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可爱的校园 1 2 3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数数来认识数。 初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认真倾听他人看法的学习习惯。 能够分类数数 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趣 生:(异口同声地)想。 二、探索新知, 认识加法 (学生互相说) 生1:我看到图中有小松鼠、蝴蝶。 生2:我看到有小熊、小鸟、大象、小兔、 树、花、蘑菇,还有字。 生:能。 (学生前后4人为一组认真地去数,他们 有的先数小熊
2、的个数,也有的先数小兔 子,还有的先数小鸟的只数,当数的结果 不一样时,又重新去数,每个学生都积极 地参与,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校开学了。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些小动物非常羡慕你们,它们也建了一所动物小学,今天也开学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上学的情境呀? 师:好,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教科书第23页插图 师:请你们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能看到什么呀?说给你旁边的同学听一听 师: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来说) (教师边听边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在这些美丽的图画里面,还有好多数学知识呢,你们能数一数吗? 师:分小组数一数,看看哪组数得又快又全。 培养孩子的
3、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出本课课题让学生初步体会小组合作 (三)自主发现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生:我数出来有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 生1:我给它们从小到大排,1,2,3,4,5,6,7,8,9,10。 生2:我还可以按从大到小排队,10,9,8,7,6,5,4,3,2,1。 生3:我给它们排成两队,单数一队,双数一队。 1,3,5,7,9, 2,4,6,8,10。 (学生边说边挪动图片。 生:能。 生1:教室里有6盏灯、2个电扇。 生2:4扇窗户、1块黑板、2个板擦。 生3:同学们带来8辆玩具车。 生4:有
4、5个变形金刚、3个布娃娃。 生5:我铅笔盒里有10枝铅笔。 (学生们数出操场上有10棵树、2个篮球架、1个沙坑、1根旗杆、4个单杠、3个双杠) 生1:我看到了小动物上学的情境,数了它们的个数,还给它们排了队。 生2:我知道了教室里的东西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 生3:我数了操场上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数数的结果。 (教师边听边写在对应图下面。) 师:这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出来,你们看它们有顺序吗?能不能给它们排排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真棒!咱们来读一读不同的排列结果。 (大家一起读) 1师:刚才我们看到动物学校中有这么多能用10以内数表示的事物,那么我
5、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师:谁能试着说一说。 2师:你们想不想到操场上去数数哪些事物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呢? (教师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去数) 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引出面对1到10这些数字的学习。 通过身边的一些事物,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 有10棵树。 生4:我知道了同学们带的玩具个数也可以数出来。 生:(齐声答)好!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师:那你们说,在我们的家中有没有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呢?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明天来
6、告诉其他小朋友好不好? 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能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给父母以及同学听。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挂图 5个字、9只小鸟、2只小兔、4只松鼠、6只小熊、3个蘑菇、8棵树、7朵花、1头大象、10只蝴蝶 备注: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快乐的家园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1.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群体。 2用迁移的方法,认识2.3.4.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 掌握1234的意义 理解1234表示的群体意
7、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激情引趣 生:(异口同声地)想。 二、探索新知,生独立观察,同桌之认识加法 间相互交流 (学生互相说) 生:我看到图中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 一座高山、一株小草。 生:他们都是1 同桌互相交流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发现你们最乖了,所有上过我们班课的老师都在表扬你们,老师决定介绍一位小朋友给你们认识,瞧!他来了,他叫小蛋今天,小蛋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到他家去玩,你们想去吗?那好我们就来帮小蛋解决问题吧? 师:我们先去看看小蛋的家,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都有多少?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刚才
8、我们看到图上有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座高山、一株小草。这些人或物的数量都是几? 师:我们就可以用“1”这个数来表示。 现在请你们看看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呢?(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同时举起实物或做手势。)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说得很好(抓住现场:举起一本书,说这是1本书,再拿来1本书,合起来就是2本书,可以用“2”来表示),谁来说2还能表示什么呢? 那3能表示什么呢?4能表示什么呢?(同桌互相说)昨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几个数,请你选1个数和小组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首先从创设“小朋友请客”这一有趣的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以高昂的情绪投
9、入到学习中去。 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比较、概括,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认数。这个过(三)活动:小小学生自由说 足球场 四)实践活动 (五)归纳总结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足球场看看(出示:小小足球场)。足球场上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比赛,你们发现了吗?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一个数,这衣服上的数表示什么呢? 2.师小结:对,衣服上的数可以表示号码,也可以表示是第几个运动员。请同学们指着图,自己读一读运动员身上的号码。 3.问:有几个号码?有10个号码就表示有几个运动员? 思考:
10、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们要排队,他们按什么顺序排队呢? 现在我们按号码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请10个同学来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有一个数),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几号运动员,他排在队伍中的第几个?(如有同学说他喜欢8号,当他数到8号运动员时,引导他说出:“8号运动员正好排在队伍中的第8个。”同时引导学生说出:“从1号到8号共有8个运动员”。) 我们要向这些小朋友学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把自己的身体练得棒棒的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高兴吗?你们学会了什么? 程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凌乱的
11、认数顺序进行整理,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创设“小小足球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基数和序数。这个过程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判断正误的能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快乐的家园 挂图 表示一个人、一座山、一个箩卜也可以表示一群 小鸟、一筐箩卜还可以表示号。 表示数量的:1、2、3、4、5、6、7、8、9、10 备注: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玩具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1.助儿童喜爱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能够会写5以内的数。 3.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会读写5以内的数 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2、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二、探索新知 三、实践活动 学生都兴奋起来 生1:我喜欢小汽车。 生2:我喜欢洋娃娃。 生:图上有4辆小汽车、3个皮球、1个娃娃、2个小朋友和5块积木。 生1:一辆小汽车有4个轮子,可以用4来表示。 生2:这个男同学有2只手、2只脚、2只眼睛,都可以用2来表示。 集体反馈 学生开始摆放(同桌互相检查) 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师:小朋友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哪些玩具激发学生兴呢? 趣! 活动一: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第6页的主题图:小红和小明正在玩玩具, 你会数一数这些玩具吗?学生打开课本第6页,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13、 从动手动脑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小结:4辆汽车可以用4中体会学习来表示 数学的乐趣! 师:找一找这幅图中还有什么可以用1,2,3,4, 5这几个数来表示的?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可以用1,2,3,4, 5来表示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活动二:摆一摆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1个娃娃、1朵花、1群人 都可以用1来表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摆一个三角 形来表示1,想一想,你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 示? 师:1个娃娃、1张卡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正确书写写(师在田字格里板书“1”) 字姿势和握师:那么2个小朋友、2只手、2只眼睛还可以笔姿势。 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呢?(生用学具卡片摆一摆)2个 正方形、2张卡片
14、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数 学生试写,拿5个学生的作品展示,全班 评议,归纳写法。 学生在书上田字格 中进行练习 (五)归纳总结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学2来表示)。 活动三:写一写 师:小朋友摆得很好,现在大家看一看这些数你会写吗?(会)请你在本子上写数,你会写哪个数字就写哪个。 师:现在小朋友自己把书上田字格中虚线的数字描一描,再在空白的田字格上写一写。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能和书上写得一样好,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教师巡堂指导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师小结:小朋友第一次写数字能写得这么好,老师真是佩服你们,如果小朋友们在写的时候更注意握笔的姿势,就会写得更好了。 更
15、好的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给学生进行梳理。 板书设计: 玩具 挂图 1 2 3 4 5 反思: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小猫钓鱼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1 具体的情境中开展数数活动,体会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 2 认识“0”并理解“0”的含义。 3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学生都兴奋起来 一创设情境, 发挥想像力 二揭示谜底,学生猜一猜 教学0的第一 种含义可 以表示“没有” 学生再猜 师:同学们看,这节课老师给大家请来四位朋友(出示四只不同表情的小猫
16、头像)。它们是多多、乐乐、平平、气气。一天,四只小猫结伴去钓鱼,回来的时候,多多很开心(出示:多多钓到3条鱼),你知道为什么吗?用几表示呢?乐乐也很高兴(出示:乐乐钓到2条鱼),为什么呢?用几表示呢?平平也觉得还不错(出示:平平钓到1条鱼),为什么呢?用几表示呢?可是,气气却是满脸的不高兴(出示:气气没钓到鱼),为什么呢? 1初步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师:原来是因为气气没钓到小鱼,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数字,它能表示“没有”,它就是“0”。板书0并领读。 2实践体会0表示“没有”的意思。游戏 师:老师手中现在一共有几枝铅笔?(3枝) 师:老师左手现在有几
17、枝铅笔?(2枝)你们猜猜老师右手有几枝铅笔?(1枝) (教师面向学生,将双手和铅笔放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2枝铅笔,请学生猜一猜。) 师: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3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0枝) (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3枝铅笔,请学生再猜。) 师: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铅笔?(0枝)你们猜猜现在右手有几枝?(3枝) (教师再次将双手和所有铅笔藏到身后,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兴趣! 从动手动脑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生独立思考并与同桌合作 三教学书写 “0” 学生书空,再在书本第8页描写“0”。 学生在书第8页的( 空白
18、田字格中练习写0。 学生总结写0的注意事项 四我的发现 先独立思考5分, 然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要求每次提出 在哪里见过0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 里的0表示什么。 后用左手向学生出示0枝铅笔,请学生再猜。) 请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小珠子,两人一组,模仿教师进行猜数游戏。(对小组游戏中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3比较大小。 师:现在老师左手有几枝粉笔?(1枝)右手有几枝粉笔?(0枝)0和1比,谁大?你是怎么想的? (0表示“没有”;1表示有1个,1比“没有”多,所以1比0大。) 师:0像什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有这么多的方法来表示0。 1教师示范写“0”。 2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学生,要写好“0”应注意
19、什么(起笔的位置、笔顺、在田字格中书写的格式等)。 师:你们觉得写0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把0写好? 描红后请学生总结写0的注意事项。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哪儿看见过0呢?(尺子、温度计、电话、时钟)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10表示起点的含义。 课件出示直尺,让学生进行观察,了解“0”的另一个含义。 师:同学们看(出示直尺),直尺上也有“0”。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用来量东西) 师:那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起点) 20表示水结冰的温度的含义。 师:(出示课件)噢,温度计上也有0。那这里的0又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0度)小企鹅博士也同意同学们的想法,不过,他想补充几句,让我们来听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小学 一年级 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3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