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初二、三物理: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声的世界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振动而发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的“声”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传播并存在。 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能听到。 声音的保存: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发出和原声相同的声音 2、 声源:发声
2、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波: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 定义: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反映的是声音传播的快慢。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速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声速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当空气中不同区域的温度有区别时,声音的传播路线总是向着低温方向的,如上面的温度低,声音就向上传播,此时,低处的声音,高出容易听到。 4、回声: 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产生的。
3、 人耳听到回声的条件: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不小于0.1秒 1 回声传播的时间低于0.1s,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测海底深度,山与山间距离等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5、人耳的构造: 外耳: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外耳,主要有:耳廊、耳道两部分。 中耳:主要有耳膜、三条纤细的耳骨:锤骨、砧骨、镫骨。耳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 内耳:耳蜗、半规管 6、鼓膜是怎样工作的:人耳的鼓膜是一层很薄的像鼓的鼓膜一样的弹性膜,即可绷紧,也可伸展。当声波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后,鼓膜就随着声波振动,并将这种震动传给听小骨。 7、双耳
4、效应: 定义:人都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这样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耳朵可以分辨声源方向的原因:两只耳朵可以分辨声源的方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强度不同;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时间有先后; 对同一声音,两只耳朵感受的振动的步调有差异;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 8、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 音色: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人的声音的音色因人而异 9、频率的概念: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决定着声音的音调。 10
5、、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1、超声波和次声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的声音人都听不到。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2 12、次声的特点: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破坏性强。 13、响度和音调的区别: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它只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反之亦然。如老牛和蚊子发出的声音。 14、思考: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自己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
6、音,别人听起来和自己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为什么? 提示: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时听到的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是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5、噪声的界定: 从物理学角度: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6、乐音和噪音的区别: 从物理学角度:乐音即好听、悦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
7、音;噪音即嘈杂、刺耳的声音,是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噪声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则的波形,而乐音是规则的波形。 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7、噪声强弱的等级及危害: 噪声的等级划分: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人的睡眠和休息;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突然暴露在15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噪声的危害: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18、减弱噪音的途径:
8、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第五节:声的利用 3 19、声与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回声定位: 用于医学:如听诊器的使用 20、生和能量:声波和水波类似,可以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传播 1、光的直线传播 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箭头表示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大约是2.9979210m/s,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2/3。 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进行的,但我们总
9、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年:光在一年中所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10Km 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球上形成一片阴影的现象。 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阴影部分的月球则不能反射太阳光,就形成了月食。 2、举例:月食现象的成因是 A太阳光从侧面照射到月球上 B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地球挡住 C射向地球的太阳光,途中被月球挡住 D射向月球的太阳光,途中被别的天体挡住 4 128第二节: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现象:光从一种
10、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又有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行光入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反射光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现象叫漫反射。 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4、什么是像:像是相对于物而言,是物的形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实像和虚像:既能用眼睛观察,又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实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虚像 6、对虚像的理解:虚像并不是
11、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因此,没有光从虚像射出来。人眼看见虚像时,射入人眼的光线并不是从虚像射出来,而是镜前物体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只是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虚像射来的,其实不是,此像用光屏不能接到。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8、凹面镜与凸面镜对光的作用: 凹面镜:反射面是凹面,对光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线经凹面镜反射后会聚于凹面镜的焦点;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线反射后成为平行光线,如: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医生观察
12、耳道用的医用反光镜等 凸面镜:反射面是凸面,对光有发散作用。如摩托车、汽车等的观后镜。 9、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的区别: 平面镜成正立的虚像,小孔成倒立的实像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孔成的像和物到小孔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等大,小孔成的像的大小则根据屏幕距小孔距离的远近而变化 平面镜是反射成像,小孔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 第四节:光的折射 5 10、光的折射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要发生改变,其中一部分光线发生反射,同
13、时还有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物质里而发生折射,即光线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然后再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11、光的折射规律: 定义: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光路是可逆的。 理解: 叙述规律时,注意因果关系,“入射”决定了“折射”,应把“折射”叙述在前,即先说“折射”后说“入射” 光垂直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合一”,折射角 = 入射角 = 0 。故发生光的折射时,光线的传播方
14、向一般会改变,而不是一定改变。 12、光在反射和折射时的异同点: 相同点: 当光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 反射角和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它的减小而减小。 光在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不同点 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反射角始终等于对应的入射角;而折射角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 反射可在任何表面都发生;折射只有在透明的介质中发生 反射是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折射是光
15、进入介质中发生。 第五节:光的色散: 一、色散 0 6 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3、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 红+绿+蓝=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2、颜料三原色 红、黃、蓝 品红+黃=红 品红+青=蓝 黃+青=绿 颜料的三原色混合成黑色 绘画時用三原色就可调出大部分色彩。 3、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规
16、律也不同 三、物体的颜色 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过的情况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即透过什么光的颜色,物体呈什么色; 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对其余不同颜色的光都吸收;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7 第六节:看不见的光: 1、可见光:能用眼看见的光。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的光我们都能看见,都是可见光。 2、不可见光: 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频率范围在10Hz3.910Hz之间。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 红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强。用途
17、:工业上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家庭用红外线烤箱烘烤食品,医疗用红外线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等。 在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频率范围是7.510Hz510Hz,在光谱上位于可见光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它炽热的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 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使 Ga的吸收,有益人的健康。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1、透镜: 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作用: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几个概念: 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汇
18、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 主光轴:最简单的透镜两个表面都是球面的一部分,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14161214 8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3、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经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4、照相机: 原理:照相机的前面有一个镜头,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应用:调节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往
19、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调焦环上刻有数字,表示拍摄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 照相时,胶片曝光要适当,曝光过度,洗出的相片发白;曝光不足,洗出的相片发暗。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用光圈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二是用快门控制曝光的时间。 光圈可以开大或缩小,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曝光时间可以从快门上的数字知道。 照相机的特点: 使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大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小,像的位置越近,暗箱越短。 照相机所成的像一定比物体小; 像和物体在镜头两侧 物体在胶卷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5、投影仪 成像的原理:投影仪上有
20、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向上射的光能在前面屏幕上成像。 成像特点: 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投影片离镜头越近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越大; 9 所成的像和物体比是放大的 像和投影片在镜头的两侧 投影片在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6、放大镜: 原理;是一个凸透镜,利用的是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成像特点: 被观察到的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和物体的像在凸透镜的同侧 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小,反之亦然 如果物距达到一定程度,所成的虚像就消失了 第三节:探究凸透
21、镜的成像规律 7、透镜的成像规律: 凡实像皆倒立,凡虚像皆正立;凹透镜只生成缩小虚像,凸透镜生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对凸透镜来说,物在焦点之内还是焦点之外是生成实像还是虚像的分界点,物在二倍焦距之内还是二倍焦距之外,是生成放大的实像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对凸透镜: 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物体移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且变小。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一定经过像点。据此可画出折射光线。 8、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相距的关系 u2f fv2f 如照相机 u=2f v=2f fu2f v2f 如投影仪 uf v0 如放大镜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9
22、、眼睛 10 眼睛的构造:眼睛由一层坚韧的膜包着起到保护眼球的作用,眼睛好像一部照相机,这层膜在眼球前部凸出的透明部分称为角膜。眼球里有一个透明囊状物叫做晶状体。晶状体和角膜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液体是水样液,晶状体和后面的视网膜之间充满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是玻璃体。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觉原理:从物体射进眼里的光线,经过这个凸透镜折射后,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刺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于是我们就看见了物体。 10、眼睛的视物原理 眼睛的调节:正常的眼睛无论是眺望远景,还是看近物体,都能看得见,原因是晶状体本身是弹性体,它周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知识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