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
《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中人教语文语法和基础知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概要表列 一、词类 词类:汉语实词 词类 意 义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名 表示人或事物、福楼拜 家的星期词 时间、处所、方天 位等名称的词。 出门向东。 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搭配。 例1:他亲切的话语时刻浮现在眼前。 例2:它坚硬的目光变得柔和了。 词 发展变化、心理上前出了桥 不要误用词类。 活动、判断等意敬畏自然。 例3:这是对他最大的讽刺和耻辱。 义的词。 “耻辱”改为“侮辱”) 形 表示人或事物他是高而瘦的老 数 表示数目。 量 表示事物或行词 为的单位。 我第一次约了十多个同学到家玩。 一个黑的长胡子的人。 和一群赤膊的人打架
2、。 钟敲了十二下。 那些环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是这么回事。 数词、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 数量词可以重叠。 要注意数量增加和减少的表示法。 增加用倍数或百分数。 例5:从3增加到 6:“增加了100%”、“增加了一培”、“增加到两倍”。 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少了”、“减少到”。 例7:从20减至5:“减少了75%”、“减少了四分之三”、“减少到25%”、“减少到四分之一”。 当代词代替某类词的时候,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例8: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 例9: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 代 代替人或事物词 的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词类:汉语虚词
3、 词类 作 用 举 例 使用时要注意的情况 副 用来修饰、限制动父亲因为忙,本已说好不词 词或形容词,表示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时间、频率、范围、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语气、程度等。 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介 用在名词、代词或词 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从天安门往里走。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1 注意介词“对”、“对于”、“把”与后面对象的搭配。 例:书法艺术,对我真是一窍不通。 所、方向、对象等。 连 用来连接词、短语词 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助 用来表示词语之词 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
4、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即使夏日的正午偶有几束光线由于出奇而向谷底窥测,也是斜视着,没有几丝暖意。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荷塘,有些飒飒风响。 为什么呀? 注意“的”的正确使用。 她是本届奥运会上的我国的运动员的第一个摘取金牌的人。 叹 表示感叹、呼唤、“呀,他什么时候 词 应答等声音。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拟 模拟人或事物发声 出的声音 词 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 特 点 词的意义:单义与多义
5、,同义与反义 词的意义 单 义 与 多 义 同 义 与 反 义 辨析要点及示例 罗布泊元素 深:从表面到底的距离 颜色重:深红 久,时间长:深更半夜 程度高:深谋远虑 使用时注意辨析细微差别: 词义的轻重:注视、凝视 范围的大小:战役、战斗 搭配的习惯:坚定 坚决 情感的褒贬:聪明、狡猾 相反:对错 真假 相对:黑白 大小 多义词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老 (幼 少 小 嫩 新) 单义词 仅一个意义的词。 多义词 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的词 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反义词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 褒义、中 性 与 贬 义 褒义词 带有赞美、喜爱、尊敬、词的褒贬色彩有常用现象: 肯定等感情色彩。 以
6、反义词表达感情色彩: 高尚卑劣 谦逊傲慢 贬义词 带贬斥、轻蔑、鄙视、否 同义却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定等感情色彩。 赞扬吹捧 领袖头目 中性词 不带褒贬色彩,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 成语表达感情色彩 独断专行集思广益 敷衍塞责全面。 心全意 2 注:上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八年级上册附录汉语词类表,将有助你进一步整理这一章节的知识。 二、短语与单句 短语 短语结构类型 主要特点 示例 注意要点 1配合得当: 合乎事理。 合乎语言习惯。 2使用简明。 3并列恰当。 短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示例 分析 例1:质量增加 例2:发现困难 例4:非常笔直的
7、路 例5:台灯和照明器材 例6:虚心接受、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主由表示被陈述与被陈述大雁归来 谓 关系的词组成:+ 露珠晶莹 偏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正 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定语+名词状语+动词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协调工作 无言以对 非常幽雅 动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绽开笑脸 宾 配成分组成,受动词支启迪心扉 配的成分是宾语: 敬畏自然 动词+宾语 后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补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动词+补充形容词 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列 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联合。 打量一番 热极了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注:
8、理解能识别具体语境中的短语类型。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句子成分。 应用能应用短语正确造句。能辨别并纠正一些常见的句子语病。 句子成分与句子使用 名称 句子成分 说明及符号 举 例 注意要点 句子使用 病句示例 例1:在将要惜别的一刻,三年来同学们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例2:他的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例3:发稿后,赠送样本和稿酬。 宾语 谓语动词的支配成东西。 分,表示动作行为的 对象、结果、时间、 工具等 3 定语 句子中名词中心语 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所属、性质、数量等。 补语 谓语动词的补充成我惊恐 分,补充动作行为的到了极情况、结果、时间、点 处
9、所、数量、时间等。 状语 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 2句子结构要完整。 3语序要合理。 配不当) 例4:我国的石拱桥有持久的历史。 例5:为国捐躯的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例6:听了杨利伟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 例7:中国人民正努力为奔小康。 例8:农业生产必须走现代化。 例9:这是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例10:中学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知识,为她的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注: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单句由短语或单个词构成。掌握句子成分及句子主干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10、局面表达和修改病句。 句子的用途 句子名称 陈述句 表达特征 示 例 陈述事情,用陈述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句号。 1肯定的陈述:以“是”字句或一般肯定句式表示。 例1:他是鲁迅。 2否定的陈述:以“不”、“没”、“没有”表示否定例2:他不是医生。 语气。 向别人提出问题,用疑问语调,句终在书面上用问号表示。 1用“谁”“什么”“哪里”“怎样”“多少”“为什么”提问,要求针对这些疑问回答。 2只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加上疑问语调,要求对提出的问题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3并列提出几个问题,要求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4以肯定否定相叠方式提问,要求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要求别人做或不做的句子。用祈使语调,书面表达
11、上,语气强烈用叹号,语气较缓用句号。有表示要求和禁止两类。 表示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用感叹语调,在书面用感叹号。 4 疑问句 例3:你上哪去? 例4:这是他的吗? 例5:你吃还是不吃? 例6:你见没见过他? 祈使句 例7:你出去! 例8:不准说话! 例9:啊!多乖的孩子! 例10:我进步了! 感叹句 三、复句 复句 名称 常用关联词语 示 例 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做,要靠想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并还,也,又,既又 列不是而是 复一方面另一方面 句 递进复句 不但而且 不但反而, 尚且更 尤其 这双手不但厚实,而且灵巧。 他不但不生气,反倒佩服你。 选或者或者。 不是就是。 我不是
12、今天走,就是明天走。 择要么要么。 与其宁可。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复掉。 句 转虽然但是。但是,可是,却,不过,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折然而, 尽管可是 雨停了,可是天还是阴沉沉的。 复句 因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果既然就。 因此,可见。 复句 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所以浪费时间就是耗费生命。 你既然已经知道错了,就应该尽快解决。 假如果就。 假如那末。 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能设即使也。 哪怕也。 不攻自破。 复即使下雪,我也要去。 句 条只有才。 只要就。 只有靠自己亲自观察,才能知道实际情形。 件无论都。 不管也。 无论谁参加,我们都欢迎
13、。 复句 二重复句 二重复句:整个句子在意义上包含着两种关系,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层次,这样的复句叫二重复句。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使用 关联词语主要是连词和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副词,还有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 复句中关联词语使用常见错误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缺少关联词 错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示 例 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做好工作 大学的门虽然难进,知识的门永远敝开着。 哥哥要去参军,妈妈同意,然而爸爸更加赞成。 天气不管发生怎样的变化,他也要上山去砍柴。 注:理解 能识别复句类型,分析两重以内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关系。 应用 能正确运用常见复句的关联词语造句。能纠正复句的语病。 四、修辞 常
14、见的修辞格 5 类型 比 喻 修辞格特点及示例 打比方,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基本格式:喻体+比喻体+本体 例1:像牛毛,像花针 例2: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例3: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 把物当人写,使事物描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例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种。 例1:他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换一件衣服。 例2: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例3:我父亲的脸色早已煞白。 使用时注意要点 1一般是用具体比抽象。 2经常与比拟结合使用
15、 3带“像”字的不都是比喻。 必须根据表达需要,符合人或事物的特征,使比拟贴切自然。 相近修辞格的比较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比喻重“喻”是打比方。 拟 人 夸 张 拟人一般有表现人物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词语。 1必须符合人或事物的特 征。 2经常与比喻结合使用。 排 排列起来的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比给人比 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注意按先后、大小、轻重等区别排列顺序 对 成对排列起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 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有正对、偶 反对之分。 例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例2:
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 复 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连续反复、间隔反复两种。 例1:你在哪里啊,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例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设 并无疑问而故意提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1自问自答。 者注意。 2与反问连用,一般以反问 例: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问回答设问。 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 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能够把确定的意思表达得更鲜明、更强烈,给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有否定形式表达肯定,肯定形式表达否定两种。 6 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思;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思。
17、 设问与反问都是无疑而问,却有不同:设问是自例1: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例2: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1语言表达要“简明”。 “简明”,就是表达要简要、明白。 注意要点 把握事物要点,去掉多余的话。 示例分析 问自答;反问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 例1:写文章要学会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表达明了,不让对方误解。 例2: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2语言表达要“连贯”。 “连贯”,就是表达要明白、通畅。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需要好几句话才能表达清楚,这就要注意把这些句子有序地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语文 语法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