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docx
《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 -开展勤工俭学 推进素质教育 常宁市嵩塘完小 胡小艳 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途径。它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核心,以资助家庭贫困学生,让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和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勤工俭学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开展勤工俭学,促进勤工俭学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达到
2、推进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开展勤工俭学,推素质教育呢? 一、 利用勤工俭学抓好劳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 国家教委“关于颁发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通知”和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要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型人才,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劳动技术课,安排学生参观工厂或适度的劳动,使学生参与、了解、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劳动与创造、劳动与美、劳动与享受、劳动与价值等等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和体会等诸多方面得到综合性的培养和锻炼。我们学校通过“四育”来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一是德育:让学生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情况下,学到知识的同时
3、,也加深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解,懂得了劳动创造收获,珍惜劳动果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道理。二是智育: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矛盾,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树立“爱我中华、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志向。三是体育:我们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外,因地制宜,选聘了一个原来学过武术的学生向同学们传授武术,还组织了学生鼓号队,今年的“六.一”文艺汇演中学生的武术表演及鼓号队表演获得上级领导及家长的好评。四是美育:对学生进行行为美、语言美的教育,增设学生喜好的书画课。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劳动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利用勤工俭学抓好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勤能补拙 俭以养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3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