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正数与负数》说课稿.docx
《初一数学《正数与负数》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正数与负数》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初一数学正数与负数说课稿初一数学说课稿正数与负数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今天我的说课是正数与负数,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数学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一、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是在学习自然数与分数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学生学习数的只是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正数与负数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正数与负数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负数的概念,且了解负数是如何产生的
2、能力目标:能够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并能进行负数的运算 德育目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负数是从生活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及零的内涵 二、教学方法 结合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我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 在教法上:创设问题情境,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更加形象的认识,弥补学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师讲解引导与学生自我归纳总结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学法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3、来,对学生的回答与提问给出肯定,表扬。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着更高的思维层次发展,注意引导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过程 在上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引领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个部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巩固练习,熟练技能;总结反思,发展情意;布置作业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三幅图,通过设置问题串,为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让学生了解到数是因为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同时增加一个新的问题:某人有100元钱,另一人欠别人100元钱。现在我们要用数表示着两个人所拥有的钱,如果都用100来表示的话,、就不能把这两种显然不一样的情况
4、区别开来。所以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数不能简洁清楚地表示这两个数,由此需要产生一种新数,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课。这样的引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出疑问,从而引起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着,我根据学生已经产生的认知冲突及时地给出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环节,给出4个例子: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例1:气温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 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车向东行驶4千米和向西行驶3千米; 学生对以上例子中出现的每一对量进行讨论,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容易就发现:零上和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数与负数 初一 数学 正数 负数 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