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docx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及矫正策略 姓名:张达 学号 155458 摘要: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我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总结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力求从多角度认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深层原因,并通过实践探索,提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初中生 课堂问题行为 矫正策略 引言 长期以来,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成为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妨碍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而且还干扰了教师的教学与其他同学的学习,直接影
2、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效果。 问题行为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特殊概念,本文将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定义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程度不等的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比如:睡觉,小动作多,焦躁,与老师顶撞,等等。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本质上是一个课堂教学行为问题。 一直以来,对于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主要都集中在课堂教师行为与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目前,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有学者开始关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提出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目标不一致,影响自己或干扰他人学习的行为”的观点。另外,国外
3、研究课堂问题行为的也比较多,他们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示课堂问题行为的含义、表现、类型、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但总体说来,这些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于现状的调查阶段,仍处于起步层次。而真正针对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 我校地处胶州市的城郊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街道的农村子弟,目前初中教学班为27 个班,学生的来源比较复杂,除了本地有户口的居民子弟外,大概有百分之三十左右来自其它地方的外生。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较多。为此,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中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对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及其心理动因进行了研究,以期提出预防与矫正中学
4、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二、研究的方法与数据统计 调查的方法 1观察法: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及查阅教师的课堂记录。 2问卷法:自行设计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对学校所有年级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了解我校学生主要的课堂问题行为。 3个别访谈:通过召开部分学生、教师座谈会,走访重点对象,了解当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成因。 调查对象 1我们对全校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所有同学发放500 份调查问卷,收回 433 份问卷,回收率 86.6%,问卷有效率 100%。目的了解我校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和出现的频率。 2我们选取初三年级和初一年级的 95 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主要了解我校主要课堂问题
5、行为的产生真正原因。 3我们选取了初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关系。 调查的数据与统计 通过调查,我校学生主要课堂问题行为主要有以下 13 种情况。调查情况见表。 表一 我校学生主要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和出现的频率 课堂主要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具体表现 经常 有时 合计 1.上课有睡觉现象 2.上课不回答问题 3.上课时不做笔记 4.不参与课堂讨论 5.上课时乱讲小话 课堂乱作行为 6.上课中顶撞老师 7.课堂走神次数较多 8.老师上课讲的多,学习没兴趣 课堂中教师因素 9.老师课堂管理不严,学生不认真听讲 10.与某老师关系不融洽,不想听 11.感觉老师课堂不
6、条理不知所云 自身思想因素 12.不知为谁学习,得过且过 13.临近考试心里紧张,不舒服 12.3 6.2 14.1 23.6 25.3 3.2 36.7 19.4 6.3 8.2 16.3 10.7 30.2 频率 34.4 46.5 51.2 30.4 67.4 11.2 52.3 39.3 33.4 13.7 53.2 40.8 45.8 46.7 52.7 65.3 53.6 92.7 14.4 89 58.7 39.7 21.9 69.5 51.5 76 课堂不作为行为 表二 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课堂管理的关系 内容 老师上课上的不好 老师管理不严 老师课堂管理方法不对 老师没有威信,
7、没有吸引力 是 频率 25.6 20.5 19.3 15.2 否 频率 42.3 62.5 65.8 42.3 从该统计来看,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课堂乱作为”的情况中,“课堂中乱讲话”出现的频率多大92.7%,这也十分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在课堂的表现中“课堂中走神次数”的频率也达到89%,说明中学生在课堂专注力方面处在一个不断提升的阶段,这也是提高课堂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和原因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和长期观察所得,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单一的一种原因,而是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 1学生因素
8、。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很多,而其中大多数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我校学生主要的课堂问题行为归纳起来大概有 13 种,如表一所示,很怕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经常责怪学生学习不努力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经常提问成绩好的同学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发生的频数最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上课听不明白。由于学习基础比较差,自己虽然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但总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做起课堂作业来一塌糊涂。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课堂问题行为就暴露出来。对某些科目
9、没兴趣。 研究发现,初中学生中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体育共 7科,而高中高考只考语文、数学、英语、X 科、综合科共 5 科。因此一些中考或高考不考的学科学生认为没什么用,学与不学都一个样,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课堂听课不认真,学习兴趣不浓厚,使某些学科的课堂管理难度加大。学习动机不足,没目标。如表一 “不知道自己在为谁学习所以上课得过且过”回答 “是”的学生占 107%,这一类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中毫无目的,不知道为谁而学,为什么而学,有些学生甚至说家长逼他过来读书的,能不能考上大学无所谓。因此整天上课无精打采,作业马马虎虎或连作业都不交,学习成绩很差甚至不在乎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 课堂 问题 行为 调查 矫正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