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初中文言文入门学习篇目 一、欲速则不达 子夏为吕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子夏为吕父宰 无欲速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 说说你从这则短文中领悟的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子路不对 女奚不曰 问孔子于子路 其为人也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这段
2、文字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为人态度?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1 三、人不可以无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人不可以无耻 不耻不若人 耻之于人大矣 问孔子于子路 是贵于义于其身也 万事莫贵于义 是贵于义于其身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思。 杀子之身 子为之乎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万事莫贵于义。 4.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文人志士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万事莫贵于义”的道 2 理了吗?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五、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
3、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 因用小枝钻火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字的意思。 至于其国 是贵于义于其身也 耻之于人大矣 问孔子于子路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 4.古今中外,依据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而发明创造的事例不胜枚举,请试着说出两例。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六、鯀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3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鲧复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3. 鲧治水失败被杀,但有人还是认为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你怎么认为呢?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七、 张无诟勤学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张无垢谪横浦 其寝室有短窗 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如是者十四年 及北归 至今犹存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及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 3. 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张无垢是
5、个怎样的人? 4.我国古代还有许多像张无垢这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呢?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4 八、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愈益精妙。 1. 驾驶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日以十本为率 书遂大进 未尝苟且 少不当意 必再三易之不厌 故愈老愈益精妙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3.文征明习字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学习上有所成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九、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
6、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薛谭学讴 未穷秦青之技 自谓尽之 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 薛谭乃谢求反 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于”字。 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行于郊衢( ) 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4. 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5 5. 薛谭学讴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1. 解释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教学相长 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 解释下面的句子。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教学相长在论述时先以“ ”做比喻,继而引入对“ ”的论述。然后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 ”的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一、颜回好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6 发尽白,蚤死 今也则亡 孔子哭之恸 门人益亲 弟子孰为好学 不贰过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8、不迁怒,不贰过。 3.颜回令孔子最感到难得的地方是什么?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二、人之于文学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子贡、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故鄙人也 和之璧 被文学 为天下列士 2. 说说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代与现代的不同意思。 犹玉之于琢磨也 古义: 今义: 故鄙人也 古义: 今义: 3. 解释下面的句子。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4.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示?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7 十三、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
9、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帽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若思得之艰难 可办粗饭几日 何必图好吃好着 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3. 本文作者向儿辈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四、毁宅诫检 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一熊皮鄣泥,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婴。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
10、,无以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 1. 驾驶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道生廉约 数十年不易 第宅卑陋 出镇后 今强寇尚游魂漠北 乃切责子弟 2. 解释下面的句子。 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 8 3. 短文中的道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五、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女还 顾反
11、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 特与婴儿戏耳 是教子欺也 遂烹彘也 2. 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 曾子之妻之市 其子随之而泣 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听父母之教 3. 解释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4. 曾子坚持杀彘给儿子吃,告诉我们为人处事怎样的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9 十六、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欧阳公四岁而孤 太夫人以荻画地 及其稍长 或因
12、而抄录 2.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3. 从文章内容看,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哪些?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七、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杨子之邻亡羊 既率其党 何追者之众 门人怪之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13、所以反也。 3.杨子之邻为什么最终没有找到丢失的羊?歧路亡羊的故事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10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八、景公闻命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3.“雨雪三日”,景公为什么不觉得寒冷?
14、 4.晏子说古代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的目的是什么?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十九、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11 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牛且数万斤 水暴涨绝梁 没于河 募能出之者 徐去其土 转运使张焘以闻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怀丙和尚能够想到打捞铁牛的办法,可见我们平时做事只要 ,就能把事情做好。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服紫,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 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 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齐桓公好服紫 桓公患之 谓管仲曰 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 吾甚恶紫之臭 少却 郎中莫衣紫 国中莫衣紫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 12 3.齐桓公不服紫,境内皆不服紫,这一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用现代
16、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二、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值胡贼攻郡 子可去 岂巨伯所行邪 一郡尽空 不忍委之 一郡并获全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你从荀巨伯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4.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
17、短文的意思。 13 二十三、愚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臵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自媒能治背驼 延吾治 可朝治而夕如矢 以一置地下 而即屣焉 但管人直 2. 解释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3. 你觉得短文中的医人“愚”在何处?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四、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所从
18、坠。舟止,从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楚人有涉江者 遽契其舟 是吾剑所从坠 而剑不行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吾剑所从坠。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4 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五、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屦为履之也 或谓之曰 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
19、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你觉得鲁人徙越之后会变穷吗?说说你的理由。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六、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5 往见伯乐曰 愿子还而视之 去而顾之 伯乐乃还而视之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3.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你觉得这样思考问题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七、
20、屈而不信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注释 信:同“伸”。不知类:朱熹四书集注云:“言不知轻重之等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不远秦楚之路 为指之不若人也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3.“此之谓不知类也”一句中的“此”指代什么? 5.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16 二十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
21、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 2.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树”的不同意思。 莫如树谷 莫如树木 莫如树人 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二十九、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尅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
22、点的词语。 负笈不远险阻 人而不学 或依林木之下 更以净衣易之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17 3.这篇短文给你什么启示?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清白遗产 勉虽居显位,不营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亲族乏者。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车并;如其不才,终为他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不营产业 俸禄分赡亲族乏者 人遗子孙以财 终为他有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门人故旧从容致言。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一、孝者荣,不孝者耻 原谷有祖
23、,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8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是负义也 捐祖于野 汝何以收此凶具 乃载祖归养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3.原谷用什么方法规劝父亲? 4.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二、诗画皆以人气为重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
24、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 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 一钱不直 使颜鲁公书虽不工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2.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不仅仅需要有才,更重要的是要有 。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19 三十三、 河间游僧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臵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
25、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 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引手:伸手. 祷:祈祷.。 举国:全城。 研:碾细磨碎。 为:做。 信然:确实这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卖药于市 乃悟其盘中之丸 而装金于外 验之信然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有买者先祷于佛。 举国信之。 3. 根据这则小故事内容,仿照示例,对买假药的人写一句评价的话。 示例:卖假药的骗人、害人,可恶。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四、丹之治水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
26、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20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愈于禹 水之道也 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仁人之所恶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不同意思。 禹以四海为壑 诗画皆以人气为重 愈于禹 而装金于外 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4.出自这篇短文的一个成语是 。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五、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胡为反裘而负刍 臣爱其毛 2. 解释下
27、面句子的意思。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出自这篇短文的成语是 。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21 三十五、吴起吮疽 吴起为魏将而攻中山,卒有病疽者,起跪而自吮其脓。伤者之母泣。人问曰:子,卒也,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之创而父死。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将军于若子如是 非然也 妾不知其死所矣 是以哭之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子,卒也。 将军于若子如是,尚何为而泣?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六、景公出猎 齐景公出
28、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召晏子而问之曰 殆所谓不祥也 有贤而不知 用而不任 2.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22 3.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七、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
29、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缁:黑色。 素:白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衣素衣而出 天雨 子无扑矣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2.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杨朱之弟曰布 水陆草木之花 将扑之 如虎之室 3.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4.狗只认衣冠不认人,这不足为怪。读了本文后,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用现代汉语写出整篇短文的意思。 三十八、多多益善 23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如我能将几何 于君如何 何为为我禽 而善将将 2.解释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此乃信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6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