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docx
《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化学三四单元知识点汇总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1节 爱护水资源 一、 水资源现状 1.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2.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4.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二、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
2、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 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 a)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 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 “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2. 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施: 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c)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三、 水资源现状 5.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但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还分布在两极和高山的冰雪及永久冻土,难以利用;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30.4。 6. 海水中
3、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7. 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分布不均,人均不足。 8.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一方面人类生活、生产的用水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可利用水的减少,使原本已紧张的水资源更显短缺。 四、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3. 节约用水的一些具体措施: a)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b)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 c) 污水处理之后,循环利用。 d) “一水多用”,如使用“中水”洗车、使用淘米水浇花等。 4. 防止水体污染的一些具体措
4、施: a)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b) 工业“三废”要进行综合利用和经处理后再排放。 c)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 第2节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方法 1.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具体操作见“二、过滤”。 2. 吸附沉降:常用明矾、活性炭对水中的杂质吸附而沉降。 n 明矾是一种常用的净水剂,它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对悬浮杂质吸附沉降,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n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也可以吸附溶于水的色素和异味。但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不能吸附钙、镁化合物,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n 活性炭净水器的入水口
5、在净水器的下面,可以使净水效果更好。 3. 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净化程度相对较高,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 4. 杀菌: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药物进行杀菌、消毒。如漂白粉、氯气、二氧化氯等。 净化方法 静置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除去可溶于水的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净化程度 低 高 5. 自来水厂净水时,需要经过沉淀、过滤、吸附、投药消毒的步骤,但是没有蒸馏和煮沸的步骤。在净化水的方法中,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 二、过滤 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 1. 操作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
6、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度。 2.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三、 硬水的软化 1.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2.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分别取少量的软水和硬水于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有较多泡沫产
7、生的水是软水;泡沫很少,产生浮渣的水是硬水。 3. 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会有水垢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 4. 硬水的危害: 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 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之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长时间饮用硬水有害健康。 5. 硬水的软化方法:煮沸和蒸馏。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注意: 在烧瓶底部要加几粒沸石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 加热前按照图3连接好装置,使各连接部分严密不透气。 加热烧瓶时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
8、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 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时,停止加热。 第3节 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 水的电解实验 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
9、气和氧气:2H2O2H2+O2;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三、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物质 氧化物 酸、碱、盐、有机物 第四节 化学式与化合价 1.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 化学式的意义: 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这种物质; 表示一个分子表示1个水分子; 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表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表示某物质是由什么粒子构成表示水由水分子构成; 表示某物质的分子由什么
10、粒子构成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3. 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 纯净物 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其他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常温下为固态的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由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构成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原子个数 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在元素。当化合物 符号右下角写出该种元素的原子数目,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最简比原子团不是一个时需要加括号,把个数写在括号的右下角。 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首先要弄清以下两点: 这种物质由哪种物质组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4. 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一个原子在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在
11、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 5. 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3 +5 同一元素在不同物质里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在同一种物质里,同一元素也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5 -2 6.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前,负价后,十字交叉右下处,化简才是原子数”。如P2O5 P2O5 7. 数字的意义: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如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分子。如2H2O中的“
12、2”表示2个水分子。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或离子中有几个某原子。如C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离子中带几个单位的正或负电荷。如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3 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某元素的化合价。如Fe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 8.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 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之比 在计算时要注意标清元素的顺序。 3) 原子个数之比之比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4)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某元素的质量某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某
13、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00%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1节 分子和原子 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定义 性质 联系 区别 1. 2. 3. 4. 5. 6. 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
14、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备注 二、 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 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 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 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 1.
15、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4.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5.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物质的分子。 四、 物质的组成 1. 宏观角度: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2. 微观角度: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6、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3. 水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4. 物质、元素用于宏观角度分析问题,分子、原子、离子用于在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宏观和微观不可以混淆。 第2节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 核外电子 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在核外一个相对很大的空间内做着高速运动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的十万分之一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决定。 二.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三四 单元 知识点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