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docx
《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初中物理浮力易错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甲=乙 B F甲F乙,甲乙 3C F甲F乙,甲乙 D F甲=F乙,甲乙 2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C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3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
2、,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B C D F甲F乙F丙 F甲=F乙F丙 F甲F乙=F丙 F甲F乙F丙 4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AB C D P甲P乙,F甲=F乙 P甲=P乙,F甲F乙 P甲=P乙,F甲F乙 P甲P乙,F甲=F乙 5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
3、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C B 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D 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6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甲和 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C D 无法确定 甲乙 甲=乙 甲乙 7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 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 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大 CD 乙物块与丙物块的质量相等 8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
4、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B 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C 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 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设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B F甲=F乙 p甲=p乙 F甲F乙 p甲=p乙 F甲=F乙 p甲p乙 CD F甲F乙 p甲p乙 10如图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
5、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A上升 下降 B 保持不变 C 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11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高为5cm,体积为80cm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23 0 A 0.3N B 0.5N C 0.8N D 2 12如图所示,将一个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若把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沉入杯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
6、小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C D球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A甲放上时大 B 乙放上时大 甲和乙放上一样大 CD 无法判断 14关于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B 潜水艇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C D潜水艇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不变 15粗细均匀、密度为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
7、度为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髙度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的关系是 A16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3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B C D 3 2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 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
8、克/米3 B 弹簧称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C 加D 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17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33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kg/m,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3333 AB 漂浮,0.9510kg/m 悬浮,1.010kg/m 33 下沉,1.2103kg/m3 CD 漂浮,0.9010kg/m 二填空题 18一根轻质小弹簧原长10厘米,两端分别连接在容器底部和物体A上,将水逐渐注入容器,当物体的一半浸入33水中时,弹簧长12厘米,如图所示把水倒出,改用密度为 0
9、.810千克/米的油注入容器,当物体A全部浸入油中时,弹簧长15厘米,如图所示前后两种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 _ ;物体A的3密度为 _ 千克/米 19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_ ;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_ ,台秤的读数将 _ 20将一实心小物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从烧杯中溢出的水重为1N,则物块漂浮时与未放入物块时相比较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将 _ ,若3用与物块相同材料制成一个1m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为 _ kg 21在“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
10、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4 根据经验,你还能提出的一个猜想是: _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同学利用相关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为验证猜想B,应选择的图是 _ ,得到的结论是 _ 铁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是浮力是 _ N 该实验主要运用的探究方法是: _ 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测力计是根据 _ 原理制成的 三解答题 22某同学用圆柱形容器制作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装置它的底部较重,可以竖直漂浮在水面,总质量为0.21kg,底面积为310m,不放物体时,在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标为质量的“0”刻度线,如图请解答下列问题 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
11、的浮力是多大? 如图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1.510m的物块A,它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0.11m此时,该装置受到的浮力是多大?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多少克? 物块A的密度是多少? 532323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装有深4cm的水,将一个长10cm、横截面积50cm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测力计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N的拉力时伸长1cm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未往容器内加水时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 求塑料块的密度: 当物体所受的
12、浮力为2N时,所加水的体积为多少? 2 5 24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容器的横截面积; 塑料块的密度: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N时,水面升高了多少? 3加水400cm时,塑料块的浮力是多少? 3225如图,底面积为80cm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
13、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除图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 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h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2 3 4 5 6 7 8 9 实验次序 1 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依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22 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
14、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 N 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 Pa 6 26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
15、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_ N 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_ 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 N 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 Pa 27如图1所示,底面积为80cm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
16、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除图1中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 小王从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九和F,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实验次序 h/cm 0 2 4 6 8 10 12 14 16 F/N 9.0 7.8 6.6 5.4 4.2 3.0 1.8 1.8 1.8 依据表中数据,在图2的方格纸中画出F与h关系的图象 分析表中数据、观察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
17、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_ 从表格中可知:在做次序3的实验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_ N 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人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增加了 _ Pa 7 3228小明选用了如图1中的质量约600g 的金属皇冠模型,若能测出模型所受重力G模型、模型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且知水的密度水,就可以根据 =,求出模型密度模型 证明式子=成立 现有足量的水和图2中的各种可选的器材,要利用=测出模型的密度,根据实验要求从器材A、B、C、D、E、F 中选择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并写出测模型密度的实验步骤及所需记录的数据 a选择的器材: b实验步骤及需要记录的数据: 8 29受阿基米德辨
18、别真伪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碗的体积为 _ cm; 碗的质量为 _ g; 3碗的密度为 _ g/cm 30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A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C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E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3器材: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 发现比较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_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可以验
19、证猜想 _ 是错误的 分析比较实验与,可以验证猜想 _ 是错误的 分析比较实验 _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9 一选择题 1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B C D F甲F乙,甲=乙 F甲F乙,甲乙 F甲F乙,甲乙 F甲=F乙,甲乙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同一物块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 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从图可以得出物块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解答: 解:物块漂浮, F浮=G, 物
20、块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块受到的重力G, 即F甲=F乙=G; 又液gV排=F浮, 由图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甲V乙, 甲、乙液体的密度为甲乙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漂浮的条件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2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B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C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考点: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物
21、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推理法 分析: 知道物块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物块的密度,和水的密度比较,确定在水中存在的状态,是下沉在水底、悬浮还是漂浮?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 解:物块的密度: 3水, 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将漂浮 物块漂浮, F浮=G排=G物,即:m排g=m物g, 10 m排=m物=30g, 所以溢出水的质量为30g; 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物块漂浮,水深h不变, 由P=gh可知,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条件、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比较复杂,特别对“F浮=G排=G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浮力 易错题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