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docx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答案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 1.闭环控制系统的主反馈取自 A.给定输入端 B.干扰输入端 C.控制器输出端 D.系统输出端 2.不同属性的物理系统可以有形式相同的 A.数学模型 B.被控对象 C.被控参量 D.结构参数 3.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误差信号为 A.Xi(s)H(s)X0(s) B.Xi(s)X0(s) C.Xor(s)X0(s) D.Xor(s)H(s)X0(s) 3-1闭环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为G(s)H(s),其中H(s)是反馈传递函数,则系统的偏差信号为 A.Xi(s)H(s)X0(s) B.Xi(s)X0(s) C.Xor(s)X0(s) D.Xor(s)H(s)X0(s) 4.微分环节使系统 A.输出提前 B.输出滞后 C.输出大于输入 D.输出小于输入 5.当输入量发生突变时,惯性环节的输出量不能突变,只能按 A.正弦曲线变化 B.指数曲线变化 C.斜坡曲线变化 D.加速度曲线变化 7.闭环系统前向传递函数是 A.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共73页,当前页是第1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B.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
3、氏变换之比 C.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8.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脉冲响应为 A.1-e-tT B.t-T+Te-tT C.1-tT-te D.T+TeT T81.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阶跃响应为 A.1-e-tT B.t-T+Te-tT1-tT-t C.e D.T+TeT T82.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斜坡响应为 A.1-e-tT B.t-T+Te-tT C.1-tT-te D.T+TeT T83.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1-tA.0 B.T C. D.T+TeT T84.一阶
4、系统的时间常数为T,其单位斜坡响应的稳态误差为 A.0 B.T C.1-t D.T+TeT T9.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10.干扰作用下,偏离原来平衡状态的稳定系统在干扰作用消失后 A.将发散离开原来的平衡状态 B.将衰减收敛回原来的平衡状态 C.将在原平衡状态处等幅振荡 D.将在偏离平衡状态处永远振荡 11.单位脉冲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是 A.1/s B.1 C. 1s2 D.1+1/s 12.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是系统对输入 A.阶跃信号的稳态响应 B.脉冲信号的稳态响应 -共73页,当前页是第2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
5、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C.斜坡信号的稳态响应 D.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13.积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滞后 A.-900 B.900 C.-1800 D.1800 14.奈魁斯特围线中所包围系统开环传递函数G(s)的极点数为3个,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数为2个,则映射到G(s)复平面上的奈魁斯特曲线将 A.逆时针围绕点1圈 B.顺时针围绕点1圈 C.逆时针围绕点1圈 D.顺时针围绕点1圈 15.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A.g0和Lg0 B.g0和Kg1 C.g0和L(wg)0 D.g0和L(wg)0 16.若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为T,则将使系统的相位 A.滞后tan-1(wT) B.滞后-t
6、an-1w C.超前tan-1(wT) D.超前-tan-1w 17.控制系统的误差是 A.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B.给定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C.瞬态输出与稳态输出之差 D.扰动输入与实际输出之差 18.若闭环系统的特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F(s)=1+G(s)H(s),则【 A.F(s)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零点 B.F(s)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F(s)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D.F(s)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1.D 2.A 3.A 4.A 5.B 6.A 7.C 8.C 9.B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A 17.A 18.C -共73页
7、,当前页是第3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19.要使自动调速系统实现无静差,则在扰动量作用点的前向通路中应含有 A.微分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比例环节 20.积分器的作用是直到输入信号消失为止,其输出量将 A.直线上升 B.垂直上升 C.指数线上升 D.保持水平线不变 21.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调节过程是以偏差消除 A.偏差的过程 B.输入量的过程 C.干扰量的过程 D.稳态量的过程 &o+x&o+xo=cosxi,则该系统为 22.系统输入输出关系为&xA.线性系统 B.非线性系统 C.线性时变系统 D.线性定常系统 23.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输出量
8、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是 A.振荡衰减关系 B.比例线性关系 C.指数上升关系 D.等幅振荡关系 24. 微分环节可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并能 A.增加其固有频率 B.减小其固有频率 C.增加其阻尼 D.减小其阻尼 25.用终值定理可求得F(s)=4的原函数f(s)的稳态值为 s(s+5)(s+8)A. B.4 C.0.1 D.0 26.可以用叠加原理的系统是 A.开环控制系统 B.闭环控制系统 C.离散控制系统 D.线性控制系统 27.惯性环节含有贮能元件数为 A.2 B.1 C.0 D.不确定 28.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在t0处的斜率越大,系统的 A.响应速度越快 B.响应速度越慢 C.响应速度不
9、变 D.响应速度趋于零 -共73页,当前页是第4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29.临界阻尼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稳态响应为 A.零 B.常数 C.单调上升曲线 D.等幅衰减曲线 30.欠阻尼二阶系统的输出信号振幅的衰减速度取决于 A.xwn B.xw C.xwg D.xwc 31.单位加速度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111A. 1 B. C.2 D.3 sss3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xi(t)=sinwt,则其输出信号响应频率为 A.w B.wn C.jw D.jwn 33.微分环节的输出比输入超前 A.-900 B.900 C.-1800 D.1800 34.若闭环系统的特
10、征式与开环传递函数的关系为F(s)=1+G(s)H(s),则 A.F(s)的极点就是系统开环零点 B.F(s)的零点就是系统开环极点 C.F(s)的零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D.F(s)的极点就是系统闭环极点 3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K(0.4s+1)不用计算或作图,凭思考就能判断该2s(0.1s+1)闭环系统的稳定状况是 A.稳定 B.不稳定 C.稳定边界 D.取决于K的大小 36.为了保证系统有足够的稳定裕量,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应使穿越频率附近L(w)的斜率为 A.40 dB/dec B.20 dB/dec C.40 dB/dec D.20 dB/dec 37.线性定常系统的偏差信
11、号就是误差信号的条件为 A.反馈传递函数H(s)1 B.反馈信号B(s)1 C.开环传递函数G(s) H(s)1 D.前向传递函数G(s)1 -共73页,当前页是第5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38.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差 B.稳态精度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39.含有扰动顺馈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可以显著减小 A.超调量 B.开环增益 C.扰动误差 D.累计误差 40.PID调节器的微分部分可以 A.改善系统的稳定性 B.调节系统的增益 C.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D.减小系统的阻尼比 41.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是 A.不稳定系统 B.
12、稳定系统 C.时域系统 D.频域系统 42.求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条件是 A.稳定条件 B.稳态条件 C.零初始条件 D.瞬态条件 43.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则其闭环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与 A.反馈传递函数相同 B.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C.开环传递函数相同 D.误差传递函数相同 44.微分环节是高通滤波器,将使系统 A.增大干扰误差 B.减小干扰误差 C.增大阶跃输入误差 D.减小阶跃输入误差 45.控制框图的等效变换原则是变换前后的 A.输入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B.输出量和反馈量保持不变 C.输入量和干扰量保持不变 D.输入量和输出量保持不变 -共73页,当前页是第6页-
13、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46.对于一个确定的系统,它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是 A.唯一的 B.不唯一的 C.决定于输入信号的形式 D.决定于具体的分析方法 47.衡量惯性环节惯性大小的参数是 A.固有频率 B.阻尼比 C.时间常数 D.增益系数 48.三个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关系为T2T1T3,则 A.T2系统响应快于T3系统 B.T1系统响应快于T2系统 C.T2系统响应慢于T1系统 D.三个系统响应速度相等 49.闭环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是 A.相位裕量 B.输入信号频率 C.最大超调量 D.系统带宽 50.输入阶跃信号稳定的系统在输入脉冲信号时 A将变成不稳定系统
14、B.其稳定性变好 C.其稳定性不变 D.其稳定性变差 51.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52.单位斜坡信号的拉氏变换为 111A.1 B. C.2 D.3 sss53.线性控制系统 A.一定是稳定系统 B.是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C.是稳态误差为零的系统 D.是不满足叠加原理的系统 54.延迟环节G(s)=e-Ts的幅频特性为 -共73页,当前页是第7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A.A(w)1 B.A(w)0 C.A(w)1 D.A(w)1 5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开环极坐标曲线逆时针
15、围绕点的圈数等于落在S平面右半平面的 A.闭环极点数 B.闭环零点数 C.开环极点数 D.开环零点数 56.频率响应是系统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 A.脉冲响应 B.阶跃响应 C.瞬态响应 D.稳态响应 57.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 A.非最小相位系统 B.最小相位系统 C.无差系统 D.有差系统 58.零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 B. C.常数 D. limG(s)H(s) s059.降低系统的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定性变差 B.快速性变差 C.超调量增大 D.稳态精度变好 60.把系统从一个稳态过渡到新的稳态的偏差称为系统的 A.静态误差 B.稳态误差
16、C.动态误差 D.累计误差 61.闭环控制系统除具有开环控制系统所有的环节外,还必须有 A.给定环节 B.比较环节 C.放大环节 D.执行环节 62.同一系统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 A.稳定性 B.传递函数 C.谐波函数 D.脉冲函数 63.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 A.开环高 B.闭环高 C.相差不多 D.一样高 64.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为T,其脉冲响应为 A.1 B.1/T C.T D.11/T -共73页,当前页是第8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65.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为各串联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的 A.叠加 B.相乘
17、C.相除 D.相减 66.非线性系统的最主要特性是 A.能应用叠加原理 B.不能应用叠加原理 C.能线性化 D.不能线性化 67.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于 A.反馈量的微分 B.输入量的微分 C.反馈量 D.输入量 68.若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和固有频率分别为x和wn,则其共轭复数极点的实部为 A.xwn B.-xwn C.-xwd D.xwd 69.控制系统的时域稳态响应是时间 A.等于零的初值 B.趋于零的终值 C.变化的过程值 D.趋于无穷大时的终值 70.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T越小,系统跟踪斜坡信号的 A.稳定性越好 B.稳定性越差 C.稳态性越好 D.稳态性越差 71.二阶临界阻尼系统的
18、阶跃响应为 A.单调上升曲线 B.等幅振荡曲线 C.衰减振荡曲线 D.指数上升曲线 72.线性系统的输入信号为xi(t)=Asinwt,则其稳态输出响应相位 A.等于输入信号相位 B.一般为输入信号频率w的函数 C.大于输入信号相位 D.小于输入信号相位 73.延迟环节G(s)=e-Ts的相频特性为 A.j(w)=-tan-1wT B.j(w)=tan-1wT -共73页,当前页是第9页-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参考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C. j(w)=wT D. j(w)=-wT 74.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虚轴上从右侧环绕其极点的无穷小圆弧线所对应的开环极坐标曲线是半径为无穷大,且按顺时
19、针方向旋转 A.2p的圆弧线 B.vp的圆弧线 C.2p的圆弧线 D.p的圆弧线 75.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过零时,对应的相频特性 A.j(wc)-180o C. j(wc)180o j(wc)18o0 76.对于二阶系统,加大增益将使系统的 A.稳态性变差 B.稳定性变差 C.瞬态性变差 D.快速性变差 77.型系统跟踪阶跃信号的稳态误差为 A.0 B. C.常数 D. limG(s)H(s) s078.控制系统含有的积分个数多,开环放大倍数大,则系统的 A.稳态性能愈好 B.动态性能愈好 C.稳定性愈好 D.稳态性能愈差 79.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主要取决于系统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华北 理工大学 机械 控制工程 基础 参考 复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45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