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docx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方法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短路: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AA第六:滑动变阻器Pa
2、段被导线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a图apbappbpb图b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第十:如果导线上没有用电器,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例如:ba
3、ababaaabb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第六步:在原电路中利用原则七、八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量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第七步:将电压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分析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之间的关系。经典例题选讲例1:在如下电路图中,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2.5V,V2的示数是1V,如果A2的示数是0.2A,那么A1的示数是多少?试求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分析:第一步:将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将电流表变
4、成导线;第三步将电压表去掉。第四步第五步:判断用电器连接方式很显然,电路中两个灯泡是串联的。sA1V2L1V1A2L2第六步:根据原则四,知道电压表V2处断开,所以没有电流从A1流过,示数为零;根据滑移法知道V1和电源并联,测电源两端电压。V2和L2并联,测L2两端v1电压。L1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L2v2A1A2根据等效电路图,可知所求I1=I2=0.2A U1=2.5V-1V=1.5V U2=1V例2 :如图示,开关s闭合后下列各电压表示数的关系是表示数之间的关系是。V2分析:第一步:把开关变成导线;第二步:把电流表变成导线;第三步:去掉电压表;第四步;第五步:判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5、V1A1,各电流A2V3L2L1s第六步:根据原则七和原则八以及滑移法或去源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自所测量的对象。在原电路中,去掉电压表,可以发现电流表A1和A2都与灯泡串联,所以电流表示数相等;用滑移法可以判断出V1测L1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两端的电压;V3测L2两端的电压。A1A2V1v3第七步:等效电路图如下V2所求的电压关系式为:U2=U1+U3 I1=I2例3 : 电路开关闭合后,v1、v2、v3的示数分别是8V、9V、4V,则L1、L2、L3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解:根据“十原则,七步骤”可以得到该电路的等效电路图如下:V1L1L2V2V3L3UL1+UL2=8VUL2+UL3=9
6、VUL3=4V解得:UL1=3v UL2=5v UL3=4V SV1L1L2L3V2V3从等效图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例4: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和三个电表中判断正确的是( )A. 是电流表,和是电压表;B. 和是电压表,是电流表;C. 和是电流表,是电压表;D. 和都是电流表L1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将A答案的各表填入三个位置中,根据“十原则,七步骤”电路图简化为:很明显,不符合题意。将B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路可简化为:23L2AL21这种填法符合题意。把C答案各表填入电路中,电路L1被断路,简化后的电路图和A答案相同,不合题意。把D答案各表填入图中,电源短路,两
7、个灯泡没有电流流过,不合题意。所以选择答案B.例5:如图所示,当接通开关S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不动,则故障可能是AL1的灯丝断了BL2的灯丝断了CL1的接线短路DL2的接线短路初中物理电学综合问题难点突破 电学综合题历来是初中物理的难点,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屡屡出现,由于试题综合性强,设置障碍多,如果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够扎实,往往会感到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是“题海战术”,无形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探索和改进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 在长期的初中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步探索了一套电学综合问题教学方案,对于学生突破电学综合问题中的障碍有一定效果。 一、理清“
8、短路”概念。 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 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实验原理如图1,当开关S闭合前,两灯均亮;闭合后,L1不亮,而L2仍发光。 为了帮助初中生理解,可将L1比作是电流需通过的“一座高山”而开关S的短路通道则比作是“山里的一条隧洞”。有了“隧洞”,电流只会“走隧洞”而不会去“爬山”。
9、二、识别串并联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解题的基础。初中电学一般只要求串联、并联两种基本的连接,不要求混联电路。区分串、并联电路是解电学综合题的又一个需要突破的难点。 识别串、并联有三种方法,、电流法;、等效电路法;、去表法。 、电流法:即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流向看电流的路径是否有分支,如果有,则所分的几个分支之间为并联,如果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则各元件之间为串联。此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等效电路法:此方法实质上运用了“电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物理 电路 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