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优秀征文.doc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优秀征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优秀征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优秀征文 中国从朝鲜战争这场仗里获得了很大进步,这场仗是一场政治仗,打到最后是边界谈判,通过谈判的形式确定了朝鲜的军事停火线,确定了各方利益的划分。下面整理关于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优秀征文5篇,欢迎阅读。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征文1新中国成立后,内战甫定、百废待兴,党中央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恢复国民经济,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条件。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从称霸世界和的帝国主义战略利益出发,立即进行武装干涉,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纠集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武装入侵朝鲜,并于10月7日悍然越过三八线,进而把战火引向鸭绿江边。“唇亡
2、则齿寒,炉破则堂危”,这场战争不仅针对朝鲜,更是针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入侵朝鲜的同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美军驻太平洋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解放台湾,并加紧在越南等地实施武装干涉和侵略,从而在朝鲜、台湾、越南三个战略方向对新中国形成威胁。美国在我周边实施政治上遏制、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实现扼杀新中国、称霸全世界的野心。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进行了九个月的运动战和两年的阵地战,把“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在这场战争中,志愿军击毙、伤、俘“联合国军”109万余人,迫使美军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
3、开支战争经费830亿美元。为取得战争胜利,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有290多万人,还有70余万民工出国支援,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70万吨,战争经费62.5亿元人民币。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有力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捍卫了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减少战争伤亡,中国多次呼吁和平解决问题,最终促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始停战谈判。谈判中,又与“联合国军”方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一方面阐述我党我军关于停止战争的基本立场,表达我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鲜明态度;另一方面,
4、采取以打促谈的方针,牢牢掌握战争主动权,以有力的军事斗争支援外交谈判,最终迫使美方不得不接受恢复谈判的要求,并促使了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党我军宝贵的历史财富。时光荏苒,甲子轮回。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当今世界战略格局和我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场战争仍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第一,正义战争必将赢得人心,并将最终取得胜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义战争符合人民意愿和历史潮流,非正义战争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得人心。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战争,虽然美国综合国力比中国强大得多,其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也远远先进于中国,但为正义而战的中国人民志愿
5、军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迹,在世界战争史上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典范。第二,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是遏制战争、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抗美援朝战争动员了国内国际一切积极因素,得到了中朝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坚定支持,并在国内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民群众支前参战的爱国热情,焕发广大军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发挥了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人民解放军永远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基石。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再次证明,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安全离不开强大的军队,人民解放军在新中国面临战争威胁时,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同侵略者进行了殊死较量,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了地区和世界和平。当前,世界局势
6、总体缓和,短期内难以发生世界性大战,但历史并不遥远,局部战争的硝烟随时出现、随处可见。“能战方能言和”,以战止战、以战促和仍是人民解放军最重要的职责使命。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征文2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多年前,刚刚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为支援邻国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毅然决定出兵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的反复较量,最终迫使对手选择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作出出兵朝鲜的决策是以新中国的国家利益
7、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胜利果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抗美援朝战争是为国家而战、为人民而战,是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震撼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使中国彻底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树立起负责任的世界大国的形象,国际地位和威望空前提高,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建国初期国内外各种挑战的考验,自身执政能力得到空前提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一系列成功的政治性群众运动基础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稳定了国民经济,提
8、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统治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我军经受住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开启了我军科学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辉煌战果,取得了现代战争条件下以弱胜强的宝贵经验,从军事思想到作战理论、从战役指挥到战术运用、从技术装备到制度规范、从军工产业到国防工程都有了质的飞跃。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成为中
9、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当代价值抗美援朝战争距离我们已经有一个甲子的时间,在这七十年中,中国的面貌、东北亚的局势乃至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价值并没有随时光的流逝而消减。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了纪念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他说,纪念和研究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当今世界,爆发全球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但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安全冲突不时发生,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军事威胁不断
10、加大,主权国家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在关系到国家利益尤其是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绝不会作半点让步,不能怕、不能软。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于侵犯本国国家利益的行为和主体,都必须进行坚决彻底有力的回击。能战方能言和,战场上得不到的、军事力量达不到的,通过谈判是得不到的。美国企图占领整个朝鲜,但由于中朝军民的顽强抗击,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因此,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时候,不能怕、不能软
11、,要态度坚决、敢于应战,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核心利益得到有力维护。当今世界,由于国际政治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间的竞争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上。这种情况下,抗美援朝战争是不是失去了研究价值?恰恰相反,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了综合国力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极端重要性。朝鲜战场上,中美力量的根本差别在于综合国力的巨大悬殊。美军战机能够肆意轰炸中朝目标而中朝方面在很长一个时期却对此无能为力;美军可以将火鸡和啤酒摆上第一线士兵的餐桌,而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只能以炒面和冰雪充饥。若不是中央军委、志愿军司令部的运筹帷幄、志愿军全体指战员英勇作战和人民战争式的抗美援朝运动
12、,战争的结局是不可想象的。今天,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生态环境尚需改善、科技创新尚不丰富的现状仍然制约中国的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国力,才能使中国的大国地位得到长期巩固,才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运用军事和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才能更加从容不迫。当今世界,虽然国家间的竞争已经从冷战时期的以军事竞争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主,但时刻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仍然是维护国家利益、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没有充分的军事准备,就无法从容应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断挑衅
13、和试探。如果中共中央没有作出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未雨绸缪的决定,那么,面对朝鲜战争国际化的危机局面和朝鲜政府的恳求,中国政府可能就会丧失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有利时机。加强军事斗争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军事斗争的思想准备。在思想上警惕局部战争和高科技战争的威胁,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的局部战争,认真分析研究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思想上时刻保持打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和巩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治军的关键。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下,以劣势装备战胜装备优势的敌人,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军队由于历史原因和防御性国防战略的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装备上仍将处于相对劣势
14、。因此,坚持和巩固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发扬解放军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军队建设要紧跟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把握前沿军事理论,壮大海空军规模和实力,加强技术兵种和后勤保障建设。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前方和后方的区分已经模糊化甚至完全融合,海空军的作用在有限战争中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了装备的人才是克敌制胜的基础。此外,由于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解放军必须加强对外军事交流,加强实战环境下的反应能力和控制能力,提高各军兵种的综合战备水平。当今世界,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纷繁复杂,要确保中国特色社会
15、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不变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抗美援朝运动之所以能够在国内获得广泛热烈的拥护和坚决彻底的贯彻执行,依靠的是中国共产党严密的组织纪律、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崇高的群众威望。广大党员坚定秉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始终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履行党的任务,充分发扬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使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抗美援朝运动的坚强领导核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期,全体党员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着重提高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16、不断加强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不断纯洁党的组织和成员,在不断深入实践群众路线过程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当今世界,虽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国际政治格局已不复存在,但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和平演变策略的强度不降反升,手段愈发隐蔽。抗美援朝战争深刻说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用民族精神的正能量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旗帜不变色、道路不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正
17、是因为对美国的侵略行为抱有刻骨的愤怒,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怀有强烈的感情,对中国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全国各族人民才能在中国共产党够引领下取得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伟大胜利。回望70年前的硝烟烽火,对比今天的繁荣昌盛,我们在怀念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领土主权、保卫幸福的同时,应更加坚定地实践中国梦,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征文3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作为拥有全部权利的平等一员走入国际社会中国真正的现代史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史真正被终结了。关于中国近代史
18、的起始于何时,史学界没有任何争议:那就是发生于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及因此而签订的南京条约,包括香港的割让。中国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中国无力保卫自己免于侵略;其二是中国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那么中国的近代史终于何时?中国现代史开始于何时?却有着不同说法。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引起了近代史学界的强烈关注和热烈讨论。在*中,胡绳非常明确地把近代史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也就是说,以五四运动为分野,在此之前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近代史;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取代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民主革命的领
19、导阶级,此后则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为中国现代史。胡绳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从这时开始,中国历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胡绳的断限方法,应该说颇有其道理,但缺点似乎在于过于重视近代中国的“革命的性质”,而忽视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因此这一划分虽然被学界所接受,但也有许多学者明确表达过不同意见。著名历史学家优秀优秀范文澜就提出,应该按照社会性质来划分历史时期,他认为,18401949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1949年才应该算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不过,尽管有不同的声音,在
20、1980年代以前,这种看法并没有成为主流,无论是教学、研究或者撰著中国近、现代历史,全部都是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这种状况在1990年代以后得到了改变:1999年以来,已经有数种中国近代史著作采用了18401949年的分期方式。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XX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教材,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教材,该书开篇的第一句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21、”这句话非常重要,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新的分期方式,已经写进了大学教材,开始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如果按照笔者在*开头所指出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两个特征来衡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1949年仍然不能作为近代史的终结点,原因有两点:第一,中国仍然不能证明她有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尽管在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表现出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但这毕竟仅是国内战争);第二,中国也还没有证明她有没有能力摆脱不平等条约中国此时还受着“雅尔塔协定”的束缚,能不能顺利摆脱尚属疑问。况且,仅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到1953年才全面完成的,而直到这时,我们才能说,中国社会摆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抗美援朝 战争 70 周年 优秀 征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