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5篇.doc
《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5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5篇 时代在变,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却从未改变,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依然在时光的涤荡中熠熠生辉,着眼当下,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抗战精神永不过时。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一弘扬“抗战精神” 奋斗崭新时代1937年7月7日夜,在卢沟桥畔静谧的夜色中,划过一声尖锐的枪鸣。侵华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亦称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硝烟弥漫中,中国军民奋起反抗,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伟大的抗战精神
2、,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抗战,宣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历史无言,精神不朽。83年了,但卢沟桥畔的枪声犹在耳畔回响,那场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也是追求民族独立、彰显英雄本色的历史。“历史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是要我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从抗日战争中体现出的的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弘扬“抗战精神”,奋斗崭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
3、路上砥砺前行。弘扬“抗战精神”,不达目的永不止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疯狂进攻,加上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究竟什么时候能将侵略者赶出国门,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个未知数,因此当时提出了“长期抗战”的口号。著名剧作家夏衍在种子的力一文中,高度赞扬了“种子的力”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这样的“力”,正是伟大的中华儿女们坚决赶走侵略者、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不达目的不止”的力。如今,我们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场将长期坚持的战斗。弘扬“长期抗战”精神,把工作进行到底,让脱贫攻坚完美“收官”,让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成
4、为我们坚决的追求。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共产党人将一直为之奋斗。弘扬“抗战精神”,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指示”下,造成了国民党内部的离心离德、各自为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响应。全国各族人民亲如兄弟,紧紧地抱成一团,可谓“众志成城”,形成了一股磅礴的抗战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中国古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就是强调了“团结”的重要作用。“抗战”中的“团结”,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的团结。当前我们从事的所有工作,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要实现这一目标,更需要团结协作,上下
5、齐心,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将“公仆”意识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一路攻坚克难而前行。弘扬“抗战精神”,自立自强勇往直前。抗日战争时期,就连中国的小孩子都把日本称为“小日本”,都懂得日本侵略者是“鬼子”,那种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可见一斑。面对从事着非正义战争的强大侵略者,不能被其气势所吓倒,国民党汪伪政府“倡导”的“曲线救国”,实则为“投降主义”。在貌似强大的侵略者面前妥协了,还有什么“自立”的资本,还有什么“自强”的余地!当下也有极少数党员干部,骨子里就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导致信仰缺失,在党和人民面前“软弱无能”,却将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用到一己私利之中。要从源头抓好“廉政建设”,践行好社
6、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树立起“自立自强”的思想标杆,拿出当年在侵略者面前的那种勇气,沿着党中央所指引的方向前进。虽然“抗日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不朽!特别是在物质文明相对优裕的今天,生活中的诱惑甚多,陷阱甚多。所以,我们的反腐倡廉、正风肃纪都不能“一曝十寒”,要坚持“长期抗战”,不达目的不止;广大党员干部不能“离心离德”,要众志成城攻坚克难;更不能“软弱无能”,要坚持“自立自强”,才能勇往直前我们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但“抗战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然前行。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二烈士功勋彪炳史册 抗战精神
7、永垂不朽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上午10时,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14年浴血奋战,3500余万同胞伤亡,迎来全民族抗战胜利。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升华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激励鼓舞着14亿中华儿女团结统一、共克时艰,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高擎旗帜践行“扎根人民”和“奉献国家”,永葆“国是千万家”之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民族解放、革命胜利
8、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华儿女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一路“赶考”,将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初心闪耀熠熠生辉,使命光荣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抗战时期,中华儿女义无反顾投身于此,以血荐轩辕的气魄和团结一致的步伐描摹着“热血铸就、百炼成钢”的奋斗轨迹;抗战胜利后,中华儿女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鲜明导向指引着“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时代征途。革命英雄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筑起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伟大历史贡献为世界各国增进友谊、加强团结、实现共赢指
9、明了方向,也为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圆梦”之旅注入了生机活力,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让家国情怀历久弥新。用心用情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筑起“文明照鉴未来”之屏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双轮”驱动,“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正确指引着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扶智+扶志”脱贫攻坚、“兜底+安抚”灾后重建、“红利+教育”人才保障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蕴含着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助力实现经济和文化发展“比翼双飞”的美好愿景。站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历史交汇关键节点,我们还有很多
10、“硬骨头”要啃、“腊子口”要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因此,必须培养历史思维和战略眼光,结合实际从大局出发,融合亲民爱民之恒心和惠民利民之笃行,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转化成果,追溯文明之源,增创文明优势,稳步提升文明互鉴的发展水平和博采众长的综合本领,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开放状态统筹“渴望和平”和“谋求发展”,凝聚“为世界谋大同”之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和平是我们永恒的追求,维护和平、捍卫和平,坚决走和平发展道路,更坚定了“为世界谋大同”的信心决心。“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主题,为积极开
11、展国际合作、寻求独立发展提供强大政治保障,也为群众主体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行“大同”之道要秉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原则,内外兼修,标本兼治,常做“有用功”、长效“用好功”,实现和平与发展稳定、全面、健康。要以改革创新为重要抓手,盯着“排头”干,转动“传帮带”,只争朝夕、奋发竞进,真正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地生根、掷地有声。在新时代新要求中育新机、开新局,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旗帜”的衔接联动优势,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以正确科学有序的方式方法寻求“谋复兴、谋幸福、谋大同”目标任务全过程各方面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进开创未来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初心使命因沉淀
12、升华而焕发生机,抗战精神因赓续绵延而历久弥新。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弘扬,为了历史不朽的功勋;守护,为了弥足珍贵的和平。历史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唯有让抗战精神镌刻在心间、落实于脚下,擘画合作发展蓝图方能照鉴历史、点亮未来。弘扬抗战精神决胜全面小康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三让抗战精神在薪火相传中永放光芒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敬献花篮、肃立默哀寄托着对抗战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思,凛然千秋的英雄之气回荡于祖国山河,激荡于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
13、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伟大斗争迎来了这山河壮美与大地春色。缅怀革命先烈、重温抗战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抗战精神,我们当深悟抗战精神的“伟大”内涵,沿着中华民族奋勇拼搏的轨迹,不断汲取干事创业的精神养分,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把“大义”印刻在民族脊背上,薪火相传着“同舟共济”的伟大人格。伟大的抗战精神汇聚了勇气、信念和智慧,在新时代创造了“中国速度”和“中国担当”,凝聚成无往不胜的大国力量。抗战精神是历久弥新、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是蓬勃生长于中华儿女血脉的无畏气概,是流淌奔涌于祖国山河的复兴伟力。抗战精神烙印在民族记忆中,高扬着坚
14、韧不屈的时代光芒,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克时艰的联防联控,抗洪抢险阵地战中共赴前线的中国面孔,还是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快到惊人的建成速度,都是抗战精神的历史意蕴在新时代的延续与生动体现,中华儿女在“千子合抱”的深情厚谊中,用实际行动筑起了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同舟”担当和“共济”精神,执冲锋钢枪、开顶风之船,顶得住千难万险,豁得下小我之利,印刻了慨当以慷的“大我”,托举了凛然不可侵犯的“大义”。这种无私无畏的伟大人格彰显了中国风范,是抗战精神的鲜明品质,又深化和升华了抗战精神。把“国家”镌刻在光辉旗帜上,薪火相传着“热爱家国”的伟大情感。枪林弹雨何足惧,愿把热血洒江天。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弘扬 抗战 精神 决胜 全面 小康 心得体会 150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