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docx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再认识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类不同课程组织模式。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性。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两种课程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价值,学科的发展呈现分化和综合并驾齐驱的趋势。因此,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这两类课程的组织形式都不能随意彼此取代。 一、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程形态。两种课程各有独特的优越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关而非对立的。 首先,分
2、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我们知道,分科课程包含着知识之间的某种程度的综合。一门学科既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它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综合的基础之上的。而开发出一门综合课程并将之作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它也往往呈现出某种分科的形式。分科是综合的基础,只有在深入分化的基础上,才能有较高水平的综合。否则,综合就显得极为肤浅。例如,古代社会的科学是综合的,但因为缺少分科的基础,它也只能是低水平的综合。现代生命科学之所以在本世纪取得重大进步,是和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细胞学等本身的进步分不开的。 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两种功能互补的课程形态,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孰优孰劣对两种课程进行评判。
3、针对不同的认识特点、发展要求和社会背景,它们各有独特的优越性。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逻辑结构,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丰富性;分科课程注重知识的相对独立性,而综合课程强调知识的普遍联系性;分科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综合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分科课程注重教学的认知功能,而综合课程则强调教学的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概括地说,分科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知识,而综合课程组织的逻辑起点是经验,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知识和经验都是个体发展必需的条件,二者共存在实践情境之中,构成课程组织的资料来源。 第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科课程之间其区别是明显的,但总存在
4、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像目前课程实践中各学科之间相互封闭、相互孤立的现状并不是分科课程本来应当有的性格,而是许多不合理的人为因素所导致的结果。另一方面,综合课程并不全然不顾学科逻辑,并不是以牺牲科学体系为代价,而是从某种观点、以某种方式对分门别类的学科逻辑的超越,牺牲了科学体系的综合课程必然是琐碎的、苍白的、无力的、肤浅的。 此外,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演变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古代社会“人类的知识还处在混沌初开的状况,所积累的有限知识在本性上就是综合性的”。在这种背景下,课程的形态也是以综合的方式出现的,但是随着知识总量的激增和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矛盾的日益突出,笼统的、直观的课程形态已经不能满足
5、人们认识世界的需求,人类探究的视野开始切入自然界和社会的深层,试图运用分析的方法,把自然界和社会分解成不同的部分,然后逐一研究、探析各组成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在这种趋势下,分科课程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并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挥了巨大的功能。但是这种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地划分学科门类的方法,因其忽略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普遍联系性,所以从产生之日起便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此后,随着分科课程局限性的逐渐暴露,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宽和人类行为手段与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要求更高层次的课程综合化的呼声也愈来愈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更高层次的综合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分科课程的抛弃,恰恰相反,它是建立在传统分科课程基础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科 课程 综合 再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20953.html