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前列腺炎诊疗服务方案.docx
《化前列腺炎诊疗服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前列腺炎诊疗服务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前列腺炎诊疗服务方案前列腺炎“标准化”诊疗服务方案 深圳昆仑泌尿外科医院 前列腺炎“标准化”诊疗服务方案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其庞大的患者人群和高昂的医疗费用给公共卫生事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由于目前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许多医师在临床诊治慢性前列腺炎过程中感到棘手。我们泌尿男科根据中华泌尿外科学会、中华男科学会的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以及国际前列腺炎合作组的方案,制定并实施我们泌尿男科“标准化”前列腺炎诊疗服务方案,便于我们医生掌握前列腺炎诊疗知识,指导我们临床诊疗工作便捷开展,
2、也有利于患者理解前列腺炎的诊疗过程,以及有利于患者选择各种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医疗。 一、概念与分类 前列腺炎是一组疾病,其概念和分类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并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而发生变化。 1、 传统的分类方法 “四杯法”对前列腺炎进行分类,通过比较初始尿液(voided bladder one,VB1)、中段尿液(voided bladder two,VB2)、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oided bladder three,VB3)“四杯”标本中白细胞数量和细菌培养结果将前列腺炎划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c
3、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 。 2 / 11 该分类体现了过去以感染为前列腺炎主要病因的认识。 2、 新的分类方法 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ABP。起病急,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性疾病,伴有持续和明显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血液或尿液中的细菌培养阳性。 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BP,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5%8%。
4、有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细菌培养结果阳性。 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相当于传统分类方法中的CNP和PD,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慢性前列腺炎的90%以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的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和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EPS/精液/VB3细菌培养结果阴性。 根据EPS/精液/VB3常规显微镜检结果,该型又可再分为A和B2种亚型:A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数量升高;B型患者的EPS/精液/VB3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A和B2种亚型各占50%左右。
5、 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仅在有关前列腺方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证据。 以上分类中的I型和II型前列腺炎,即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定位于前列腺的感染性疾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转归明确,应看作独立的疾病。 对慢性前列腺炎认识的转变及随之产生的新分类使其治疗策略转向以改善症状为主,且对不同亚类更有针对性。III型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其可能是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一致特征,具有各自独特病因、临床特点和结局的一组疾病。 NIH分类中增加了IV型前列腺炎,有助于男性不育、血清PSA升高患者的鉴别诊
6、断。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型前列腺炎 病原体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毒力较强的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前列腺并迅速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多为血行感染、经尿道逆行感染。病原体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白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属等,绝大多数为单一病原菌感染。 型前列腺炎 3 / 11 致病因素亦主要为病原体感染,但机体抵抗力较强或/和病原体毒力较弱,以逆行感染为主,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棒状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等 。前列腺结石和尿液反流可能是病原体持续存在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原因。 型前列腺炎 发病机制存在一定争议,多数认为:可能是由一个始动因素引起的,
7、也可能一开始便是多因素的,其中一种或几种起关键作用并相互影响;也可能是许多难以鉴别的不同疾病,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临床表现;甚至这些疾病已经治愈,而它所造成的损害与病理改变仍然持续独立起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炎症和异常的盆底神经肌肉活动、盆腔血液於滞和免疫异常等共同作用结果。 IV型前列腺炎 因无临床症状,常因其他相关疾病检查时被发现,所以缺乏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资料,可能与型前列腺炎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前列腺炎的诱发因素 前列腺炎发病的重要诱因包括:吸烟、饮酒、嗜辛辣食品、不适当性活动、久坐引起前列腺长期充血和盆底肌肉长期慢性挤压、受凉、疲劳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或
8、特异体质等。 三、 诊 断 诊断原则 按照新的分型诊断前列腺炎。 型: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血、尿的细菌培养结果。对患者进行直肠指检是必须的,但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应进行中段尿培养或血培养。经36小时规范处理,患者病情未改善时,建议进行经直肠B超等检查,全面评估下尿路病变,明确有无前列腺脓肿。 型和型: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尿液和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应用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症状评分。使用“两杯法”或“四杯法”进行病原体定位试验。 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选择的检查有:精液分析或细菌培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细胞学、经腹或经直肠B超、尿流率、尿动力学、
9、CT、MRI、尿道膀胱镜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等。 型:无症状,在前列腺按摩液、精液、前列腺按摩后尿液、前列腺组织活检及前列腺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时被发现。 诊断方法 前列腺炎具体诊断方法包括: 1、 临床症状 诊断前列腺炎时,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原因或诱因;询问疼痛性质、特点、部位、程度和排尿异常等症状;了解治疗经过和复发情况;评价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了解既往史、个人史和性生活情况。 4 / 11 型: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骨上疼痛,尿路刺激症状和排尿困难,甚至急性尿潴留。 和型:临床症状类似,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型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型
10、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和夜尿增多等。由于慢性疼痛久治不愈,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有性功能障碍、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 型:无临床症状。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由于诊断慢性前列腺炎的客观指标相对缺乏并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应用NIH-CPSI进行症状评估。NIH-CPSI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有9个问题。第一部分评估疼痛部位、频率和严重程度,由问题14组成;第二部分为排尿症状,评估排尿不尽感和尿频的严重程度,由问题56组成;第三部分评估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由问题79组成。目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泛应用
11、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和疗效评估。 2、 体格检查 诊断前列腺炎,应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是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患者下腹部、腰骶部、会阴部、阴茎、尿道外口、睾丸、附睾和精索等有无异常,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直肠指检对前列腺炎的诊断非常重要,且有助于鉴别会阴、直肠、神经病变或前列腺其他疾病,同时通过前列腺按摩获得EPS。 型:体检时可发现耻骨上压痛、不适感,有尿潴留者可触及耻骨上膨隆的膀胱。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大、触痛、局部温度升高和外形不规则等。禁忌进行前列腺按摩。 型和型: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肌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获得EPS
12、。直肠指检前,建议留取尿液进行常规分析和尿液细菌培养。 3、 型和型前列腺炎检查项目建议 l 必需项目 体格检查 尿常规检查 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 l 推荐项目 NIH-CPSI进行症状评分 下尿路病原体定位检查:“四杯法”或“两杯法” l 可选择项目 n 实验室检查 精液常规及病原体培养 5 / 11 尿细胞学 PSA n 器械检查 尿流率 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尿道膀胱镜 n 影像学检查 经腹或经直肠B超 CT MRI n 前列腺穿刺活检 四、治 疗 治疗原则 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 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伴尿潴留者可采用细管导尿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伴前列腺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列腺炎 诊疗 服务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35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