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宝应县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说明:二轮复习材料是集中县内部分骨干教师共同研制而成,内容按知识板块编制,有梯度。请各位教师根据本班情况对知识、题目进行选择使用。 光 一、方法指导与教材延伸 1、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是指光可以在其中通过的传播的透明物质, 均匀介质是指两点: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不含有杂质。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010m/s。光在空气中传播比在真空中传播稍慢一点,在水中每秒传播的距离约是真空中的3/4。总
2、之,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一定相同。通常情况,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以3.010m/s。 2、2、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可包括两点: 、是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可记作:“三线共面,法居中间。” 、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见对于一条确定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 88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在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是要明确以下几点: 、反射角、入射角都是指各自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切不可当作它们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入射角和反射角。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入射角减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减小,
3、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即平面镜上,法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这时入射角为0,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这就是说,若沿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将沿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什么是虚像呢?以发光点为例,它射出的光线经镜子反射后,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以为光从镜后的某一点射出。这个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点,叫做发光点的虚像。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可用人眼观察到,它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的点。 站在平面镜前
4、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不会变化呢?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但人们往往以为 像“变大”了,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以为汽车远小近大,驶近的汽车“变大”了。 4、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5、正确理解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别的透明物质里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别的透 明物质斜射入空气里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对上述规律有几点注意: 、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5、不是和界面的夹角。同样,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是和界面的夹角。 、光线射向两种透明物质分界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光的折射规律。 、光垂直射向两种透明物质界面时,通过分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这时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零度。 、光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时,如果增大或缩小入射角,折射角就随着增大或减小。光从透明物质射入空气时,如果增大或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或减小;但如果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入射光线会发生全部反射现象,这时没有折射光线。 、折射现象的光路是可逆的。 6、怎样记住凸透镜成像的初步规律: 有三种方法可供采用 、凸透镜
6、的应用加以记忆。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弄清这些仪器的原理就记住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列表将物距、像的情况和应用填入表格内,见下表。 、口诀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三句话:一倍焦距内外分虚实 ;二倍焦距内外分大小;实像总是异侧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立的。 物的位置 U= U2f U=2f 2fUf U=f UVf V=2f V2f V= Vf VU 像与物异侧 像的性质 成一点 缩小、倒立、实像 等大、倒立、实像 放大、倒立、实像 应用举例 测定焦距 照相机,眼睛 幻灯,电影机 探
7、照灯的透镜 放大镜 凸 透镜 不成像 同侧 放大、正立、虚像 同侧 缩小、正立、虚像 7、正确区分实像和虚像 物体通过透镜可能成实像,也可能成虚像。而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什么呢?成像原理不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会聚而成像为实像,经光学器件后光线发散,反向延长相交形成的像叫虚像。成像性质上的区别,实像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接收方法上的区别:实像既能被眼睛看到,又能被光屏接收到,虚像只能被眼睛看到,不能被光屏收到。 8、凸透镜对光起到会聚作用,是否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要聚集一点,才可称会聚。 A如图甲把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它发出的光线 AB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轴,并没有相交成一点
8、, FC这是否可认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呢。如图,我们 D将入射光线FA、FC延长,即图中的AA和CC与经 C凸透镜折射的光线AB、CD比较。显然折射光线是相互“靠近”而相会了。 在图乙中光线AB、CD入射到凹透镜上,折射光将入射线AB、 ABCD延长。如图中虚线BP和DP,折射线BE和DE与入射光线的 方向BP、DP相比较,它们相应“远离”了,它表明凹透镜对光 E起了发散作用,由此可见,透镜对光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折 D图乙射光线是否相交而是体现在它们使光线相互“靠近”了还是 C“远离”了。 二、例题选讲 例1、百米赛跑是计时员为什么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按动秒表,而不是等听发令枪的枪
9、声计时? 答:因为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当枪声从起点传到终点计时员耳朵里,时间差不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多已过了0.3s,这样的计时,当然不正确,误差较大,而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火光传播到终点的时间只有3.310-7s,不会影响计时的正确性。 例2、一束光线斜射到一光滑平面上,入射角为25,当入射角增大1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大? 答:因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是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增大多少,反射角也增大多少,因为入射角=25+15=40,则反射角=40,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
10、线夹角为;40+40=80。 例3、如图甲所示,A、B两点在平面镜前,现在要使A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B点,试用作图法求出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入射点。 AA B BM O 图乙图甲解: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找出A点在镜中的像,如图乙所示,过A点作镜面的垂线,交镜面于M点,并延长至A使AMAM,则A点为A 的像,连接AB交平面镜反射面于O,则O点就是光线射到平面镜的入射点。 例4、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O处时发生反射和折射M现象,则入射角、折射角各是多少?MN的右方是什么物质? A解:过O点作MN的垂线EF即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30可知:AO、OB和OC分
11、别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 OFE光线,则入射角AOE=60,折射角COF=30。因为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故MN 6030的右侧是空气。 B例5、在杯子里放一枚分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好看不到分币为止,保持眼睛和杯子的N位置不变,慢慢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将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开始注水入杯时,将看不见硬币,当水面升高到一定 高度时,分币又能够看见了。如图,当倒入水以后,分币 上一点S发出的光线射向水面时,在水面升高到一定高度时, s从S点发出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能够从杯的边缘射出,而且 恰好又能射到人的眼里,这时人眼就可以看得见分币。人眼 s看到的S点比S
12、点的位置高,所以人看到水中分币的像在分币的上方。 例6、幻灯的幻灯片和透镜的距离大约在1530厘米之间变动,为了能在屏上得到放大的实像,现有焦距为fA=6厘米,fB=15厘米,fC=30厘米的三个透镜,选哪个透镜最合适? 答: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中, 15厘米u30厘米,所以应选fB=15厘米的凸透镜最适宜。 例7、图中的两架敌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请用光路图作图确定哪架是实际飞机。 解析:空中飞机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到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折射光线射入水中并向该发现靠拢进入观察口,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好像是从A飞机射出,A
13、飞机是A飞机的虚像,所以下面A飞机是实际飞机。 A A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A、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 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 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关于小孔成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小孔成像相对于物来说不一定是倒立的 C、小孔成的像是虚像 D、当把小孔前后移动时,像的大小会改变 3、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不对 4、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
14、装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噪音 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为了造型美观 D、防止挡风玻璃震碎 5、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CDBA 6、人站在直立的平面镜前,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长最少应是人身高的 A、111 B、 C、 D、一样高 3247、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保持平面镜的位置不动,如果入光射线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A、靠近法线 B、远离法线 C、方向不变 D、无法判断 8、图中,MM是平面镜,a、b、c、d是平面镜前放置的 b四个物体,人在镜前P点观看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其中 aPc不能看到的是放置在哪个点上的物体 MMdA、a B、b C、c D、d
15、 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A、 演员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表演动作 B、 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影子 C、 潜水艇里的人通过潜望镜观看海面 D、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斜着看,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10、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它与界面成20角,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的夹角恰好是90,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 A、20、70 B、20、20 C、70、20 D、70、70 11、光线射到平行的厚玻璃板上,在它的上、下表面发生折射,在图中正确的图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丁)(丙) (
16、乙)(甲)12、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 A、高一些 B、低一些 C、相同 D、无法判定 13、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14、四块透镜分别放在蜡烛前20cm处,实验结果是:用透镜甲可成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成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成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成正立缩小的像,可以判定透镜焦距在1020cm的凸透镜 A、甲 B、乙 C、丙 D、
17、丁 15、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一定是放大的像 D、一定是缩小的像 16、蜡烛从到凸透镜距离为3f的地方移到距离凸透镜为1.5f的地方,凸透镜所成的像 A、始终是放大的 B、始终是缩小的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17、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B、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 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 18、用不透光的纸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出现的像与不用
18、纸遮住透镜形成的像区别是 A、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像的下半部分消失 C、像全部消失 D、仍有原来大小的像,但亮度变暗 19、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A、晴天在树林中的地面上看到光亮的圆斑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B、看电影,银幕上的画面 C、看物体的影子 D、看湖中小船的倒影 20、在离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正前方100cm处,有一物体以5cm/s的速度向凸透镜匀速靠拢,运动13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 1、小孔成像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的道理
19、,光在真空的速度是 m/s。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要用8min2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_m。 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 3、蜡烛在平面镜前10cm,它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cm,若将平面镜往蜡烛的方向移近2cm,它的像到蜡烛的距离是 cm。 4、为了使和水平方向成50角的阳光竖直射入井里,那么平面镜的反射面和水平面应成_度角放置;如果太阳光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加20角,仍使阳光竖直射入井里,则平面镜再转 度角。 5、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水面射入时,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为 ,折射角 。 6、钓鱼时,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 一些,这是因为水中鱼射出的
20、光线在水面发生了 的缘故。 7、当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将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它的像到透镜的距离 。 8、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 、 的 像。如果将它移向离透镜30cm处,在此过程中,它的像 ,像到透镜的距离 ,在30cm处物体通过透镜成的是 _、_、_像。 9、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被拍摄的物体应放在离镜头 位置上,底片上成 。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要在银幕上得到幻灯片景物的 、 的 像,应使幻灯片到镜头距离在 的范围内。放大镜是一个 镜,使用放大镜必须将物体放在到镜的距离是 的范围内,才能看到物体 的 像。 10、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
21、虚像,但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是由光的 现象形成的。 11、光线垂直射在平面镜上时,这时的入射角是 度;保持光线的入射 角不变,将平面镜转过角,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12、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 能使光线会聚的是 。 1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沿着与镜面成30角的方向以 0.1m/s的速度向镜面运动,则S和它的像之间的接近速度是 m/s。 30 S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三、作图 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甲中物体AB在镜中的像 2、要使光线AO的传
22、播方向改变120,试在图乙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OAA 图甲 图乙B3、画出图中6个框中应放置的光学元件 (a)(b)(c)(d)(e)(f)(a)(b) 4、在图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5、这是某同学自制的一个潜望镜示意图,请画出从潜望镜中看到的物体AB的像 6、如图所示,在平面镜前有A、B两光点,人站在镜什么位置观察A、B两点恰好重叠。用作图方法,求出人眼所在位置。 ABB A7、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 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 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b中利 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计算 1、
23、织女星与地球相距约2.61014km,则地球上看见织女星所发出的光实际上是多少年前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发出的? 2、如图光源S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通过A点,S、A距平面镜分别为10cm和20cm,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0cm。 30cmA求:入射点的位置 入射角的大小 s 20cm10cm 3、如图,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这时折射角是多大? 4530力学专题 第一单元 测量 运动 声 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
24、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题和选择题型出现。其中长度和体积的测量,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也能以实验题型或探究性试题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1测量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极好机会. 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这不仅对刻度尺
25、,而且对其它测量工具来说,也是适用的。要注意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2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说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物体在运动都是指它对于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来说的,这个用来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展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快,我们就说速度大,一个物体速度大,即表示运动快,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就必须给它下个定义,这就不能只看物体运动的路径,也不能只看运动的时间,要
26、综合路程、时间两个因素,即看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从而引出速度的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径。 从速度定义、综合速度公式V=s,V代表速度,S代表路程,t代表时间,在国际单t位制中,速度单位是米/秒,读做米每秒。 4怎样理解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大小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要精确地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状态,应将它每个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表示出来,这就比较麻烦,有时为了粗略地表示作变速运动的运动快慢,可以把它当做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也就用V=表示它的运动快慢,这个速度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例如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
27、1秒钟通过的路径是5米,利用公式V=sts,得它的t速度为5米/秒,表示该物体在第2秒钟,第3秒钟,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5米,即速度大小是不变的 s表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则它在t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它描述的并不是运动物体在tV=-某时刻的真实运动速度,只是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内平均的运动的快慢,如果选择的时间间隔或路程区段不同,则平均速度的数值一般也不相同。 5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呢? 通过对发声现象的观察知道发生体在振动,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8、。同学们初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因此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观察目的,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培养观察能力。 例如观察“音叉使悬吊着泡沫塑料球弹开”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应先注意观察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时,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这时泡沫塑料球跳动,且随音叉声音的停止而停止跳动。通过前后实验现象的对比,同学们应思考: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它为什么跳动?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看到音叉振动,但可以从泡沫塑料球的跳动推想出发声音的音叉在振动。这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直观地观察到发声物体怎样运动
29、。且形成对振动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可以找一根橡皮筋,拨动拉紧的像皮筋,使之发声。就可以通过实验认识到拨动后的橡皮筋的这种往复运动叫振动,从而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一切”两字有其广泛性,如发声的喉头、鸟、蟋蟀的发声器官、锣、鼓等乐器的发声。因此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要通过媒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实验是其论据。因此要仔细观察“真空铃”实验并记清楚。先让电铃持续发声,开动电动抽气机,这时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听不见。停止抽气后,向玻璃罩内逐渐放入空气,这时电铃的声音又逐渐增强。 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事例,或通过课本上的小实验来体会。 声
30、音的传播有反射回来的现象,很有趣。要学会利用回声测距、测深度的道理、学会计算。但要注意:时间往往给的是声音一次来回时间,求距离往往是发声物到某一目标的单程距离,因此要把时间除以2,这点在计算中有些同学常常疏忽大意。 6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 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 7噪音 凡是妨碍人们学习、
31、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了解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处减弱 c、在耳朵处减弱 例1 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cm,木块的 1517厘米1416长度是_cm. 解:最小刻度是mm一大格为1cm,被测物体长准确值为2.4cm估计值为0.07cm,所以木块长为:l=2.47cm. 例2 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用四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记录结果如下:甲:18.5cm,乙:18.50cm,丙:185mm,丁,1.85dm,他们记录的数据是否正确?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
32、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答:只有乙是正确的,初看起来四个同学测出的木块长度通过换算后,似乎都一样,实际上从测量要求来说,记录数据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和单位,由题目可知四位同学用的毫米刻度尺,只能精确到毫米,毫米后还要估计一位,根据这个规则只有乙的记录才是正确的. 例3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在向上运动,你能判断,甲、乙、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吗? 答:这题判断结果是:甲、乙两电梯都相对地面向上运动,而丙电梯无法判断,因为电梯中的乘客观看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时,是以自己所乘的电梯为参照物。甲看高楼向下运动,那么要以
33、高楼当参照物,甲电梯一定向上运动,乙电梯是以甲电梯为参照物,同理可得,乙相对甲是向上运动,因为甲相对地面在向上运动,所以乙相对地面也向上运动,只是运动得比甲快,对于丙,无论是静止,还是向下运动,还是比甲、乙都慢的向上运动都能观察到甲、乙两电梯向上运动,所以丙电梯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种。 例4 公共汽车从甲站经乙站开到丙站,甲、乙两站相距S1=1200m,乙、丙两站相距S2=2160m。汽车从甲站开到乙站经历时间t1=2min,在乙站停车t0=1min后开往丙站,再经t2=3min到达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从乙站开到丙站,从甲站开到丙站这三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34、解:从甲站开到乙站的平均速度 V1=-s11200m1200m=10m/s t12min120s从乙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V2=-s22160m2160m=12m/s t23min180s全程的距离:S=S1+S2=1200m+2160m=3360m 全程所用时间t=t1+t0+t2=120s+60s+180s=360s 所以从甲站开到丙站的平均速度 V=-s3360m=9.3m/s t360s例5 一列200m的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700m长的山洞,求:从火车头刚要进山洞到火车尾刚离开山洞共需要多少分钟? 解:S=Vt t=s200m+700m=90s=1.5min v10m/s
35、例6 火车在钢轨上作匀速运动,钢轨每根长12.5m,车轮滚过钢轨接头处要发生一次撞击声,通过数撞击声的次数就可测得火车行驶的速度,某人从听到第一次撞击声时开始计时,25s内共数得51次撞击声,则该火车速度应为多少? 解:因为听到第二次撞击声时,火车轮子只滚过一根钢轨,听到51次撞击声时,车轮只滚过50根钢轨,即火车行驶的距离是:S=12.5m=625m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v=s625m=25m/s t25s1处后,以5例7 骑自行车的人从A地向B地行驶,速度是15km/h,在他行驶到全程的20km/h的速度驶完全程,所用时间比以15km/h的
36、速度驶完全程的时间少10min,求:A、B两地的距离。 解:首先画出物体运动的示意图,借助示意图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联系 设A、B两地距离为S,原来所用时间为t,后来V11t用的时间为t,则t=t+时设V1=15km/h,V2=20km/h AB(甲)6AV1AS5V2C4s5tB(乙)s4ss则t=,t=5+5本题可解,具体解法如下 V1v1v2因为:t=t+ss1=h,t= v115km/h6t=s4ss4s4s5+5=+=v1v2515km/h520km/h75km/h代入后得:s4s1=+h 15km/h75km/h6解得S=12.5km 例8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
37、是3:1,通过的路径之比是2:1,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多少? s甲解:V=t甲v甲s甲v乙212ss t= = t乙s乙v甲s乙313tvv乙例9 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点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计得的百米 成绩是12.5秒,这个成绩准确吗?为什么? 答: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记时。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这样少计了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秒多一些。因此12.5秒的成绩不准。 例10 录音室的墙壁贴有一层松软的材料,有什么作用? 答: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还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和多孔的材料,
38、吸收声波的效果很好。播音室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好的松软材料来把室内一些杂音吸收掉, 减少杂音对正常音的干扰,提高录音质量。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例11 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解析:声音的音调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而琴弦振动的频率与弦线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弦线越紧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选A。 例12 如果把书卷成小筒,对着筒讲话,声音就可以传得远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为什么有的扬声器要装一个喇叭形的号筒?医生常常用听诊器对病人作检
39、查?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以声源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距离越远,响度越小。用喇叭形的传声筒传声,可以使声音在传声筒所指的方向得到加强,也就能传得更远。声音如能沿着管子传播,就更加集中了,响度减小得慢。扬声器的喇叭,医生用的听诊器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例13 马戏团的驯狗员用一种特殊的信号驯狗,而观众又不能发觉这些信号,你能说出这其中的奥秘吗? 答:人和动物都靠耳内鼓膜的振动听到声音,鼓膜的结构决定了听觉的范围。频率低于20赫兹和高于2000赫兹的声波,都不能引起人的听觉。驯狗员用一种低于20赫频率的声音驯狗,狗能听到这种声音,而观众不能听到这种声音,这就是其中的道理。 例14 观察者在看
40、到闪电后5.5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常可取340m/s。实际上雷电是在看见闪电之前发生的,由于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光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5.5s为声音传播的时间。故打雷处与观察者间的距离为: s=vt=340m/s5.5s=1.9103m 例15 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 解析:声音在铸铁里传播时间t1=ss 声音在空气里传播时间t2= v1v
41、2v2ss-v2(t2-t1) 所以t1- t2=ss-v2v1 由此得:v1= 由于v2=340m/s s=910m t2-t1=2.5s 所以 v1=340910m/s =3.91103m/s 910-3402.5一、选择 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认真仔细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扬州市宝应县苏科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汇编 真诚感谢全县初中物理教师 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50克的是 A、一只兔子 B、一个乒乓球 C、一个鸡蛋 D、一个足球 3、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得的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4、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 A、25.32m B、25.326m C、25.3260m D、253.26m 5、测量时关于尺的用法和眼在A处的观察方法,属于正确的是 6、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34432332 12210110 00 ADCB7、正在向南行驶的甲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北行驶的乙车从旁驶过,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那么,这个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