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学生幸福教育.docx
《初探中学生幸福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中学生幸福教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探中学生幸福教育初探中学生幸福教育 内容摘要:幸福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学生健康幸福的人生。费尔巴哈认为:“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而现实中学生幸福感的缺失,使他们的心灵面临着真正的迷失。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应该关注人的幸福,尤其应该关注学生的幸福。学校幸福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 关键词:幸福; 幸福能力 ; 幸福教育; 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人是目的,不是手段”是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实现与发展,最后达到人
2、人都拥有幸福人生为终极目标。具体而言,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幸福,追求教育的“幸福度”,应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一句话,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更应关注人的幸福,尤其应关注学生的幸福。 (一) 当前学校幸福教育的缺失 幸福是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与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幸福,既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学校应通过教育,为学生创设快乐学习、幸福生活的精神家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幸福现状却不容乐观。 近日,我在初二1
3、00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以“幸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结果如下: 1、 你觉得自己幸福吗? 有将近36%的学生直言自己不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均低于60分,最低者仅为20分。近21%的学生认为很一般,没什么特别感受。 2、你觉得自己幸福或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 觉得自己幸福的学生主要原因大都是家庭和睦、父母疼爱自己等,而觉得自己的幸福是来源于学校的却寥寥无几。认为自己不幸福的原因则如下:学习负担重,学校生活枯燥:29% ;成绩不如别人,觉得自卑:22%;与父母有代沟,无好朋友:35% ; 其他:14%。从中可知学校因素占一半以上。 3、你印象最深刻的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85%以上的同学最幸福的事来自家
4、庭生活,如:与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家人为自己过生日;与家人一起过节假日;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等。 4、你觉得学校可以做哪些事来提高你的幸福度? 多开展各种活动,减轻学习负担:80%以上; 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相处:10%; 改善学校设施,如拓宽活动场所、增开图书馆等:8%。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幸福感偏低,而其中主要原因来自学校教育。缺乏幸福感是青少年厌学、网瘾、自暴自弃等问题发生的主因,进而导致产生青少年犯罪率、自杀率逐年上升等严峻的社会问题。所以学校教育者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幸福教育观,实现教育从知识本位向幸福本位的转化,把幸福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幸福,
5、发现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 幸福是一种能力,是感谢生命、感受快乐、完善自我、调节身心平衡、调节人与社会平衡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非与生俱来,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砺和培养才能形成的,它包括理解、感受、创造幸福的能力。 1、 认知理解幸福 理解幸福的能力就是具备正确的幸福观,不断充实正确的关于幸福内涵的能力。幸福观是人们在幸福的追求和享受中所持的观点和看法。由于人们生活经历、个性品质、文化背景等不同,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高尚或庸俗的幸福观。一些学生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熏染下,其思想和行为逐渐异化,盲目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如一学生写道:“幸福就是
6、父母给我很多零花钱,家中有美丽的别墅、小车。”一味把幸福寄托在外在的物体上,幸福也就成了没有根性的浮萍。因此,我们要把学生对物质享受上的追求提升为精神美化上的追求,这样才能使其获得持久而深刻的幸福体验,进而形成高尚的幸福观。所以教师平时要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幸福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幸福,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会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态度去迎接人生的挑战。任何人的人生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个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在树立人生观的教育中,要引导学生热爱人生,满怀信心对待生活,比如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指导孩子
7、看一些有意义的书或电视剧,让他们从中领悟什么是人生的真正价值,进而能够勇于进取,不懈追求,创造幸福生活。 另外,还要划清享乐与幸福的界限。有一种很有代表性且影响很大的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享乐。如我国古代列子一书,在杨朱篇里就提出:“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意思是说,人生活在社会上为的什么呢?高兴什么呢?只不过为幸福、财富,为追逐声色犬马罢了。这种观点对幸福的理解同“人生在世,及时行乐”或“今朝有酒今朝醉”如出一辙,是一种典型的庸俗幸福观。这种物质至上的消费观念、追求感官的享乐冲动,必然会导致学生精神家园的荒废,以至把自己的心灵放逐到唯利是图的荒水野境。让他们摒弃关于幸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探 中学生 幸福 教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