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docx
《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练习题专题二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更不能传声。 3、声速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注意:利用回声和s=vt可求发声体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 a.介质种类。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b.介质温度。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及影响音调的因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比如“男生的声音比较低沉”。 物
2、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响度及影响响度的因素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比如“把音响的音量调大一点” 影响响度的因素: 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距离发声体的距离。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及音响音色的因素 音色指给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特征,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例如“听声识人”。 4、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及应用 超声波的特点 超声波的方向性强;例如“回声定位”“B超” 超声波的功率大,能量集中。例如“除去结石”“超声洗涤” 次声波的特点 传播区域广,传播过程中衰减少。可用来测试地震、核爆炸
3、中心、预测风暴; 强穿透性。利用其制造出次声武器,可使心脏、肺出现强烈共振而受损。 三、噪声 1、噪声强度的等级及危害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2、防治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重点难点 一、利用回声很速度公式求发声体到障碍物的距离 二、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同一音阶中1、2、3、4、5、6、音调变高不一定7音调逐个升高声音尖细指音调高
4、,粗沉指音调低唱歌时“这一句太高,我唱不上去”指音调高 响度变大,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音色只与发声体本身有关,不受音调、概念 决定因素 日常描述 相关说明 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你的声音太低,我听不清”响度的影响声音的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取决于传播介质和温“闻其声而知其人”指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度。 振幅,振幅越大,这里的“低”指响度小;“震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耳欲聋”指响度大 音声音的特色 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三、噪声的定义和控制 物理学角度 有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 定义 环保角度 声源处 控制 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 加装消音器 传播
5、途径中 加装隔音真空玻璃,植树造林 人耳接收处 戴耳塞 声音的产生 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 D.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2、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物理 第二 现象 知识点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