你第一个不敢,我第一个叫你。来。来,起立。叫吧。 生:额 师:看来咱们的班主任交代得很好,是吧?来,现在大胆地,今天你叫我名字我心里感到舒坦、亲切。来 生:额,华老师。 师:还是不敢叫。用了一个老师告诉人家我的职业是什么?是吧。听见别人叫名字那是一种最亲热的称呼。但是,听两位同学这么叫呀,有人不同意。第一个不同意的是我,第二个不
3、同意的是我爸爸,第三个不同意是我爷爷,还有我的祖宗不同意。知道为什么吗? 生齐答:不知道。 师:不知道啊。 一生小声说知道。 师:哦,他知道啊。来 生:我觉得应该是尊老爱幼,应该尊敬长辈。 师:叫我名字中的一个字的音念错了,那个字做姓的时候念什么?来 生:华。 师:对,它做姓的时候是念华。我叫 生:华伟中老师。 师:我叫 生:华伟中老师。 师:真好听。我听得心里乐开花。嗳,我、我的爸爸、我的爷爷、我的祖宗都是姓 生:华。 师:嗳,我们这一家子就叫做华氏家族。如果别人不认识我,而认识我的爸爸、我的爷爷,那么他们怎么介绍我呢?就称华氏之子。如果是你的话,人家怎么介绍你?你来。 生:宁氏之子。 师:
4、你姓宁,是吧。来。 生:柳氏之子。 师:姓柳的。 生5:胡氏之子。 师:好的 生:钟氏之子。 师转回又问生5:再来。 生:胡氏之子。 师:自己把自己性别给搞反了。 生齐笑。 生5:咋了? 师:咋了?你男的女的? 生5:男。 生齐笑。 生5:不是不是。女。 师:胡氏之 生5:胡氏之女。 师:对了。瞧你,一开心把自己的性别给搞反了。 生:张氏之子。 生:王氏之女。 师:今天呀咱们学的一篇课文也是相当于咱们这个年纪的。他呀,姓杨。人家介绍他的时候, 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师:谁来读课题。 生:杨氏之子。 师:声音响一点。 生:杨氏之子。 师:很好听。你来。 生:杨氏之子。 生:杨氏之子。 师:一起。
5、 生齐读:杨氏之子。 师:特别注意,课堂上咱们读书、读文字不要直着喉咙喊,你把声音往下降一些会更加好听。再读。 生齐读:杨氏之子。 师:嗳,这就悦耳了。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讲的是一个姓杨的儿子的事。 师:姓杨人家的一个儿子,是吧。嗳,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她家都姓杨,他是其中的一个儿子。 师:就是一个姓杨的人家的儿子。嗳,一户杨姓人家的儿子。刚刚看到同学们已经学过一遍了,我还以为不是咱们班呢,所以,咱们要换种方法来学这篇课文啦。刚刚咱们学古文的时候你有什么收获。你来。 生:古文读的时候停顿不是根据标点来说,而是根据字的意思停顿。 师:说对一半。标点当然是停顿的一个依据,怎么可以不依
6、据标点来停顿呢? 生:依据标点,但在两个标点中间也可以停顿。 师:对。因为古文以前出现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现在选入我们课文当中的文章,方便我们大家阅读,所以加了一些标点。但是有些句子当中我们还是需要停顿,为什么?为了让人听清楚你在读什么。除了这个收获之外,你还有什么收获?你来。 生:我明白了文言文是什么样子的。 师:什么样子的? 生:文言文是一种用古代的语言来写的一些文章或者诗词。 师:恩。那应该是用古代的一些语法来表达的,文字还是我们现在中国的汉字。是吧。第二种收获。第三呢? 生:我发现古文比现代汉字要浓缩。 师:这句话有一个字改一下就对了。我发现古文比现代文,是比现代文章不是比现代文字
7、,更简练。第三个收获。第四呢,有吗? 一刚发言的学生:老师,我。 师:又你啊。来。我上课喜欢叫不举手的同学,因为我觉得你不举手,你考虑得越深刻,越全面。所以,我爱听他们的发言。 师走到一未举手的学生前:你有收获吗? 生6:有。 师:看,叫对了吧。表扬我。表扬我。 生齐鼓掌。 生6:我的收获是古文是一种比较让人、比较、比较 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味道,是这个意思吗? 生6:是。 师:瞧你,多会感悟古文。你还有?你来。 生7:我觉得古文,它是把正常的一些文章给简练化 师:什么叫正常的文章? 生:古文不正常。 师:一般的文章,是这个意思吧? 生7:古文是比较好一点,但是有些文章比较不好一点,它
8、只是把一般文章简给练化了。不像有一些文章把所有的意思都表达在外面。 师:听懂了你的话。古文虽然很简短,但它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和余地是非常大。想不想看看这篇文章? 生齐答:想。 师:拿到之后干什么? 生齐答:读。 师:对。这个时候咱们就应该放开声音来读。争取把这篇文章的字音、词句读正确,行吗? 生齐答:行。 师:好,开始吧。还没拿到的,来。 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原文。 生小声读。 师:我没听见你们的声音,大声点。 生大声朗读。 师:一遍够不够?够吗? 生:不够。 师:不够,再读。 生再读。 师:谁能读。慢慢来,好吧。通过一堂课的古文学习,我相信第一句话能够读得像古人那样。来,这位女生,你起立。 生
9、: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问他生:你有什么意见。 生5:我觉得“甚聪惠”,她读的是“聪惠”的音重,应该是“甚”的音重。 师:你来。 生5:十、杨氏之子 师:第一句话。 生5: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甚”字该重读。 生5:因为“甚”是非常的意思。就是体现这个孩子是非常地聪明。 师:你从哪个方面知道聪明。 生5:从“聪惠”这个词。 师:下面告诉你了吗? 生5:在第三个“惠”,指的是同慧,是智慧的意思。 师:很好。阅读古文我们还要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这句话的意思你理解了,就可以帮助你寻找到该停顿的地方。这句话谁
10、还想念一遍。注意。来,这位女生。你过来拿话筒。 生: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好的。请坐。这句话是讲谁,一起说吧。 生齐答:杨氏之子。 师:对。是讲这个人物的,所以,我们在停顿的时候要在这个人物后边要做停顿。来,在这里。古人读的时候,他的语速比我们现在要 生齐答:慢。 师:嗳。不要急匆匆的,好不好,再自己试一试。 生自读。 师:你来。 生8: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师:知道讲什么意思吗? 生8:就是在梁国有一家姓杨家的儿子 师8:姓杨人家的,不是姓杨家的.。 生8:姓杨人家的儿子,今年九岁,非常聪明。 师:非常好!第二句话谁来读?第二句话,来,这边,你来。 生7: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
11、呼儿出。 师:注意停顿不是把气给停了,是气不断音断,你再来读一遍,尤其是“乃”后边。 生7: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有进步。谁还愿意念这句话。你来。 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学着他的样子咱们也有韵味地来读一读这句古文。开始。 生齐读第二句。 师:这里讲到了这篇短文的第二个人物是谁? 生齐答:孔君平。 师:对,在这个地方咱们也要停顿。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孔君平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是孔子的第26代孙子。他在当时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既有学问,又做高官,相当于咱们现在的最高检察院的院长,而且他跟杨家的关系非常好。不过,我觉得这个孔君平也怪有意思的,你说来拜见他的父亲
12、,也就是拜见杨父,杨父不在,你就回去得了。干嘛还把那个杨小儿给叫来,他当时心里怎么想的?你来说。 生:因为当时的杨氏之子很聪明,所以他想试试这孩子到底有多聪明。 师:嗳,杨小儿名声在外,他想试一试,他还会怎么想?你来。 生:因为他认为他的父亲是很聪明的一个人,他也想既然他父亲很聪明,他想看看他儿子已经名声在外了试试他的智慧到底是不是像名声一样。 师:也是想试探,对吧?你来读这句话。 生: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师:这个“乃”字读得特别好,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二句。 师:第三句话。来,这位女生,我记得你名字了。 生5: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待会,把声音再往下降,别喊,会很好听。声
13、音很好听,来。 生5:为设果,果有杨梅。 师:怎么样?怎么又没表示呀? 生齐鼓掌:好! 师:看见人家进步了,取得成功了,咱们就要及时向他表示祝贺和鼓励,这是做人大度的一种表现。嗳。这里面讲什么意思?还是你说呀,让别人说好不好。来,这位女生,你来。 生9:讲得就是这些水果中有杨梅。 师:漏了前半句。 生9:就是杨氏之子端来水果,然后果中有杨梅。 师:是这个意思吗? 生齐答:是。 师:她说杨氏之子端来杨梅,你从哪里看出是杨氏之子端来的? 生9:是他已经唤出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了,然后呢,这时候应该说他父亲不在家就理应儿子来招待。 师:这是待客 师生同说:之道。 师:这是古文中的一个现象叫什么?叫省
14、略。他把杨小儿给省略了,还把谁也给省略来了? 生齐答:孔君平。 师:嗳,你能把他们放进去说一说吗?谁能放进去说?你来。 生: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果有杨梅。 师:真聪明!谁还会?你来。大声说。 生10: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一盘水果,里面有杨梅。 师:你怎么知道是一盘?哪里看出来是一盘?一排是吧? 生10:一盘。 师:哦,一盘,哪里看出来? 生10:我从“为设果”、“为设果”看出来的。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师:你是从“设果”是吧?一般人请客的话叫什么呀?设宴,是吧。搬家啦、结婚啦、生儿子啦,都要设宴、大摆筵席来请客,这里从“设”字可以看出不单是一种水果,还从这句话的哪里也可以看出不是一种水果。
15、来,你来。 生11:说“果有杨梅”,就说有许多果子,里面还有杨梅。 师:来。你再把这句话意思说一说。 生11: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果里面有杨梅 师:端来了一种吗? 生11:端来了一盘水果,果子里有杨梅。 师:一盘都是杨梅?端来了 生11: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一盘、一盘水果 师:这一盘水果中 生11:这一盘水果中有杨梅。 师:学习咱们就得这样,要紧追不舍地问下去,才可以使自己学得更快,来,第四句,谁来?来,这位男生。 生1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读之前看过下面注释,理解来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12:理解了。 师:说说。 生12:就是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吗?” 师
16、:他很聪明。也读出了这句话省略来什么?孔指 生齐答:杨梅。 师:嗳,杨梅省略了。你很聪明,这个意思你懂了,我相信这次你再读的话,这句话的停顿你也应该八九不离十了。来。 生12:孔指 师:孔指是个人吗? 生1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非常好!就剩一个地方了,谁跟他读得不一样的,停顿。来,这位女生,你来。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听我读好吗?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一起读。 生齐读第四句。 师:最后一句话,这位男生。你别站了,你坐吧。你这么高,我害怕。 生1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什么意思呀?还是你说。 生13:就是他说 师:他说,他怎么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杨氏之子 华伟中 之子 课堂实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